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豆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技術(shù)

      2012-04-29 00:44:03王延賓
      農(nóng)民致富之友 2012年13期
      關(guān)鍵詞:草地螟蟲源習性

      王延賓

      一、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蟲,屬鱗翅目夜蛾科。以幼蟲為害大豆,將莖基部咬斷,造成作物嚴重缺苗斷壟,甚至毀種。

      1、形態(tài)特征

      白邊地老虎成蟲體長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顯的灰白色寬邊,環(huán)形紋、腎形紋皆為灰褐色。幼蟲體長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個比前面2個稍大,臀板黃褐色,體表光滑無顆粒。

      2、生活習性

      地老虎幼蟲白天潛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發(fā)生1代,以1齡幼蟲卵殼內(nèi)越冬。第2年4月幼蟲被殼而出,先取食薺菜、灰菜、刺菜、苣買菜等雜草。待大豆出苗后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蟲危害盛期,6月下旬開始化蛹,7月上中旬為化蛹盛期。

      3、防治方法

      ①毒餌誘殺。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0.5kg、豆餅50kg、水50kg配成毒餌。先將豆餅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敵百蟲,再與豆餅混拌均勻,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蟲夜出活動取食毒餌后中毒死亡。②用總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藥劑總含量10%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

      二、大豆食心蟲

      大豆食心蟲俗名小紅蟲,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以幼蟲蛀入豆莢食害豆粒,輕者蟲食率2%~5%,重者達7%~10%以上,嚴重影響大豆品質(zhì)和產(chǎn)量。

      1、形態(tài)特征

      成蟲是暗褐色小蛾,體長5-6mm,翅展12~14mm,前翅雜生灰、黃、褐色、前緣有外斜的10余條黑紫色短斜紋。卵為橢圓形,稍扁平,黃褐色。初孵化的幼蟲淡黃色,頭部黑色:入莢后的2齡幼蟲體色乳白;4齡幼蟲逐漸變?yōu)轷r紅色;脫莢人土后的幼蟲由紅變黃。蛹為長紡錘形,赤褐色,體長5-7mm。繭有越冬繭和羽化繭之分。

      2、生活習性

      大豆食心蟲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7月中下旬幼蟲化蛹羽化,遷飛到大豆田上午潛伏不動,下午3~4時后在大豆田邊可見成蛾相互追逐,呈蛾團現(xiàn)象。卵多產(chǎn)在豆莢上,1莢上產(chǎn)1粒,8月上中旬幼蟲孵化后爬行于豆莢上,在豆莢側(cè)緣咬穿鉆人莢內(nèi),蛀食嫩豆,直至大豆成熟后,老熟幼蟲從莢內(nèi)蛀小孔出來,鉆人土層中越冬。

      3、防治方法

      當田間成蟲盛發(fā)期,連續(xù)3d累計100m雙行蛾量達100頭以上,或平均100莢卵量達20粒開始防治。①敵敵畏熏殺成蟲。在8月5日左右成蟲盛發(fā)期防治,方法是將玉米瓤每1cm分斷成1節(jié),浸入敵敵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將吸足藥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壟、每前進5步的密度夾在大豆分枝上。②防治幼蟲。于8月中旬用2,5%敵殺死乳油300mL/hm2或30%桃小靈乳油400mL/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mL/hm2,對水150-300kg/hm2噴霧1次即可。

      三、草地螟

      草地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是一種暴食性害蟲。以幼蟲在大豆葉間取食葉肉,殘留表皮及葉脈,影響大豆的生長發(fā)育及產(chǎn)量。嚴重時可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大面積吃光絕產(chǎn)。

      1、形態(tài)特征

      成蟲為灰褐小型蛾子,體長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黃白色條紋和斑紋,后翅生有不明顯淡黃白色條紋。卵橢圓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幼蟲頭黑色有白斑,前胸盾板黑色,有3條黃色縱紋。蟲體黃綠或灰綠色。幼蟲共有5齡,老熟幼蟲停止取食人土作繭。繭長筒形,直立于土表下。蛹淡黃色。

      2、生活習性

      草地螟1年發(fā)生2~3代,以1代幼蟲危害為主,蟲源有當?shù)卦蕉x源和異地遷入蟲源2種,大發(fā)生年以異地遷入蟲源為主。草地螟以幼蟲越冬當?shù)卦蕉上x于5月下旬出現(xiàn),異地遷人成蟲于6月上、中旬盛發(fā),幼蟲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蟲人土作繭。有的年份在8月上旬會發(fā)生第2代成蟲及幼蟲危害。草地螟具有低齡幼蟲發(fā)育快、暴食和集體遷移習性。在大發(fā)生年大多的幼蟲群集一起由農(nóng)田、草原、荒地向鄰近農(nóng)田遷移,所到之處幾乎一掃而光,寸草不剩,所以防治適期在幼蟲3齡期,且大量幼蟲遷移之前。

