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起夜臥,自然規(guī)律。一日之中隨著陽氣的升浮降沉,人們保持著重要的身體功能,而睡眠是以陽氣的潛降封藏為主要內在因素。任何影響陽氣潛降封藏的因素,均可導致失眠。本文以陽氣為中心,以潛降封藏為主要內在機制。深入研究失眠的常見病因,在中醫(yī)陰陽理論,臟象學說指導下,選擇效果良好的方劑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失眠在治療方面,西醫(yī)鎮(zhèn)靜安神藥副作用較多,長期使用效果欠佳。中醫(yī)多在臟腑學說指導下進行,沒有上升到 “陰陽學說”這個高等層面。如果說陰陽學說像一顆樹的主干,而臟腑學說只是其中一個分支而已。離開主干談枝節(jié),顯然有以偏蓋全之嫌疑。
萬物生長靠太陽,由于太陽的運行,才有晝夜交替。早晨太陽卯時升起,陽氣漸升;九時陽氣漸長至午時,陽氣最盛;下午3時陽氣漸弱,陰氣漸生,陽氣收斂;晚九時陽氣最弱,轉入收藏。天人相應。晚上是陽氣活動減弱并處在收藏狀態(tài),不收藏則出現(xiàn)失眠。因此,《靈樞·大惑論》詳細論述不寐的病機:“病有不得臥,何氣使然?”岐伯曰“衛(wèi)陽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甚,不得入于陰而陰氣虛,故不寐也。”《類證準裁·不寐》對失眠的發(fā)病也作了精辟的闡述“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自靜而之動則寤,不寐者,病在陽不交陰也?!?/p>
陽氣潛降收藏僅是陽氣運動的一個方面,要理解人體陽氣運動必然要明確以下幾個重要觀念。①腎為陽氣之根,屬坎卦,二陰夾一陽,這一陽即為真陽,深藏于腎水之中,是人體陽氣的根本,也稱為相火。五臟六腑,經(jīng)絡百骸,均靠腎陽的溫煦才能正常發(fā)揮生理功能。②腎中陽氣子時生,經(jīng)肝的左升而浮,肺的右降歸藏于腎。而脾胃是陽氣升降的中樞,沒有脾土的運轉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陽氣升降。著名中醫(yī)家彭子益形象的形容陽氣運動就是一個園運動,中焦為軸,四維為輪,軸轉輪行。③陽氣的上升而浮與潛降收藏是一個整體,談上升就是談下降[1]。④陽氣的升浮沉降是通過五臟六腑的功能發(fā)揮而進行的。腎的蒸騰氣化,封藏;肝的疏泄,寄相火藏血;肺的宣發(fā)肅降;脾胃的升清降濁;心的主血脈等都能影響陽氣的升浮沉降。以肝為例說明這一點。早晨開始活動,肝通過疏泄功能將肝藏之血疏泄出去,使全身血液增加以維持人的正?;顒?,夜間活動減弱,全身多余之血再次通過膽的清降回歸肝,發(fā)揮肝藏血的作用。肝體陰用陽,內寄相火。相火伴隨肝的疏泄而上升,通過肝藏血再此內寄于肝,這就是陽氣的上升與潛降。
根據(jù)以上衛(wèi)陽入陰則寐的原理,我們將失眠與五臟相聯(lián)系,分以下幾型:①腎陽虧虛型;②腎陰虧虛型;③氣血虧虛型(心脾兩虛型);④血虛肝郁型;⑤肝陽上亢型;⑥脾虛痰阻型。每種分型包括許多亞型。如腎陽虧虛型;腎陽虧虛,浮陽上越型;陰寒內勝,格陽于外型。也有幾型合并的情況如:血虛肝郁與腎陰虧虛相合并,血虛肝郁化火與腸腑實熱相兼,腎陽虛兼脾胃陽虛型,痰濁中阻兼肝陽上亢。以下將主要分型論述清楚。
