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
在金、元以前,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享有獨特的長期繁榮達數(shù)千年之久,故而留下相對豐富的文化遺存。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著眼于這一基本事實,本著弘揚民族文化、珍愛先祖遺存的本意,收藏、展出古陶瓷。
本博物館為古陶瓷專題博物館,位于鄭州市順河路36號。博物館整體為庭院設(shè)計,竹翠柳綠,池塘荷花,環(huán)境優(yōu)雅。博物館的主體建筑為二層中式建筑,迎面墻全部用唐、宋時期魯山段店窯址殘片鑲嵌,使陶瓷博物館整體特色突出,風格獨特。館內(nèi)共有三個500平方米的固定展廳。
本館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真品原則。凡是入館的每一件藏品都要務(wù)求可靠,凡是展出的每一件藏品必須可靠無誤。買入真品是每一個收藏者的愿望,不過我們認為博物館因為還肩負著標準器的展示功能,所以必須更加嚴厲要求,不但有爭議藏品原則上不予征集,更絕對不會上架展出。
第二個原則是高古原則。本館的入藏品基本以元代及元代以前為界限,而明代以后的產(chǎn)品不作為收藏重點。這一原則的出發(fā)點是明代及以后歷史遺存并不是中原地區(qū)的優(yōu)勢,而金、元以前中原作為華夏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恰恰具有地域的優(yōu)勢。另外,從專業(yè)的角度考慮,只有集中精力,才能比較容易地把收藏做好。所以本館的藏品基本上是高古陶瓷,尤其是精品和孤品基本上全是元代以前的藏品。四海之內(nèi)的很多藏友到本館參觀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來看高古陶瓷的。
第三個原則是追求精品和孤品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下,本館收藏了部分世所罕見的精品和孤品。雖然這些孤品和精品的總體數(shù)量和國家級大型博物院相比尚有差距,但是就藏品本身的藝術(shù)性和文物的珍貴性而言都毫不遜色。
如圖所示的漢代的綠釉虎。漢代虎紋不多見,只有偶爾能在漢磚上看到虎紋。此綠釉虎首先是雕塑,不是平面線條而是立體的藝術(shù)品。它不但罕見之極,而且雕塑準確生動,富有動感,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張力,看過之后使人很難忘懷。實在是一件漢代頂級藝術(shù)佳作,當之無愧的國寶。
再比如青瓷龍柄雞首壺。熟讀陶瓷史的人大約都知道,在李靜訓的墓葬里出土過近似的雞首壺,它是皇太后送給自己外孫女的玩具,被視為珍寶隨墓主入葬。但是本館這件雞首壺不但有跑獸紋,而且其他紋飾也比李靜訓墓中出土的還要優(yōu)秀。所以說,它是精品原則的代表。
再例如唐三彩梅瓶,這也是一件很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唐三彩以實用器皿最為珍貴,這一方面是實用器皿燒制溫度明顯高于馬、駝、人俑,質(zhì)量因而更為優(yōu)異;另一方面是實用器皿除香爐和缽?fù)?,大都比較少見。而本館的唐三彩梅瓶,就罕見之極,至今未見其他唐三彩梅瓶發(fā)表,所以它是孤品的可能很大。
類似上述的一些精品和孤品,本館特別注意收藏。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每個時代都有那么幾件,這些精品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構(gòu)成本館的最典型的藝術(shù)特色。
西漢:綠釉虎濟源型
虎成行走回首狀?;⑽采暇?,回首長嘯,瞪目鋼牙、威風凜凜,線條簡練流暢,刻塑細膩逼真,巧不可階,其味無窮!罕見。
東漢:褐綠釉馬上人濟源型
騎馬人戴高冠,穿羽毛形波浪紋上衣,雙臂舉起,呈拉繩姿勢,面部涂白粉,雙羽涂蘭彩,馬雙耳豎立,昂首長嘶,三蹄著地,左前腿高高揚起,通體施紅褐及綠釉。造型優(yōu)美,形象逼真,似色馬騰達,一笑千金。少見。
隋:青釉跑獸紋雞首龍柄壺河南安陽相州窯
體型修長,口沿外侈,竹節(jié)形長頸,鼓腹下斂,平底。雞首龍形長柄,肩部對稱環(huán)耳。頸部貼花,腹部何狗趕兔子,有起有伏,形象細膩生動,其味無窮。是隋代新出現(xiàn)的造型,罕見。
唐代:三彩梅瓶河南鞏縣窯
圓口外翻,短頸豐肩,卵圓腹,平底。器施黃、綠、褐、白各色相互交織,色彩艷麗,造型大方,妙手天成,是唐三彩器中較為罕見的藝術(shù)品。
北宋:珍珠底劃花筒形罐河南密縣西關(guān)窯
器形呈筒形,唇口、溜肩,肩以下漸收至底,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在白色上劃主題紋飾為纏枝花和珍珠底裝飾,下部為蕉葉紋,紋飾瀟灑活潑,藝術(shù)感強,栩栩如生,少見。
金代:紅綠彩獅型枕河南焦作當陽峪窯
枕作臥獅狀,背為枕面,呈半圓形。施白釉,內(nèi)繪黑,紅、綠、黃彩。枕底露胎,墨書“?!?。此枕造型生動、筆法瀟灑、苦心孤詣,別有天地。少見。
(責編: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