徐景華 楊模林 郭娟娟 郁宗菊 余飛
記者采訪多位“80后”、“9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發(fā)現,高流動性、短工化是他們的典型特征。與父輩不同,他們外出務工是在多個崗位和城市中“漂泊”。工作的高流動性雖意味著機會的增多,但無序的漂泊,也會讓很多“工漂族”無法擺脫一無所有而又疲憊不堪的窘境。而部分人不斷流動、頻繁換工作的根本動因,在于他們渴望從事體面、有尊嚴的職業(yè)。
6年換20多份工作
22歲的姚寧(化名),現在在上海閔行區(qū)一家餐館做廚師。別看他年齡不大,但已經有著6年的打工經歷了。其間,他輾轉在上海、蘇州和宜興等地,就連他自己也不清楚換了多少家工作單位了,“大概有20多個吧?,F在這個單位是待的時間最長的了,有一年了,最短的不到一個月?!?/p>
2006年,初中畢業(yè)的姚寧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一家酒店上班,“最開始做的是跑菜員,一個月工資650元,一天下來腳底板都起了水泡。后來想學技術,工資就更低了,學徒一個月才300塊。每天起早貪黑,廚房里的活也是又臟又累,有時候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干這些?!?/p>
也許是累,也許是太年輕難以堅持,從2006年到現在,姚寧頻繁地從這家飯店跳到那家飯店?!霸谏虾4伭?,聽朋友說蘇州不錯,就跑那邊去干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去了宜興,現在又回到上海。”
“家里人也經常罵他,說他老是換來換去的。但他說學廚師就要多跑跑多看看,這樣才能學到更多。”姚寧一位在合肥工作的表哥這樣告訴記者,“其實,我們都知道,就算是需要多開眼界,也不至于要更換那么頻繁啊。何況,老是換啊換的,他也根本學不到精湛的技術。”
對于家人的勸告,姚寧卻覺得他們根本不理解自己?!爱攺N師太累了,每天煙熏火燎的,要不是為了生活,我根本不想做這些。本來就辛苦,要是單位環(huán)境干得不順心,自然就要走人?!?/p>
雖然一直干著廚師,但姚寧的心顯然并沒有放在這個行業(yè)的精進上。“我以前想過搞養(yǎng)雞場,還想過開出租,最近我又想要搞個網店了。”說起他的賺錢計劃,姚寧來了精神?!澳阋郧霸诰W上買過東西么?開網店你打算賣什么呢?”記者隨口跟他聊了起來?!斑@個嘛……”姚寧撓了撓頭說,他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也沒想好要賣什么,就是聽人說開網店賺錢,所以也想試試。
“上海不會是我的家。這邊的房子我買不起,農村人肯定是要回到農村的,但是我肯定不想回去種地了。在老家開飯店也不現實,所以我現在就想能找個高工資的工作,或者做點什么生意,多掙點錢?!闭f到最后,姚寧的語氣中似乎有些傷感。
換工作說換就換
20歲的樊忠菊老家在安徽定遠,剛剛從寧波來合肥找工作。她和同鄉(xiāng)仔細地看著各種招聘啟事,對一個主動過來聯系她們的招聘專員,她們的表情也很淡定。
“寧波那邊我就干了幾天。工作要兩班倒,覺得太累了,工資也才2400元,所以就不干了?!薄澳悄阆胍沂裁礃拥墓ぷ髂??”記者問道?!拔揖褪且覀€全白班的工作,每個月至少能休息4天。說心里話,我換工作,除了想能多掙點錢,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太辛苦了?!?/p>
聊天中記者得知,樊忠菊2009年高中畢業(yè)后,并沒有怎么太費勁,就在同鄉(xiāng)的介紹下到上海一家公司搞電腦方面的操作?!肮べY也有2800元左右,周末要是上班就雙倍工資?!薄澳谴鲆膊诲e啊,比你后來去寧波還高一些,干嗎去寧波了呢?”記者有些不解。
“就是那邊有朋友說不錯,讓我們去看看。我也想多到幾個地方轉轉,能開開眼界再多賺點錢,所以就和同鄉(xiāng)過去了?!狈揖照f,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樊忠菊這次之所以來合肥找工作,是希望能離家近一點,這樣逢年過節(jié)回家方便些?!爱吘挂粋€女孩子在外面打工不容易,也沒有太多可以信賴的朋友,離家近,想什么時候回去都方便些,不想自己的打工生活過得太苦?!?/p>
心情不好說走就走
“現在的年輕員工比較情緒化,要是心情不好,可能工資都不要就不干了?!边@是一家餐飲企業(yè)招聘人員對于“80后”、“90后”員工的形象描繪。
“不好意思,打擾你一分鐘,看看我們公司的招聘簡介,底薪1800元還有提成獎金,五險一金都買齊!”記者在合肥人才市場看到,一位40多歲的女性慢聲細語地“勸說”大家去公司看看。看到記者站在旁邊聽她介紹,她便熱情地說,“我們是大型連鎖酒店,你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先去看看,不滿意不干,也沒關系的!”
