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倫 胡志亮 郭承清 余文強
1988年以來,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用無限忠誠和無悔青春,譜寫了一曲壯美的忠貞愛國、無私奉獻之歌……
因為有了他們的赤膽忠心,礁盤上的五星紅旗更加鮮艷
在南沙特殊的環(huán)境中,“祖國”二字的分量重千斤。
在南沙守礁部隊自助餐廳的墻上,有一篇仿《陋室銘》寫成的《守礁銘》:“礁不在大,有人則活;人不在多,有用則行。斯是孤礁,維系主權。藍天映碧海,鋼槍伴國旗。觀日出日沒,審潮漲潮落。有海情空情報礁長,無處置之亂耳,無驚慌之勞形。功業(yè)耀千秋,甘愿受孤寂。官兵云,南沙精神?!边@篇《守礁銘》,道出了南沙衛(wèi)士捍衛(wèi)祖國海洋權益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決心。
永暑礁上有一副長聯(lián)。上聯(lián):烙一身古銅,納民族大業(yè),天涯須眉瀟瀟灑灑,煙波浩渺中,審潮漲潮落,真如壯麗人生,留一朝豪氣皆成千古風流。下聯(lián):鑄一副鐵骨,承祖國重任,軍營男兒轟轟烈烈,云海變幻處,看日出日沒,都是錦繡山河,送一日時光化作萬載輝煌。橫批只有一個“家”字。這是一首激情萬丈的愛國詩篇,又似一幅氣吞山河的戰(zhàn)斗畫卷!如今,守礁官兵每駐足此聯(lián)前,就會浮想聯(lián)翩,精神為之一振。
每名守礁官兵的海洋迷彩服上,都縫著一面自制的小國旗。守礁官兵說:“國旗掛胸前,祖國裝心中,每次面對國旗,心底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今,登臨南沙永暑礁堡,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祖國萬歲”4個大字格外醒目。南沙守礁部隊部隊長劉堂介紹:有一年,南沙向全體官兵征集最能反映他們心聲的標語,一共收到52條,其中41條寫的是“祖國萬歲”。這是鐫刻在南沙官兵心坎上的愛國宣言!
華陽礁,距離祖國大陸1500多公里,是我軍在南沙駐守的一個最南端的礁盤,被譽為“南海第一哨”。2009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有個反映潛艇兵的節(jié)目《水下除夕夜》,也許是感同身受,官兵們在收看時歡聲笑語不見了,老兵埋下了頭,新兵垂下了淚。臨了,不知是誰低聲說了一句“祖國萬歲”,大家不約而同站了起來,一遍一遍地振臂高呼“祖國萬歲”!
潮漲潮落,年復一年。一代代南沙守礁人,其言,其行,其情,其愛,都緊緊系著祖國。
南沙守礁模范連——東門礁守礁連指導員朱步云大學畢業(yè)前,從報刊媒體看到南沙“守礁王”龔允沖的先進事跡后深受感動,主動要求分配到南沙守礁部隊服役。其間,他先后3次放棄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到南沙部隊服役。面對家人和朋友的不解,他真誠地說:“如果為了別的什么,讓我去南沙守一天也不干;可是為了祖國的利益,哪怕讓我在南沙呆上一輩子也心甘情愿!”
為了守礁,當忠與孝不能兩全時,官兵們自覺選擇為國盡忠;當家與國不能兼顧時,官兵們主動“舍小家,顧大家”。
原東門礁礁長蔣忠泉在南沙守礁2000多天,患上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臨近轉業(yè),他找到部隊領導:“請讓我在脫軍裝之前,再去守一次礁吧!”部隊領導被他的真誠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就這樣,懷揣轉業(yè)命令的蔣忠泉再次踏上礁盤。3個月后,蔣忠泉被戰(zhàn)友抬著下了礁。他在守礁日記中寫道:“我的心是忠誠鑄造的,即使破了,碎了,片片都是忠誠!”
