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群忠 吳曉波
1945年10月初,正在參加重慶和談的蔣介石和毛澤東中止會談,一同前往重慶沙坪壩一位剛剛離世企業(yè)家中憑吊,毛澤東更親筆書寫了“工業(yè)先導,功在中華”挽聯(lián)。這位杰出的愛國實業(yè)家就是民族化工奠基人——范旭東。他,性格直率坦蕩,不假掩飾;事業(yè)外,沒有任何業(yè)余愛好,終因操勞過度,致積勞成疾。1945年10月2日,范旭東突患惡疾,10月4日下午三點溘然長逝,終年62歲。臨終前,仍叮囑后人要“齊心合力,努力前進”。
傳奇坎坷的一生
范旭東的祖父曾任直隸大興知縣,為官清廉。父親范琛,字彥瑜,以教書為職業(yè)。母親謝氏,一生有子女3人,長子源濂、次女二姑、三子便是范旭東。
范旭東幼年時代家境清貧,只好跟姑母在家學習《四書》、《詩經》、《左傳》等經籍,后來才到長沙吳鏡蓉館學八股試帖。他的大哥范源濂追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物,成為維新運動的積極分子。光緒二十四年(1894年)維新運動失敗,康有為、梁啟超先后逃往香港和日本;范源濂也遭到了清政府追捕,亦逃往東瀛,他深恐胞弟受牽連,就把9歲的小旭東帶到了日本。
在異國,范旭東先入清華學校學習日語。1905年畢業(yè)于日本和歌山中學,并考入崗山第六高等學校。
1908年,范旭東進入京都帝國大學專攻化學。畢業(yè)后留校擔任化學專科助教。1910年在東京和長沙人氏、就讀于青山實踐女校師范班學生許馥結婚。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時,范旭東拋棄優(yōu)裕的生活,偕妻許馥歸國,直至1945年逝世,為創(chuàng)建我國的化學工業(yè)拼搏了30多年。
制高標食鹽 造福大眾
回國后,應梁啟超先生之邀,范旭東到民國初期的財政部參與整頓造幣廠的工作。但由于造幣廠黑暗重重,他的合理建議從未受到重視,一怒之下,只干了短短的60天便堅決辭職。
辭職后不久,范旭東在其胞兄的幫助下親赴歐洲各國考察鹽政和工業(yè)用鹽。當時英、法、德等國的工商業(yè)已有很大發(fā)展,這些國家的食鹽都很潔白,而鹽在工業(yè)上的用途還十分廣泛,范旭東深感中國鹽的使用范圍實在太窄,只知食用,而且鹽的品質極差,甚至老百姓只能食用氯化鈉含量不足50%的土鹽。在先進國家,即使喂牲口的鹽,含氯化鈉不足85%的就明令不許使用。
從歐洲歸來,胸有成竹的范旭東提出了一整套改革鹽政的設想:主張取消鹽商的劃區(qū)運銷專權;改良鹽產;統(tǒng)一鹽稅;實行工業(yè)用鹽免稅。他的改革方案引起時任鹽務署顧問景學鈐先生和財政總長張孤先生的重視,讓他先辦一個精鹽工廠做示范。
1913年,范旭東只身赴號稱“天賦鹽都”的塘沽實地考察。塘沽貯鹽非常豐富,海陸交通十分便捷,附近又有開灤煤礦供煤炭,條件得天獨厚。1914年7月,呈報北洋政府財政部鹽務署批準立案,在塘沽籌建“久大精鹽公司”。
公司成立后,于1916年向長江進軍,打破鹽務禁區(qū),在武漢設廠。1918年,他組織漢口的18家精鹽商號成立漢口精鹽公會,實現(xiàn)精鹽聯(lián)營。從1916年至1918年,短短的兩三年,久大精鹽廠由2所發(fā)展到6所。1920年他又在安徽、江西兩省打開銷路。
中國鹽政局向來承襲封建舊制,民國時期亦如此,食鹽銷售權都操縱于少數(shù)鹽商之手。這樣,久大精鹽的誕生與發(fā)展就直接觸犯了鹽商們的切身利益。他們便千方百計反對,各種刁難。但范先生不畏險阻,經過10年苦斗,久大精鹽公司的資本由創(chuàng)辦時的5萬元增至250萬元,規(guī)模由年產1500噸發(fā)展到年產 6.25萬噸。1922年,他團結青島鹽商,共同組建“永裕鹽業(yè)公司”,下設永大、裕大兩廠,又用 300萬元承收了政府收回的日本在青島的全部鹽產。他取得了食鹽輸往日本的專權,成為我國第一個海鹽外銷的專商。