這位女士姓胡,是一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yè)的招聘主管,她讓記者叫她“胡姐”??赡苁钦f太多話累了,胡姐抱著胳膊靠著墻,嘆了口長氣說,現在招工人、留工人都得靠“哄”,公司里的服務員都是主動跳槽走的,沒有一個是公司辭退的。
胡姐向記者抱怨說,很多剛從農村出來的“80后”、“90后”,吃在酒店,住在公司宿舍??傻人麄円皇煜ず戏蔬@個城市,差不多3個月左右,就都開始想著要走人了,就是把公司當成過渡、歇腳的地方。
“這群年輕人,比較情緒化,一個心情不好,說不定工資也不要了,都堅決要走人。如果服務員與顧客有了小矛盾,經理趕緊代服務員去道歉,背后才能訓他們一下。訓過了還得再‘哄,真是時刻照顧著這幫年輕人的心情?!焙汩_玩笑地說,老板就抱怨過:“把自己老婆罵一頓,回頭在家還能看到她;服務員可罵不得,一罵,第二天人就不見了。”
渴望從事比較體面的工作
汪勁1984年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小山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名比較幸運的新生代農民工。高中畢業(yè)后的汪勁,不想走父輩進城務工的老路,而是希望找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
“現在看來,當時的想法有些天真,有點不切實際。不過,沒想到一來北京,還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蓖魟耪f。
2007年春節(jié)剛過,汪勁一人扛著行李來到了北京。安置好住處后,他找了個網吧,開始近乎瘋狂地找工作。“折騰了大概一個月,工作沒有著落。我想可能是自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琢磨是不是應該跟別人一樣,干脆找個端盤子的工作算了?!蓖魟耪f,當時的日子太難熬了,“真的可以用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來形容”。
不過,讓汪勁沒想到的事發(fā)生了,一家大型房地產中介公司讓他去面試。那天,他準備得很隆重,特地穿了套西裝,“就差系領帶了”。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嘴皮子利索,汪勁被錄用了。那天晚上他還是沒睡著覺,“是興奮的”。
汪勁說,他認準多干活、多跑路不吃虧。一來二去,同事、主管都喜歡他,覺得他很靈光,“一些老員工也慢慢教我一些訣竅,有時候也會讓一兩個客戶給我。”
找房源、介紹客戶租房、介紹客戶買房,汪勁很快熟悉了各種業(yè)務。努力干了兩年,汪勁終于“出頭”了。總公司任命他為分店經理時,他沒有以前那樣欣喜若狂了,而是跟店里的兄弟一起大吃大喝了一次?!八麄兏业那闆r是一樣的,只不過我的運氣好。而且,我當了經理,以后更得靠他們幫忙?!?/p>
2009年,汪勁升職了,工資也漲了。在父母的催促下,他的人生大事也辦了——告別了平房,帶著新婚的媳婦在五環(huán)外租了一套兩居室。
“雖然現在當了經理,孩子也兩歲多了,但絲毫沒有成家立業(yè)的那種感覺。”汪勁點了根煙,吹了吹煙霧,“每天仍然是為了錢在奔波”。
“對打工者來說,成功只是相對的。如果沒法在一個城市安個家,沒法扎下根,即便成功也沒有歸屬感,只能是在人后落淚?!闭乙粋€穩(wěn)定的工作、努力掙錢、爭取買套房,汪勁說,這就是他的同齡同鄉(xiāng)、他的同事現在的“理想”。
現實何以求解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新生代農民工的數量、結構和特點》,目前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傾向于在大中城市務工。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更傾向于選擇較體面、較安全和有發(fā)展前景的工作崗位。除了看重收入,他們更加注重與積累閱歷和精神文化財富、擴展人脈和提升綜合素質、居住環(huán)境和休閑娛樂、成就感和歸屬感等有關聯的愉悅氛圍。
安徽心理咨詢學會副會長江俊介紹說,近年來他帶領一個心理咨詢師團隊,對分布在制造業(yè)企業(yè)的流水線、食品加工業(yè)中的員工,進行了2000多人次調查。咨詢師們發(fā)現,新生代務工者更注重8小時以外的生活,對于企業(yè)只關心工作量、任務量的管理方法非常反感,渴望人文和心理關懷。
“與老一代務工者不同,新生代農民工沒有背負著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少考慮到經濟因素?!苯〗榻B,“80后”、“90后”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工作,而這個興趣、愛好又是經常變動的?!岸遥行┤说募彝ヅc社會責任感不強,在堅持不了的時候還會選擇啃老?!彼ㄗh,企業(yè)可引進專業(yè)機構,對內部員工進行分類,因材施崗,人盡其才。員工對崗位的滿意度提高了,自然不會再“工漂”。
社會學家王開玉分析說,“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里打工,但很多人的生活圈子、交際圈子非常狹小,往往還局限在同鄉(xiāng)或者同廠的工人里面;他們想掙大錢,卻缺乏對城市必要的了解以及創(chuàng)業(yè)的原始資本;他們想生活得好一點,但往往較低的工資水平以及節(jié)節(jié)上漲的物價房租讓他們成為城市中的底層?!蓖蹰_玉分析說,當融入城市的渴望屢屢碰壁時,新生代農民工就選擇了一站又一站地漂。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合肥市人社局副局長王世保認為,除了提高員工工資外,更重要的是要給他們提供一份“體面、溫暖、有上升空間”的工作?!罢呱戏龀纸鉀Q子女教育等問題,企業(yè)要提高待遇,解決出行、住宿、娛樂需求?!?/p>
(據《新安晚報》、《法制日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