2010年5月,永暑礁電源勤務分隊班長趙作亮守礁期間,突然接到了父親病故的消息。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趙作亮把悲痛埋在了心底,第二天早上,他依舊在值班崗位上履職盡責。礁領導得知情況后,讓趙作亮隨換防的值班船回大陸處理后事,但他卻以南沙官兵特有的忠誠回答:“我不能回去,我還沒有完成祖國交予的守礁任務?!?/p>
小小礁盤,在守礁官兵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為了守礁,24年來,先后有79名官兵親人病故不能回家盡孝,230多名官兵家庭遭災不能回家盡力,110多名官兵因為守礁錯過了報考軍校的機會。
南沙礁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詩一畫,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體現(xiàn)著守礁官兵對祖國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太陽花”才會開得如此鮮艷
“太陽花”是上世紀90年代初,守礁官兵在南海礁堡上種植成功的一種花。因為它耐咸抗風,植株小花朵紅,深受守礁官兵的喜愛。守礁官兵叫它“太陽花”、礁花。
南沙遠離祖國大陸,自然環(huán)境惡劣,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自踏上礁盤的那一刻起,便用對祖國的無限忠誠書寫當代軍人無私奉獻的新篇章。
守礁官兵最喜愛的《南沙衛(wèi)士之歌》有這樣一句歌詞:“吃遍南沙千般苦,人們幸福我榮光。”正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一代代南沙人只求奉獻、不問索取的崇高追求。
永暑礁氣象分隊工程師李文波,1991年6月自愿報名來南沙工作,是南沙守礁部隊組建以來的首批地方大學生干部。20年來,他先后28次執(zhí)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時間94個月。在守礁期間,他先后有6位親人去世,9個春節(jié)是在礁上度過,多病的妻子沒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兒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的家長會,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一次。對家庭,他懷有愧疚,但他用140多萬組精準的氣象數(shù)據(jù)書寫了對祖國的大愛。
在南沙艱苦的環(huán)境里,官兵們奉獻青春、奉獻健康,也在奉獻親情和愛情。
赤瓜礁礁長陳如意是個失戀“專業(yè)戶”,每次守礁前談得好好的女朋友,守礁3個月回去后,就告吹了。2011年5月,守礁歸來的陳如意得知和自己相戀4年的女友與別人結了婚,女友埋怨他:“你每次守礁,就像人間蒸發(fā)一樣,我等不起。”陳如意忍痛說道:“如果每個人都只考慮小家庭的幸福,那這個幸福是誰創(chuàng)造的,又是誰保障的?”
和南沙守礁官兵同樣作出奉獻的,還有他們的家庭和親人!
東門礁礁長尹文玖是近年新分到南沙守礁部隊的地方大學生干部,妻子和他長期分居兩地,夫妻一直過著“牛郎織女”式的生活。他的妻子掐著指頭和他算了一筆賬:戀愛結婚8年來,兩人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到1年;兩人結婚時,原計劃半個月的婚假,才過1個星期,單位的一個電話將他召回了部隊;2011年他們的女兒出生時,尹文玖在南沙守礁,也沒能陪在她的身邊?,F(xiàn)在,尹文玖的妻子既要照看小孩,還要照顧多病的婆婆,家庭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她柔弱的肩上。
說起奉獻,南沙官兵說這些太正常了,沒啥值得宣揚的。一代代南沙人已把奉獻當成無怨無悔的追求,把為國守礁當成孜孜以求的事業(yè)。
2009年3月,從清華大學入伍的大學生士兵譚振文主動申請到南沙守礁。在南沙永暑礁和戰(zhàn)友們一起生活、戰(zhàn)斗的歲月里,譚振文充分體會到南沙生活的艱辛,更被南沙官兵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所感染。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的生命中有兩所大學,清華大學教我文化知識將來投身社會建設國家;‘南沙大學則讓我的人生得到升華,教會我如何英勇戰(zhàn)斗報效國家?!?/p>