歷史進入1936年,范旭東在江蘇大浦創(chuàng)辦“永大精鹽公司大浦分廠”。同年冬天,為了進駐陶冶兩淮地區(qū)擴大經營范圍,他將久大精鹽公司改組為久大鹽業(yè)公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大浦鹽廠建廠尚未完工便遷入四川,在華西自流井建設新廠。
純堿國外獲殊榮
在舊中國,由于工業(yè)落后,在有洋堿進口之前,百姓一直食用 “口堿”??趬A因為加工粗糙、雜質很多,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并且還不能應用于工業(yè)。1890年,英國蔔內門洋堿公司在上海掛牌成立。由于洋堿質高價廉,到20世紀初,已壟斷了中國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歐亞兩洲交通梗塞,純堿幾近斷絕,中國以堿為原料的各個工廠紛紛倒閉。英國蔔內門洋堿公司囤積居奇,堿價狂漲。而塘沽、長蘆鹽坨遍地皆是,鹽民苦于沒有銷路徘徊不前。致力于化學工業(yè)的范旭東面對豐鹽缺堿的殘酷現(xiàn)實,決意創(chuàng)辦中國的制堿工業(yè)。
1917年冬,由范旭東發(fā)起,召集李穆、張弧、景學鈴、潘子欣、陳調甫諸學子在天津組織多次座談,商定要用北方的鹽做過試驗才能決定以鹽制堿的大事。1920年9月經農商部批準,成立“永利制堿公司”。
當時中國工業(yè)落后,資金短缺,從事制堿事業(yè)步履維艱,但旭東先生振興實業(yè)的信念矢志不移,繼續(xù)奮進。在技術上緊緊依靠侯德榜、孫學悟、李佐華等專家的努力;在經濟上借助永大和金城銀行的鼎力相助;經營管理上則由李燭塵、余嘯秋、陳調甫等人精心料理。市場上經過艱苦搏擊,戰(zhàn)勝了英國蔔內門洋堿的滲透、傾銷、威脅、利誘,終于渡過了3次瀕臨倒閉的危機,到1927年才稍有起色,銷路開始順暢。
1926年6月29日,公司重新開工,生產出潔白的純堿。經化驗,碳酸鈉含量達 99%以上,打破了蔔內門優(yōu)質純堿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更令人振奮的是,同年8月,旭東先生發(fā)起創(chuàng)建的永利制堿廠所生產的“紅三角”牌純堿在美國費城參加了萬國博覽會,榮膺最高的獎賞——金質獎,并獲得“中國工業(yè)進步的象征”的好評語。
科研創(chuàng)新 研究先行
1922年8月,范旭東在塘沽創(chuàng)立黃海化學工業(yè)研究社。“黃?!?是中國私人化工企業(yè)設立的第一個研究機構。
“黃?!背闪⒑?,范旭東聘請孫學悟先生為社長,孫先生一心一意搞科研工作。當時研究社的主要目標:一是借助永利和久大的技術;二是試驗長蘆鹽鹵應用;三是調查分析化工資源。1928年,“黃海”用膠東海藻為原料試制成鉀肥和碘;同年5月采用遼寧復州粘土提取鋁氧,作為冶煉金屬的基礎。1931年,“黃海”又成立了菌學研究室,使農業(yè)化學與工業(yè)化學并重;1932年起,分別采用山東博山鋁頁巖和平陽、廬江兩地明礬為原料繼續(xù)研究鋁氧和鉀肥,并采用江蘇海州磷灰石礦進行磷肥研究。
1935年塘沽陷入“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控制之下,黃海社工作受到干擾。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黃海社遷到四川揵為縣,繼續(xù)進行研究。
寧為工廠開追悼會 不與日軍合作
1937年7月,侵華日軍三番五次找范旭東,要把永利制堿公司買下來。旭東先生非常氣憤,嚴正地說:“我的廠不賣,你們若能拿,就拿去好了?!彼钪哲娦膽沿蠝y,便電告天津永利久大總管理處的同仁絕不能與日寇 “合作”。日本興中公司曾多次派人到天津糾纏,均遭拒絕。
