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瑞
夏夜。
窗外墨黑的夜空中散落的星忽明忽暗,對面的樓梯里感應燈明明滅滅,汽車呼嘯而過,擦過小水泊,“嘩嘩”的聲音如流動的溪水。如此清新的空氣中,蛐蛐的聲聲哨聲更顯示著房間的寂靜。
我從臺燈籠罩的明光下抬起頭,揉了揉酸澀的眼睛。轉身打開電腦,一會兒,仿佛由遠及近而來的音樂聲,很快溢滿了整個房間。我輕靠在沙發(fā)上,雙眼微閉,耳邊縈繞著“河圖”清澈的聲音,伴著悠遠的笛聲,訴說著一個凄美的故事:“夢中樓上月下,歲月無聲也讓人害怕……”悠揚的音樂聲讓我的心變得柔軟起來,像是有的清流在心中緩慢流淌,細小的浪花卷走了所有的疲憊和煩躁。我情不自禁地跟著哼起了調。晚風習習,吹散了身上的黏稠,吹得心兒在這份美好的呵護里甜甜地睡去了。
我愛上了這份從身到心的愜意,也愛上了聽歌。
閑暇的時候,一首輕快的《有何不可》填補了時光的空白,許嵩俏皮的哼唱讓我的心靈變得干燥溫暖,讓我想起了我與朋友之間的美好和我擁有的許許多多的愛;傷感的時候,放一首《春天里》,彈著吉他的兄弟撕心裂肺地唱盡了追夢的悲壯,跳動的音符、隱約的節(jié)奏沖擊著每個細胞,這是滲入骨髓的感動;無聊的時候,一首《三國殺》讓我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那個兵荒馬亂、硝煙彌漫、英雄爭霸的年代,我仿佛能感受到英雄那一份“任誰來笑我太瘋癲”的豪邁和那一份“誰為我泡壺熱茶”的凄涼與酸楚;疲憊的時候,一首輕音樂使思緒隨著音調的波動隨處飄游,毫無束縛;一個人沿街走的時候,小聲地哼唱自己喜歡的歌曲,它們或輕快明媚,或憂郁傷感,或個性潮流,或年代久遠,或悠揚唯美,于是喧鬧筆直的柏油路不知不覺便走到了盡頭。
一句句歌詞觸動著我的心靈,一首首唱出的故事令我心生向往;我的一陣陣歌聲令我心曠神怡,一曲曲音樂牽動著我的喜怒哀樂……歌聲飄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讓我的心靈有了依靠。
一首歌唱出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還有可能勾出一段回憶。
小學畢業(yè)的那個酷熱的暑假,面對著殘酷的離別,我心中五味雜陳,連續(xù)幾天都煩躁不安。朋友得知后,給我推薦了一首歌——范瑋琪的《那些花兒》:“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jīng)分開在人海茫?!边@幾句歌詞道出了我的心聲,勾出了我與同學們的美好回憶。
我們的初次相見,也是炎熱的夏天。稚嫩的孩童們在跳橡皮筋、踢沙包中慢慢走近,在老師們的呵護下一起走過了六個春秋冬夏。沒有太多表露愛的語言,也從未清楚地察覺我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一分一秒已織成了濃濃的愛。而如今,分別后,在《那些花兒》深情的曲調中,這份愛被不斷地放大,放大,變得愈加清晰起來?!坝行┕适逻€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難辨真假,好在曾經(jīng)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如此樸素的歌詞觸動了我,使得我心靈都為之感慨。于是,在一首歌中,我懂得了離別。每次聽到《那些花兒》,我不禁會想起曾經(jīng)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暑假我的成長。
就這樣,我學會了用歌曲來儲存回憶,就像把回憶刻成了CD一樣,隨時都可以聽歌,然后想起曾經(jīng),甚至連當時的情感都體會得真真切切。這是用歌寫下的成長日記。
那些歌曲伴著的孤獨的夜,那些與朋友吼著歌時的豪邁,那些在歌聲中悄悄滴落的淚,那些在歌聲中翻涌的年少細膩又復雜的情感,那些揉進歌曲中的回憶,那些在歌聲中領悟的道理……一首首歌曲蘊涵了太多太多的意義,一首首歌曲滲入了我青春的間隙,似水滲入了棉花,使我的青春不再單薄,而是充滿了沉甸甸的感情。
這是歌伴著的青春。愿歌聲一直回蕩,旋律永存于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