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73-0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最根本體現(xiàn),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記憶力和閱讀速度等,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在思想上對閱讀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教師要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并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蘊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課件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學《給家長孩子們的信》一課前,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xiàn)巴金一生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精神的短文。當我聲情并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學生也受到了老師的感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巴金無私奉獻的精神??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nèi)驅(qū)力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產(chǎn)生極強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xiàn)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但是,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還需要我們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二、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既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在小學階段,要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并有所收獲。學生自讀課文時,我利用音像資料,讓學生結(jié)合畫面去讀課文,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在教學“春天”一段時,先讓學生通過看畫面讀課文,知道這段描寫了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讀課文階段,讓學生抓住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進行精讀感悟。例如:樹木長出新枝綠葉,寫出小鹿可愛姿態(tài)的擬人句,原木像艦隊在前進的比喻句……學生在感悟出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的自然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語氣去誦讀。夏、秋、冬三部分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去感悟。課上得非常成功。學生有了這種習慣,對于學習其他課文,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也為將來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礎。
三、營造濃厚閱讀氛圍
要構(gòu)建和諧課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環(huán)境的美與和諧,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例如,教室的文化布置,首先,我在教室四周雪白的墻壁上用電腦打印一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置身于濃濃的閱讀氛圍之中。這些名人名言成了不會說話的老師,它們有的揭示閱讀的意義,有的闡述讀書的方法,在這樣的教室里學習,學生耳濡目染,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其次,黑板報是班級環(huán)境文化建設的主要內(nèi)容,是“班級的眼睛”。在黑板報的內(nèi)容上我開辟了一個名為“閱讀之窗”的欄目,不管主題怎樣的更換,“閱讀之窗”始終敞開,并在每周末及時更新。如“新書介紹”,“教你一招”,“閱讀快遞”,“優(yōu)秀讀后感”等。可以說“閱讀之窗”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而且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
四、培養(yǎng)閱讀質(zhì)疑能力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yǎng)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鳥的天堂》這一課時,“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不加引號?它們各是什么意思?這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全文,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從而理解:第一個“鳥的天堂”是引用別人說的話,是對大榕樹的特殊稱呼;第二個鳥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樹是鳥兒生活的樂園,是作者親眼所見的,不需要加引號等等問題。
五、注意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經(jīng)歷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學目標要適度靈活,課堂提問要分出層次,練習設計要難易有別,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反饋評價等等。在教學中要照顧到全體,進行差異性、針對性教學??梢园寻嗉w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jié)合。對基礎差、學習落后的學生,教師要幫助查找原因,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達到學習目標。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應注意課外拓展、練習的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六、創(chuàng)設和諧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探索。課堂上,教師應把愛心、微笑、激勵感受給學生,營造一種配合、民主、愉悅的氛圍,變苦學為樂學、趣學?!澳愀矣谡酒饋砘卮饐栴}就是了不起的進步”、“相信你能行”、“你會讀好的”、“你讀得真甜美”等友情傳遞,讓學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氣氛。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
七、重視拓展閱讀視野
在閱讀過程中,要訓練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同時,要訓練學生養(yǎng)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如摘抄要點、制作卡片、做讀書筆記等。如我教《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時,就指導學生學習第三段先寫形態(tài),再寫顏色,最后寫味道,從生到熟再到熟透,按生長順序的寫法,指導學生課外觀察一種蔬菜或水果,注意它有什么特點,先說說它的形狀、顏色、味道、吃法等,然后模仿寫一篇作文《我愛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閱讀訓練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這還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