永利南京硫酸銨廠是當時東亞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新的化肥廠。早在1936年前后,我國農村已逐漸盛行使用硫酸銨作肥料,年進口量達39萬噸,支付外匯白銀1960萬兩。為了爭回權利,范旭東要求承辦硫酸銨廠。他說:“與其受洋人挾制,還不如自己干!”為了興建硫酸銨廠,他決定全面調整永利制堿公司的資金,同時將永利制堿公司更名為永利化學工業(yè)公司。經過30個月的努力,該廠在南京卸用甸如期竣工,計劃年產硫酸銨5萬噸,日產硫酸100噸、硝酸20噸。1937年2月正式投產,但開工僅半年,抗日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戰(zhàn)事一起,日方即派人找范旭東“商議”中日“合作”,遭范斷然拒絕。日軍曾3次轟炸銨廠,范旭東和侯德榜悲憤萬分,決心抗戰(zhàn)到底,命令凡可移動的機器、材料、圖紙、模型都搶運西遷,笨重而無法移動的設備則將儀表拆走,其他設備投入長江不給敵人所用;全部技術人員和工人向漢口轉移,保存實力。
1938年春,范旭東在漢口召集會議,商定繼續(xù)西進,在四川踺為縣五通橋建永利堿廠和黃海社;在四川自流井設久大鹽廠。
以往四川制堿,自打井、汲鹵、煎鹽到運輸全部以落后的技術進行。為了改進四川制鹽技術,范旭東入川后于1938年4月向政府呈文申請成立久大自貢模范食鹽廠。5月獲準,9月即投產。該廠采用鋼質平鍋、新式爐灶,以煎造花鹽為主,使川鹽鹽量提高,而成本大大降低。后來,該廠還采用了電力汲鹵及枝條架曬鹵等先進技術,對華西鹽業(yè)技術促進很大。
正當五通橋氨廠、硫酸廠和堿廠加緊興建時,珍珠港事件爆發(fā),滇緬公路受阻。致使建廠所需大量器材設備被阻擱在緬甸、越南和印度,工程不得不下馬。但范旭東仍不灰心,身先士卒,率在川人員因陋就簡,建設改良路布蘭法堿廠、植物煉油廠、磚瓦廠、陶瓷廠、化工廠及煤礦,繼續(xù)打深井,開采黑鹵,以支援抗戰(zhàn)大后方的軍需民用。
科學救國珍惜人才
范旭東不僅相信科學,而且為發(fā)展我國的科學事業(yè)奮斗終生,他深有體會地說:“中國今日若不注重科學,中國工業(yè)有何希望?”
旭東先生除1914年、1922年創(chuàng)辦久大精鹽公司試驗室和成立黃?;瘜W工業(yè)研究社外,1927年,為紀念他的大哥范源濂(字靜生),他又在北京發(fā)起創(chuàng)辦“靜生生物研究所”,延聘植物學家鑒定中國植物的種類,為我國生物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成績。
入川后,旭東先生備感海洋的重要,常說:“中國的生命線在海洋,海洋中有無盡的寶藏,不僅得鹽,且可取鎂、碘、溴各種副產品,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1944年,在久大精鹽公司成立30周年時,他為久大設立了海洋化工研究室,專門研究從海水中汲取寶物,為我國海洋化工的研究開創(chuàng)新局面。
辦事業(yè),人才是關鍵,正如他所說:“事業(yè)的真正基礎是人才”,“凡事待人而興”。由于他對人才在開創(chuàng)事業(yè)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在30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中他周圍結集、成長了一批管理和技術人才,有效地推動了事業(yè)的進展。
永利制堿公司籌備之初,他就對人才問題格外重視。1919年派陳調甫先生赴美考察時,特意委托陳就近物色人才。通過陳先生的努力,在美國物色到侯德榜、劉樹杞、吳承洛、徐允鐘、李得庸等幾位高級技術人員。陳回國后,范旭東非常滿意,對陳說:“你為人很好,薦賢應受上賞。” 陳調甫特別推薦侯德榜到廠工作。1920年,侯回國見范,兩人彼此甚為投機,侯說:“像范這樣的人,是值得我們擁護幫助的?!?侯到廠后,身先士卒,埋頭實干,穿藍布工作服同工人一起操作,數(shù)十年如一日。侯德榜對于堿業(yè)最大的貢獻是改善德國察法制堿法,創(chuàng)造了侯氏制堿法。他從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曾用英文寫成《制堿工業(yè)》一書,一直為世界各國堿業(yè)所稱道。
