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榮
實施免疫接種是預防畜禽疫病的一項重要而有效的措施,為提高免疫效果,必須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嚴格把握免疫接種技術環(huán)節(jié),以達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1. 口蹄疫免疫程序
牲畜口蹄疫免疫對象為豬、牛(奶牛)、羊。
生產母豬、公豬: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冬季12月份再加強免疫一次,每次肌注豬口蹄疫苗3~4mL/頭;肉豬:首免為50~60日齡,肌注1~2mL/頭。二免為80~90日齡,肌注2mL/頭。出欄前一個月再加強免疫一次,肌注2mL/頭。農村肉豬養(yǎng)殖戶補欄后一周內及時補針,肌注2mL/頭。春、秋季防疫時普免一次,一個月后再免疫一次,肌注2mL。后備種豬在60、90、150日齡每次2mL免疫的基礎上,在第一次配種前一個月再免疫一次,肌注3ml;牛(奶牛):2月齡以上,每頭肌注牛羊口蹄疫疫苗3~4mL。成年牛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冬季12月份加強免疫一次;羊:2月齡以上,每頭肌注牛羊口蹄疫疫苗1.5~2mL,春、秋季各免疫一次。種羊在冬季12月份再加強免疫一次。
2. 豬瘟免疫程序
生產母豬、公豬: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每頭肌注豬瘟活疫苗4頭份;肉豬:首免40~60日齡,每頭肌注豬瘟活疫苗4頭份。隔20~30天二免,每頭肌注豬瘟、豬丹毒二聯(lián)苗1頭份;后備種豬在肉豬免疫程序的基礎上,在配種前一個月再免疫一次,肌注豬瘟活疫苗4頭份;農村肉豬養(yǎng)殖戶補欄的肉豬,一周內及時補針,每頭肌注豬瘟活疫苗4頭份。春、秋季防疫普免肌注豬瘟、豬丹毒二聯(lián)苗1頭份,加豬瘟單聯(lián)苗3頭份。
3.禽流感免疫程序
蛋雞和肉種雞:雛雞在2周齡首免,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5周齡時二免0.5mL/只。120日齡左右再加強免疫一次,0.5mL/只。以后每間隔5個月加強免疫一次,注射0.5mL/只;8周齡出欄肉仔:雛雞在10日齡免疫,頸部皮下注射0.5mL/只;100日齡出欄肉仔雞:雛雞在2周齡首免,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5周齡時二免,頸部皮下注射0.5mL/只;火雞、鴨和鵝:在2周齡首免,頸部皮下注射0.5mL/只。5周齡時加強免疫,注射1mL/只。以后間隔5個月加強免疫一次,注射1mL/只。
4.注意事項
4.1疫苗不同儲藏方式不同 豬瘟、瘟丹二聯(lián)苗、豬肺疫、副傷寒疫苗應儲藏在-2℃以下??谔阋?、禽流感疫苗儲藏在4℃~8℃,不能結凍。出庫后在運輸、使用中要保持低溫,避免日光直射,溫度超過25℃,疫苗效果受損。
4.2使用前先查看瓶簽 注意疫苗有效期,記錄生產批號;過期疫苗不能用,破損和失真空的疫苗不能用。
4.3現(xiàn)用現(xiàn)配,正確稀釋 豬瘟、瘟丹毒二聯(lián)苗等用生理鹽水稀釋,豬肺疫、副傷寒用專用鋁膠水稀釋。氣溫超過25℃時,用冷藏過的生理鹽水或鋁膠水稀釋疫苗,稀釋后立即使用,氣溫15℃以下4小時內,15℃~25℃ 2小時內,25℃以上1小時內用完。口蹄疫、禽流感疫苗用前要振搖均勻,瓶口開啟后當天用完。
4.4做好人員、器械清冼及消毒工作 防疫員必須做好自身防護工作,每到一戶先消毒,再進欄,防疫工作先專業(yè)戶再散養(yǎng)戶。注射器、針頭用前先冼凈,煮沸消毒15分鐘,做到一頭豬換一個針頭。
4.5做到“一問二看” 注射前先問畜主存欄畜禽的吃食情況,到欄內要看畜禽精神和糞便情況。對不食、拉稀等疑似病癥的畜禽暫不免疫,病好后再補針;母畜懷孕后期及剛閹割的豬暫不免疫。母畜產后一周及剛閹割豬閹割一周后再補針。
4.6注射劑量要足,部位要準確 劑量與免疫效果密切相關,必須保證免疫劑量充足。針頭長短要合適,注射部位用75%酒精或2.5%碘酒消毒,豬的疫苗要求肌肉注射,并卡上耳標。禽流感疫苗首免頸部皮下注射。
4.7防疫檢查 防疫注射后,做好免疫豬查看工作,發(fā)現(xiàn)有強烈免疫應激反應的,不要驅趕,保持安靜,并可采用地塞米松或腎上腺素肌注。
4.8防止藥物干擾 病毒類活疫苗。如豬瘟免疫前2天和免疫后3天,禁止使用抗病毒類藥物;細菌類疫苗。如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等免疫前后7天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免影響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