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影響?zhàn)B雞生產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許海軍 朱應民 王曙光 (山東省煙臺市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26400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畜禽產品的安全性以及環(huán)境保護提出了強烈要求,對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改善和疾病的控制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在以往的養(yǎng)雞經驗中,養(yǎng)殖者往往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使用疫苗和用藥控制雞群發(fā)病上,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雖然雞群沒有發(fā)生暴發(fā)性的疾病,但整體生產性能也不很理想,經濟效益低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生存。筆者在綜合分析養(yǎng)雞生產因素的情況下,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期獲得養(yǎng)殖生產中的最大經濟效益。
優(yōu)良的品種具備高產的遺傳潛力。品種對雞生產性能的貢獻率在50%以上,其他如飼料、環(huán)境等因素的貢獻率不足50%。近年來,雞群生產水平的提高與品種的改良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將土種雞按照蛋雞的生產模式飼養(yǎng),其產蛋量也達不到良種蛋雞的75%;同樣,將土種雞按照肉雞生產模式飼養(yǎng),7周齡時也達不到肉雞的50%。因此,品種是影響雞群生產性能的決定因素。
肉雞因為其生產類型不同,各品種間的差異很大。大多數快大型肉雞6周齡的體重都可以達到2kg以上,每增重1kg的飼料消耗為2kg左右。優(yōu)質型肉雞多數是用地方良種雞與引進品種雜交培育而成,生產速度也有較大的區(qū)別,有的7周齡體重近2kg,有的10周齡體重僅1.3kg。凡是生長速度慢的其肉的風味都比較好。由于肉雞的生長速度和銷售價格存在較大差異,在選擇飼養(yǎng)品種時必須加以權衡。
飼料質量不僅直接影響雞的生產水平,而且對雞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即便是優(yōu)秀的品種,如果沒有優(yōu)質全價的飼料作保障,也很難取得良好的生產成績。尤其是在籠養(yǎng)條件下,飼料中任何一種營養(yǎng)素的不足都可能會對雞群健康和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飼料問題是當前養(yǎng)雞生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因為飼料類型、質量、價格經常發(fā)生變化,飼料配方的調整很容易導致雞群生產水平的變化。同時,飼料營養(yǎng)對雞群健康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環(huán)境因素包括溫度、濕度、氣流速度、空氣質量和噪音等,都與雞群的健康和生產關系十分密切。不同類型和周齡的雞群,對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要求都有一個適當的范圍。目前,養(yǎng)雞生產大都是在雞舍內進行的,雞舍以及配套的設施所應該具備的基本作用就是能夠緩解外界不良氣候條件對雞群的不良影響。雞舍環(huán)境的主要控制措施:
3.1 溫度控制 雞舍溫度是影響雞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控制雞舍內溫度應重點處理好育雛期供溫、夏季炎熱季節(jié)降溫和冬季保溫與排風之間的平衡。在雛雞階段,育雛溫度要達到35℃,隨后出現一個遞減的趨勢;對于產蛋雞,最適宜的穩(wěn)定在20℃左右。在夏季高溫時,除調整雞只的日糧結構和增加飲水量外,雞舍內應安裝電風扇、水簾等降溫設備,雞舍周圍種植樹木遮蔭等。而在冬季低溫時,可用熱風爐、水暖爐或電暖器等供暖設備,保證雞只發(fā)揮最佳生產性能。
3.2 濕度控制 雞的最適宜的濕度是50%~70%,夏季高溫高濕往往造成熱應激或中暑,甚至死亡。夏季濕度主要受外界空氣濕度和水簾使用管理的影響,通過水簾的間斷啟動和濕度過大后水簾的停用,可調節(jié)舍內濕度。冬季主要因為雞舍通風較少使舍內水分不能排出,應注意雞舍通風,當濕度超過80%時,需加強通風,并向雞舍地面撒生石灰。
3.3 有害氣體的控制 雞舍中的有害氣體是造成雞發(fā)生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冬季寒冷季節(jié),雞舍為了保證適宜的溫度,減少了通風換氣的次數,舍內有害氣體大量聚集,為有效控制有害氣體的含量,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措施:(1)清除有害氣體源:雞糞是有害氣體的重要來源,在養(yǎng)殖的過程中,要加強雞舍衛(wèi)生環(huán)境的處理,采用籠養(yǎng)或網上平養(yǎng),并及時清理糞尿,最大限度地縮短糞尿在雞舍內的積蓄時間,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2)生物化學及中草藥除臭: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如EM制劑(有益微生物制劑)等,拌料飼喂、溶于水飲用或噴灑雞舍,除臭效果顯著。(3)吸附及排除有害氣體:利用沸石、絲蘭提取物、木炭、活性炭和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質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
雞病危害的關鍵在于生產者對“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認識和相關措施的落實不夠。疫苗和藥物的質量不穩(wěn)定和使用不當,病死雞和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措施沒有有效實施,引種時不注意檢疫等都是造成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消毒是預防疾病的一項最有效措施,進雛雞前應采取清掃、沖洗、藥液浸泡和熏蒸的消毒程序,雛雞進舍后每周1~2次帶雞消毒,并注意舍內衛(wèi)生,以保證雛雞健康發(fā)育??刂齐u的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必須采取綜合性措施。
飼養(yǎng)管理技術貫穿于養(yǎng)雞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體重和采食量的控制,均勻度的提高、飼喂時間和方法的調整、防止應激問題的出現等一系列內容,都會直接影響著養(yǎng)雞生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上商品的供需變化是決定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當今信息溝通十分便利的情況下,區(qū)域性價格差異越來越小,應準確分析和把握市場變化以期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2012–07–27)
S831.4
B
1007-1733(2012)11-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