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
好幾年沒回老家,兒子眼看四歲了,今年再不帶回去過年,有點說不過去。這次回老家,我強力推薦的一個節(jié)目,就是除夕夜全村祭拜關老爺?shù)那f嚴儀式。
老家的村子不大不小,深藏在太行山東麓。幾百年來,這里民風淳樸而剽悍,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尤其是除夕夜里,全村要齊刷刷到村南頭的關老爺廟磕頭,曾讓兒時的我最感興奮而神圣。
每到年三十,人們就會把廟內(nèi)外掃灑一番,擺好香案供品。入夜后,由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領頭,各家各戶的男丁婦孺魚貫而入,站好隊形。接近子時,鳴炮焚香,由一個聲音洪亮而又悠揚的司儀發(fā)話,指揮各種程序,重頭是由長者向關老爺匯報今年的人丁增減、錢糧收成,其余人則靜聽觀禮,直到喊“全體,跪”,大家便跟著三拜九叩。整個儀式下來要個把鐘頭,小時候的我卻并不覺得冗長。
趕了一天的路,我們終于在新年之前到家了。幾年不見,村子變化很大,重新進行了規(guī)劃,還集中住進了別墅小樓。熟悉的鄉(xiāng)村氣息不再,換之以跟城里差不多的生活,我反倒有點失落。父親說,村南頭的老廟已經(jīng)拆了,在北山上新建了一個。
我們到的時候,大殿外都快站滿了。最前面有幾個穿著體面的人,據(jù)說是鎮(zhèn)里和幾個村的領導,主祭人已經(jīng)由長輩換成了他們。播音員代替了土司儀,領導講話代替了長者匯報。夜半時分,鳴炮上香。領導們互相謙讓一番,在司儀指揮下上前鞠躬,再擎著三炷香向關帝像參拜。大殿內(nèi)外一時喧鬧起來,有跪拜的,有鞠躬的,還有一些人隨便拱拱手就算完了。
本來被我視為珍憶的民俗儀式,如今卻有些面目全非。都說近鄉(xiāng)情怯,現(xiàn)實則讓游子的心緒更為復雜。守歲的時候,我不住地感嘆物是人非。老父親卻口氣淡然,“有我在,這兒就是老家嘛!人可不就是這樣,要趕著日子過呢!”
人是這樣,一個村落或許也是這樣。與其為它消失了很多東西而唏噓,不如懷著感恩的心看它不斷涅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