范旭東在國內也廣開人才之路,派陳調甫先生到各高等學校去物色優(yōu)秀畢業(yè)生,又從中匯集到吳覽庵、張佐湯、陳錫彤、郭炳瑜等一批有為青年。這樣,從國內外招聘來的兩批人才,形成了永利技術力量的牢固基礎。他又努力培養(yǎng)新生力量,先后派遣青年研究員張子豐等10多人去國外深造,回國后已蔚然成林,為棟梁之材了。
此外,旭東先生還著力于人才的培訓工作,專門成立了藝徒班,由李燭塵、陳調甫負責招收各職業(yè)學校和高級中學的畢業(yè)生加以培訓。3年后又培育出一批技術人員,他們當中后來不少人成為工程師、總工程師或技術骨干。
遠離官場做實業(yè)
范旭東一生為人儉樸,主張艱苦樸素,員工們也都本著這種精神辦事。他在30多年的工業(yè)實踐中,對國民黨的貪污腐化深惡痛絕。1934年,正當他為籌建南京硫酸銨廠籌措資金時,宋子文愿以巨款投資水利而換取永利董事長的職務被他一口回絕。他說宋子文是官僚,不懂實業(yè),他還兩次拒絕了蔣介石邀請他出任政府部長的職務。一次是1935年請他出任實業(yè)部部長;1942年又邀請他接任經濟部長,但他宣稱:“立志畢生從事實業(yè),決不做官?!?/p>
抗日戰(zhàn)爭后期,社會上傳聞要把一些企業(yè)“官商合辦”。他明確地說:“如果要我把所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交由國民黨接辦或搞什么官商合辦,是信不過的。但如果中國政治真正走上民主軌道,政府廉明公正,則所經營的企業(yè)可以隨時交給國家,用它來為人類造福?!?/p>
1943年,范旭東已看到日本必敗的前途,更雄心勃勃地親自擬訂戰(zhàn)后建設化工十廠的規(guī)劃。他計劃戰(zhàn)后第一年復興舊廠、建設新廠:一是擴大塘沽永利堿廠;二是修復南京銨廠;三是完成五通橋合成氨廠工程;四是建設五通橋硝酸、硝酸銨及硫酸工廠,戰(zhàn)后第二年建設新廠;五是建設湖南株洲水泥廠;六是建設青島食鹽電解廠;七是建設株洲硫酸銨廠;八是建設株洲煉焦廠;九是建設株洲玻璃廠,戰(zhàn)后第三年建設新廠;十是建設南京新法制堿廠。
為完成戰(zhàn)后宏偉的十大廠計劃,1945年范旭東親赴美國與美進出口銀行洽談,商定只要中國政府擔保,便可得到1600萬元美元貸款。他回國后找到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和中國銀行董事長宋子文,兩人卻互相推諉,貸款之事便被擱置下來了,這更加深了范旭東對國民黨政府的絕望。
1944年春,范旭東曾在重慶寓所對章執(zhí)中說:“中國的未來,看來只有依靠中國共產黨才有希望?!蓖辏ㄟ^朋友的介紹,結識了中共地下組織負責人龔飲冰(當時化名龔再僧)。龔在周恩來領導下,以個人身份與他達成協(xié)定,籌辦私營建業(yè)銀行,范旭東派范鴻疇為董事長,推龔飲冰為總經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河山光復,舉國狂歡。范旭東感慨萬分,對友人說:“抗戰(zhàn)勝利了,建國則任重而道遠,尚有待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碑斆珴蓶|赴重慶談判時,范旭東出席了毛澤東在曾家?guī)r桂園舉行的茶話會。毛澤東向他表示:“在國內實行和平后,歡迎和我們合作開辦工廠?!边@令范旭東先生受到莫大鼓舞。可惜,這次見面卻成了他與毛澤東的訣別。 (編輯/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