1 腎陽虧虛型主要病機與特點論述 ①陽氣上升無力。腎陽虛不能蒸騰水液上升以濟心火,心火旺盛不能潛降,陽氣潛降少。②腎陽虧虛上升無力,但全身活動需要陽氣,人體需要通過臟腑功能增強來增加陽氣上升,即通過肝疏泄血液,心搏出血液增加,以及肺呼吸功能的增強來增加陽氣的升發(fā)。這必然導致陽氣上升異常增加,同時潛降減少形成上熱下寒,或上實下虛的局面。③腎陽虧虛,陰寒內勝,格陽于外使陽氣潛降不能。④腎陽為坎中二陰夾一陽,陰寒內勝,使陽氣不能收藏,陰火上沖。有人形象比喻為水盛一分,龍騰一尺。⑤腎陽虧虛型多見于老年男性失眠患者[2]。治療原則:溫補命門,引火歸元。方劑選擇:腎氣丸,四逆湯,白通湯等。
2 心脾兩虛型主要病機與特點論述 ①脾胃為后天之本,先天之本需要后天之本的奉養(yǎng)才能保持充足,心脾兩虛也意味著腎的陰陽不足,其陽氣升降的機制于腎陽虧虛型大致相似。②脾主升清于胃主降濁是陽氣上升與下降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脾氣虧虛不能升清,陽氣上升不能,同時影響胃的降濁。陽氣潛降就減少。③心血虧虛心失所養(yǎng),心火偏亢,心火不能下降以交于腎。治療原則: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方劑選擇:歸脾湯。
3 血虛肝郁型主要病機與特點論述 ①血虛肝氣易郁,也易肝郁化火。肝疏泄相火功能異常造成相火偏旺,火性上炎故上升多。②心肝為母子關系,肝火旺心火也旺,心火不能下降,陽氣潛降少。③這種類型多見于女性,因為女性以血為本。④在女性更年期的患者中因血虛腎陰虛同在,肝疏泄相火異常容易出現(xiàn)血虛肝火與腎陰虛相兼的情況。治療原則:養(yǎng)血疏肝,清熱安神。方劑選擇:丹梔逍遙散加減[3]。
4 陰虛火旺型 (肝陽上亢型,心腎不交型)主要病機與特點論述:①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陽氣上升多。②腎陰虧虛,陰虛內熱,陰不抱陽,陽氣不能入陰,陽氣潛降少。③腎水虧虛,不能上升以濟心火、心火亢盛、陽氣升浮多,心火不降,陽氣潛降少。治療原則:①滋陰清熱,平肝潛陽。②滋陰降火,清心安神。方劑選擇:①天麻鉤藤飲合黃連阿膠湯。②黃連阿膠湯。
5 痰濁(積食)中阻型 主要病機與特點論述:①三焦為陽氣通降的道路,任何部位阻滯,均可導致陽氣的升降失常。②脾胃為陽氣升降的中樞,在陽氣的運行上起著關鍵作用?!镀⑽刚摗ぬ斓仃庩柹鷼⒅碓谏党粮≈g論》說:“飲食入胃,而精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yǎng)周身,以清氣為天者也?!逼⑻?,清陽上升不足,脾虛生痰或積食,阻滯中焦,陰陽不交,陽氣潛降少。③脾氣虧虛,心氣也不足,痰濁之邪,乘虛犯心,心神不寧,心火難以下降。④在治療方面《靈樞·邪客》對“目不暝”提出大的治療原則,“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引以半夏湯1劑,陰陽以通,其臥立至?!睆堉倬霸凇秱摗分幸蔡岢鲇冒胂陌仔g天麻湯加減治療失眠,經(jīng)過后世醫(yī)家發(fā)展,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溫膽湯系列。
治療原則:健脾化痰,養(yǎng)心安神。方劑選擇:溫膽湯。
[1]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5.
[2] 馬 玲,朱 斌.溫腎潛陽法治療老年高血壓38例[J].陜西中醫(yī),2010,(2):170.
[3] 吳少東.丹梔逍遙散的臨床應用[J].陜西中醫(yī),2008,29(02):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