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解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77-01
數(shù)十年人生歲月的磨礪,數(shù)十年教育生涯的歷練,我心中始終堅守著一份溫存,留有一份幸福,那就是伴隨我職業(yè)生涯的語文教學。享受著語文意蘊的溫暖,恪守著溫馨的語文情結,語文用它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清新的思想情調(diào)滋養(yǎng)著我的人生。
(一)
三十多年前,我在一所條件極為簡陋的農(nóng)村學校從教,當我在教室里與學生共同學習普希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由于年輕的我沒有任何教參書,也不懂得有效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更不懂使用什么教學手段,僅憑青春的熾熱和對普希金詩文的癡迷,在教室里侃侃而談普希金的軼事趣聞,甚至還談到俄國十八、十九世紀的幾位文學巨匠的名著,我的海闊天空、高談闊論、大包大攬換來的是學生目瞪口呆、滿臉惶恐、不為所動。當看到學生們沒有被我引入作者所表達的寓意時,我突發(fā)奇想,竟然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學習課文(后來才知道這叫課本劇,純屬誤撞),讓學生分成角色:一人演漁夫、一人演漁夫老婆,一人演金魚,其余的學生分別組成各種場景和各種道具,孩子們被我的安排深深地吸引住了,農(nóng)村孩子,一改羞澀的性格,表演欲望十分強烈,爭先恐后地扮演各種角色。整篇課文在學生的肢體和語言表演中輕輕松松地達到教學目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還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潛能,更難能可貴的是該班不少學生從此喜歡上了看課外書,愛上了閱讀,作文寫作能力飛躍式的提高。在當時極度閉塞和落后的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作文能與城市學生的作文相媲美,不少學生的作文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以上的獎項,是這個學校歷史上的第一次。這使我懂得了,要讓學生學好語文,靠灌輸知識是不行的。只有讓學生愛上語文,徜徉在語文的海洋中,才是學好語文的根本。教學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靈,語文教學的魅力緊緊拽著我,成為我無助歲月的貼心知己,成為我干涸靈魂的滋養(yǎng)雞湯,更成為我特立行走的堅強助力。
(二)
為了我鐘情的語文,為了讓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豐盈,我認識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嘗試著葉圣陶的“教為不教”、體驗著張志公的“文學教育的功能”、品味著呂叔湘的“問題意識”。吸取著魏書生、錢夢龍等的教育精粹。我琢磨著斯霞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識字教學藝術、感悟著霍懋征“愛的教育”、踐行著李吉林的“情景教學”。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嘗試“整體教學法”、“導讀法”、“拼音直讀法”等等,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文特色的學習環(huán)境,我巧用漢語拼音作為板報的鑲邊,將成語藏入簡筆畫中,手把手教會學生書寫正楷字、毛筆字,將描紅運用于生字詞中。我還教會學生怎樣做筆記、怎樣摘抄佳詞美句,好的句段都要背誦。詩歌朗誦會、書法比賽等等點綴著教學內(nèi)容。我所努力追求的這一切,為學生營造出濃濃的語言文字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深邃的魅力、享受到語文營養(yǎng)的絲絲滋潤,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正如黑格爾所說: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shù)事物上去。
(三)
1995年8月,為了上好二年級《秋天》一課,為了讓學生真正進入我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冒著酷暑,放棄假期休息,查閱資料、鉆研教育理論書籍,屢次修改教案,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將“情景教育法”、“導讀法”等運用其中,“閱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骨瘦如柴?!毙燎诘暮顾疀]有白流,我成功的為來自全省各地四百多名小學教師進行了示范教學,圓滿完成了《秋天》兩課時的公開課教學任務,獲得與會專家和同行們的高度評價。這使我深刻認識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這兩節(jié)課,夯實了我對語文的癡迷和對語文教學的喜愛,更讀懂了語文這門學科“文道合一”的深深內(nèi)涵,那就是——她充盈著豐厚寬闊的人文情懷,她流淌著滔滔不盡的文化精神;她以撼人心魄的持久力量,攀越自身之上的雄偉高度,關照世事眾生,安慰滋養(yǎng)人們的心靈。誠如余秋雨先生所說:“這是最屑小的工程,行動著的只是一只顫動的手;這又是最宏大的工程,橫跨著渺渺千年,茫茫空間,叩動著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的心弦?!?/p>
我喜歡每一冊語文書中精彩的文章,中外文學大師的杰作、古今傳誦的經(jīng)典、唐詩宋詞的意蘊……那些勾魂攝魄的文字啊,它們是從一只只什么樣的手下流淌出來的?它們的誕生是艱難還是順利?這些,永遠是我?guī)ьI學生探究并琢磨的問題。在芬芳的語文世界里,一個漢字就是一種姿態(tài),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情感世界。簡單一個“水”字,呈現(xiàn)江河湖海之汪洋,顯示溝溪塘池之恬靜;既有大浪淘沙的雄奇,又有秋水長天的明麗?!凹姅_的現(xiàn)代生活需要有這一只只顫抖的手來提升精神、慰撫靈魂。這些貫通古今、囊括方圓的手,正合力鋪排著一個個隆重的精神典儀,引渡人類走向健全和永恒。”
在斟酌和定位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時,我時常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由衷感到語文教師只有不停息地學習與進取,不斷地豐盈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語言文字編制的世界里長驅(qū)直入、游刃有余,才能在教學的短板處有張有弛、駕輕就熟。
(四)
由于崗位的變更,職責的使然,我告別了三尺講臺,失去與學生親密接觸,共同學習語文的機會。繁瑣事務的糾纏、人事浮華的喧雜、人為因素的困惑,使我常常倦怠、常常嘆息、常常無奈,而就在這樣的時候,只要我走進教室聆聽語文老師們的講課,聆聽語文專家的講座,心中頓時蕩起陣陣漣漪、絲絲溫情侵潤心扉,油然的愉悅和順暢,讓我真想重拾課本,重執(zhí)教鞭,重回講臺,回到學生中,與學生一起徜徉,一起與課文中的主人翁對話、與作者交融、與大師斟酌、與哲人論道。
我曾經(jīng)這樣想過:語文是沁人心扉的綠茶,讓人心曠神怡; 語文是云卷云舒的祥云,讓人浮想聯(lián)翩;語文是浪花飛濺的激流,讓人心潮澎湃。語文是美妙的中國畫卷,沉醉其中、受益匪淺?,F(xiàn)在我要說:語文是我生命的綠色,讓我生氣盎然:語文是我枕邊摯友,伴我靜入夢中:語文是我書海伴侶,攙我行走其中;語文是我人生色彩,讓我詩情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