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云
一、中學教師口語教學的角色取向
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英語口語教師角色的特征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要適應這一轉變,教師角色需要由單一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由一味的操作者轉化為研究者,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朋友和伙伴,成為口語教學的研究者。
(一)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
在英語活動課中,教師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使學生在教師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學得相應的策略和技能,才能真正體現其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師通過課前充分的準備,把課堂教學演繹成學生喜愛的互動群體,師生在教學過程享受到外語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和輕松,讓學習和對話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
(二)教師要成為課堂內外學習的掌舵者
要讓學生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自覺執(zhí)行教師的課程安排進度,循序漸進,讓老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調控者,使教學雙方朝著有利師生教學相長的方向發(fā)展。教師應該認真組織英語課的展開,現在很多教學流派都提倡“任務學習”的教學活動。
(三)教師要成為課堂內外學習的參與者
交際法的倡導者著名的語言學家Harmer認為:“語言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從語言結構的非交際性介紹的始端,向交際性應用的終點端推進和深化的連續(xù)的過程。”教學或活動過程中,口語教師除了環(huán)視、監(jiān)控、給予幫助之外,還可以參與到學習中去,作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當學生不清楚如何開始一項活動,不清楚如何繼續(xù)開展下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就需要參與到學生的交流活動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師要成為課堂內外學習的評估者
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口語交際極強的即時性和情景性特點,采用隨堂評價的方式,同時教師應讓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作為評估者教師要及時改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清楚錯誤所在,又不傷其自尊,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二、努力提高口語教學水平
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需求,應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勢在必行,而教師是這一任務的重要執(zhí)行者和促進者,只有重視、完善教師的角色,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和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在課堂上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中學階段的口語教師必須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必要的系統(tǒng)培訓,不斷“充電”、更新知識,積極提高自身英語素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能適當用流利而標準的英語組織教學,營造一個“人人講英語,人人愛英語”的學習氛圍,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能力的外語人才,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運用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應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經歷感受,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實物、錄音機等教具及形態(tài)語言,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信心百倍地參加到語言的實踐活動中去。盡量不用母語為中介的翻譯法,即使使用也應該加強分析對比,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準確掌握詞匯的內涵和外延。學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句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猜測、理解。這樣既可以給學生的理解以鋪墊,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詞、句的目的,又能增強語言實踐,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運用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境,為師生口語交流訓練創(chuàng)造機會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所呈現的語言內容、交際場面,借用現實中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或借助教室、學校等現有的條件,學生可以尋找自己的語言感覺和角色進行口語訓練。精選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為學生營造一個最佳的英語交流的氛圍。
(四)多鼓勵學生
在活動中,教師不能一聽到學生所用的每一個詞句在語音、語調、語法上有什么差錯,就馬上打斷糾正,不僅打斷了學生的思路,還有可能使學生漸漸失去口語表達的愿望。教師應采取鼓勵、肯定的態(tài)度糾正其錯誤,消除學生的心理焦慮,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使他們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信心地表達,使課堂效率不斷提高,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快的體驗。
綜觀世界全球化發(fā)展趨勢,掌握第二語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跟國外的標準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在口語表達訓練方面同樣需要適宜的環(huán)境去培養(yǎng)。因此,口語教學應當引起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要讓師生在一個有意義的語言環(huán)境中結合起來,與語言形式、情景、語篇結合,促進學生外語交際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