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劍
再創(chuàng)新低
本周(8月13日至8月17日)現(xiàn)貨指數(shù)1漲4跌,累計漲幅為3.60%,周K線2連陽結束。創(chuàng)新低之旅再度展開,周二、周四、周五,接力將低點下移至2295.16點。距離1月6日的全年最低點2254.57點,還有40.59點。
2日和3日、本周一和周二,兩次收多頭母子線,都是無效的。
日K線在60日均線以下,季均線斜率也向下,仍然是偏空格局。
持倉量重回上升趨勢
本周一現(xiàn)貨下跌1.99%,最令筆者感到頭痛的是,持倉量增加,而且幅度很大。首先,IF1208持倉量增加1097手,看似數(shù)字不大,但是,距離結算只有4天,下降才是正常。有多正常?在IF1208之前的27個合約,只有IF1101在這一天(如果周一休市,以結算周的第一個交易日代替)持倉量增加。
IF1208持倉量上升不正常,IF1209持倉量可就是維持“正常”的上升,周一加了5230手。4個合約的總持倉量在周一就增加6667手,這是歷史單日增加量第三高(2012年7月16日增加8781手、2012年2月20日增加6705手。
價差增加
持倉量增加代表什么呢?有一種“自圓其說”的講法,看價差。周一的特點就是價差很高,IF1209全天平均升水1.00%,IF1208都有0.50%。而且在5分鐘圖上,是義無反顧的增加,下跌就是增加,找不到任何價差下降的時候。換言之,沒有任何殺跌的跡象。
自圓其說的機會來了,價差增加,代表周一的持倉量增加是多方加碼(交易指令為買,拉高期貨價格)。
問題是,我不能耍賴的是,就是過去兩個月的報告,持倉量增加是偏空訊號,下降才是止跌。而且,價差過高是反指標,兩個合約都符合這個條件。
價差增加
就這樣,下跌價差增加成了本周的主旋律。除了周二下午的反彈,價差收斂外,周三到周五的下跌,價差又是增加,IF1209周五的平均值甚至能達到1.02%。每天的最低點,對應的都是價差的最高點。好聽的說法是屢敗屢戰(zhàn),但現(xiàn)實是大盤沒有止跌跡象。
持倉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
持倉量在周五又創(chuàng)歷史新高,IF1209,還未成為近月合約,已經(jīng)達到78848手,前高是66599手,IF1208于8月3日所創(chuàng)。當然,這其中有IF1209是季月合約的因素,所以4個合約總持倉量沒有創(chuàng)新高,可是仍有91158手(前高是8月3日的93422手),也不是低的數(shù)字。
再等持倉量下降
當前的情況是,指標約架,持倉量看跌,價差看漲。筆者建議,再等持倉量下降,才是最明確的看漲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