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老教授的報告會,麗菲亞作為我校唯一的退休教授被邀請。麗菲亞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她滿頭銀發(fā),表情溫柔、淡定、從容。雖然是一位外國人,她卻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我注意到,麗菲亞胸前別著一枚漂亮的銀質(zhì)胸針,雖然款式并不新潮,但看得出來,老人很珍視這枚物件。果然,老人一上來就問我們:“我的胸針漂亮嗎?這是我的愛人送給我的?!?/p>
我想,老人一定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位對她百般呵護(hù)的老伴,但老人之后的講述卻讓我倍感意外。原來,老人出生在一個生活富裕的猶太家庭,她19歲時,愛上了去她所在國家留學(xué)的中國青年。談起那時候的愛情,麗菲亞老人眼里還放著光芒。后來,為了愛情,老人追隨愛人來到當(dāng)時還很動蕩和貧窮的中國。
到中國后,小兩口一起生活沒多久,就面臨分離。麗菲亞的愛人是一名飛行員,她含淚送別心上人時,把他送的定情信物別在自己的衣服上,一別竟是幾十年。
愛人一去再沒有回來,麗菲亞老人說到此處時,似乎很輕松:“我那淘氣的愛人,竟然迷了路,一直沒有找到家?!鄙x死別竟然用如此幽默的話語敘述,在場的學(xué)生無不用敬重的眼神望著老人。
老人說,愛人走后,生活沒有著落的時候,她給人家洗過衣服,賣過花,甚至撿過廢品。后來,她還曾開過一個小商店。她說:“那個時候,我唯一的信念就是把家留著,愛人才會回來?!?/p>
麗菲亞老人繼續(xù)用幽默的語調(diào)給我們講,內(nèi)戰(zhàn)的時候,她是怎樣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結(jié)識一群像丈夫那樣的愛國青年的;在動亂的“文革”中,她被人送到農(nóng)村勞動的種種趣事等。在敘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臉上沒有一絲痛苦的神情,就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一樣。
演講就要結(jié)束時,老人說:“有很多中國朋友說我是一個苦命的人,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么多年來,不管眼前的景象怎樣,我都能看見我的愛人送給我的這枚漂亮的胸針。不管我去到多么荒蕪的地方,也不管我遇到了多么艱難的事情,我都覺得自己在欣賞一朵美麗的花?!?/p>
也許,愛情真的有一種魔力,它能讓一個背井離鄉(xiāng)的女人,等一個人,從少女等到年邁;它能讓一個女人,將眼里的荒蕪當(dāng)成花朵欣賞;它能讓心中有愛的女人,垂垂暮年依舊如少女般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