      3、防治方法

      當田間調(diào)查,大豆每100株有幼蟲30~50頭,旬平均氣溫20℃左右,大部分幼蟲在3齡期,進行防治。用2,5%敵殺死乳油300~450mL/hm2,或37%殺蟲先鋒乳油280-350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mL/hm2、對水150~250kg/hm2噴霧。

      四、紅蜘蛛

      紅蜘蛛屬蜱螨目葉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葉背面吸取汁液。被害葉初呈黃白色斑點,以后漸變成銹褐色大斑。嚴重時全葉變黃卷縮,枯焦。造成植株枯死,減產(chǎn)嚴重。

      1、形態(tài)特征

      雌性成螨橢圓形,體長0.4-0.6mm,紅褐色,體背兩側(cè)各有黑褐色長斑1塊,有時分隔成前后2塊。雄螨體長0.25-0.35mm,體色紅、黃、綠或黑綠色。卵圓球形,光滑,初產(chǎn)時無色,漸變暗紅黃色。幼螨近圓形,有足3對。初孵時無色透明,取食后變?yōu)榘稻G色。若螨有足4對,紅色,體側(cè)有明顯塊斑。

      2、生活習性

      紅蜘蛛1年發(fā)生十幾代,以雌成蟲在背風向陽的枯葉、雜草附近的土縫、墻縫中吐絲結(jié)網(wǎng),群集越冬。翌年4-5月開始活動,取食雜草后遷移到大田危害。7月氣溫高干旱時繁殖快,迅速蔓延危害。到9月氣溫下降時,開始轉(zhuǎn)到越冬場所,10月后越冬。

      3、防治方法

      用2%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d噴1次。連噴2~3次。

      五、蠐螬

      蠐螬俗稱蛭蟲,是金龜子的幼蟲,屬鞘翅目金龜甲科。蠐螬棲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莖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斷根、斷莖,枯萎死亡旅田缺苗、斷壟嚴重。

      1、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6~21mm,橢圓形,黑褐色,有光澤。卵橢圓形。白色。幼蟲體長3cm,頭部黃褐色,胴部乳白色,身體彎曲,多皺褶。蛹淡黃色。

      2、生活習性

      成蟲2—3年發(fā)生1代。以2~3齡的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鉆到表土層,咬食作物幼根,1頭3齡幼蟲可連續(xù)遷移為害多株幼苗。3齡幼蟲約在7月下旬開始人土作繭化蛹。經(jīng)20d左右蛹期后羽化為成蟲。成蟲越冬入土30~60cm,在第3年5月中旬開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現(xiàn)小幼蟲。當年以2-3齡幼蟲越冬。

      3、防治方法

      用3%呋哺丹顆粒劑25-30kg/hm2,結(jié)合播種施肥施于播種溝內(nèi),或5%甲拌磷顆粒劑30-50kg/hm2,結(jié)合播種施于播種溝內(nèi),或用總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藥劑總含量10%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

      (作者單位:154451黑龍江省曙光農(nóng)場)

      猜你喜歡
      草地螟蟲源習性
      螳螂的生長過程和習性是怎樣的呢?
      今年一代草地螟發(fā)生趨勢及防治建議
      習性養(yǎng)成要趁早
      海峽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12
      血吸蟲來源的miRNA通過靶向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受體Ⅲ促進宿主肝纖維化
      三代草地螟發(fā)生趨勢預報
      草地螟的形態(tài)特征、危害與綜合防治
      6月,注意做好一代草地螟防控工作
      貴陽市煙倉煙草粉螟消長動態(tài)及蟲源分析
      植物保護(2018年6期)2018-05-14 12:17:24
      烏桕大蠶蛾的生物習性之初探
      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預防控制方法
      辰溪县| 隆化县| 德昌县| 来安县| 兴和县| 泗水县| 湘西| 临洮县| 富阳市| 思茅市| 大城县| 花垣县| 无极县| 新建县| 兴义市| 灵武市| 桑植县| 桐乡市| 佛冈县| 平塘县| 孝感市| 奉节县| 雷山县| 石狮市| 凤翔县| 田林县| 抚州市| 尉氏县| 嘉兴市| 博乐市| 饶平县| 麻阳| 徐汇区| 开阳县| 安阳市| 南华县| 临朐县| 延安市| 武穴市| 八宿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