因為有了他們警惕的雙眼,南沙礁盤才會如此堅不可摧
在南沙,我軍駐防的礁盤有的距離他國占據(jù)的礁盤僅2.7海里。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楚看見對方的碉堡、工事和炮位。
20多年來,一代代南沙人始終保持百倍警惕,常備不懈,忠誠地捍衛(wèi)著祖國的主權。
“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礁堡共存亡!”這是守礁官兵面對國旗的錚錚誓言。
“上礁上戰(zhàn)場,當兵衛(wèi)國防;守礁守陣地,熱血灑海疆。”這是南沙華陽礁守備連官兵書寫的礁聯(lián)。
南沙自古屬中華,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但令人痛心的事實是南沙的海域被分割,有的島礁被占領,資源被掠奪。
“連睡覺時也睜著一只眼睛!”守礁官兵這樣形容在南沙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狀態(tài)。
一次,某國偵察機飛抵永暑礁周邊上空,擔負雷達值班的分隊長張琪從雷達上的亮點變化判明飛機飛行的意圖后,立即上報礁領導。礁上戰(zhàn)斗警報響起,不到1分鐘,官兵都進入戰(zhàn)位,各種防空武器同時瞄準目標。隨著3顆紅色信號彈升空,偵察機很快逃離。
南沙官兵清楚,報效國家不能光有一腔熱血,只有練就克敵制勝的過硬本領,才能讓一座座礁堡堅不可摧。近年來,南沙守礁部隊狠抓戰(zhàn)備訓練,探索出了“每周工作計劃統(tǒng)一,每天工作時段統(tǒng)一,每次檢查評比統(tǒng)一”的守礁工作新模式。帶來的變化是,訓練管理日趨正規(guī),部隊戰(zhàn)斗力明顯提高。
2007年,部隊長劉堂提出“礁下打基礎,礁上抓應用”的口號,組織守礁官兵在南沙各礁開展針對性訓練。當年年底,南沙守礁部隊被南海艦隊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之后連續(xù)3年,艦隊組織聯(lián)合機動編隊帶動南沙部分島礁防御作戰(zhàn)課題演練,進一步提高了島礁防御作戰(zhàn)訓練水平。
面對復雜的形勢,守礁部隊帶著敵情苦練精兵。他們組建了“特戰(zhàn)隊”,提出由“守礁隊”向“陸戰(zhàn)隊”的訓練轉型,開展擒拿格斗、爆破、射擊、偵查、港口反潛等特戰(zhàn)技能訓練。針對高技術條件下島礁攻防作戰(zhàn)特點,守礁部隊在全體守礁官兵中強化共同科目訓練,如今,每人不但都能熟練掌握7種以上武器的應用,還熟練掌握軍體拳、警擒拳、捕俘拳、匕首操等。400米障礙、5公里武裝越野、3公里武裝泅渡,都是必練科目。
“敵人膽敢來侵犯,戰(zhàn)士鐵拳讓他嘗!”一曲《南沙衛(wèi)士之歌》,唱出了南沙官兵的英雄豪邁氣概。
2004年,海軍“藍網工程”首次落戶南沙礁盤,守礁官兵徹底告別了“信息孤島”的時代,可以在網上看到當天的報紙?,F(xiàn)在,守礁官兵堅持每天收聽廣播,瀏覽藍網報紙,收看電視軍事新聞。“每月一次形勢報告,每周一次時政述評,每天收看收聽新聞”制度雷打不動。
在南沙的特殊環(huán)境里,守礁官兵同礁共濟的手足深情,凝聚成南沙軍人牢不可破的戰(zhàn)斗友誼。
每次南沙換班補給,最難過的是分別的時刻。即將下礁的戰(zhàn)友和接替他們守礁的戰(zhàn)友一一道別,有的緊緊握手,有的久久擁抱,一聲聲“戰(zhàn)友保重,戰(zhàn)友再見”的呼喊,直讓官兵的淚水在眼眶打轉。
在南沙,很多老兵不愿意退伍,就是因為割舍不下對南沙的依戀之情和戰(zhàn)友的手足之情。退伍回鄉(xiāng)的南沙老兵,也以各種方式和老部隊保持著聯(lián)系,因為南沙是他們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南沙守礁部隊參謀長肖擁軍至今不會忘記退伍戰(zhàn)士宋丹丹對他的一片深情。2011年3月,肖參謀長從南沙守礁歸來,得了嚴重的胃病,看了幾家醫(yī)院都不見好轉,人瘦得脫了形,官兵們看著都著急。突然有一天,已經退伍4年的戰(zhàn)士宋丹丹回到了部隊,隨身帶來一個泡沫箱,里面用冰塊包著一個野豬肚。原來,他曾是肖參謀長擔任連長時的兵,在連隊時和戰(zhàn)友的感情非常深,得知老連長得了胃病,他很是著急,四處打聽治療胃病的偏方。聽說野豬肚能治胃病,他便托人想方設法買了一個野豬肚,從貴州六盤水乘坐兩天兩夜的火車,專程來到部隊,親手將野豬肚送到了老連長的手上。
在遠離凡塵喧囂的礁堡上,南沙官兵個個心底無私境界寬。南沙守礁部隊政治委員盧永華常說道:“錢在南沙是紙,情在南沙是金?!边@種和諧、親密無間的官兵關系,成為了南沙守礁部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