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東,王錦權(quán)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ICU,合肥230001)
重癥患者的預后及療效評估在重癥醫(yī)學科(ICU)尤為重要,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評分是目前常用的評估重癥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1],但隨著應(yīng)用日益廣泛,其局限性也逐漸顯現(xiàn);因此,重癥患者疾病早期的血乳酸清除率用于病情的動態(tài)評估及療效評價也逐漸受到專家的關(guān)注[2-3]。為了探尋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評分與6 h乳酸清除率在評估重癥患者預后中的價值,我們對58例重癥患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評分及6h乳酸清除率與疾病預后的關(guān)系進行研究。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解放軍105醫(yī)院ICU收治的58例重癥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齡 45~79歲,平均(53.3 ±6.6)歲。患者的原發(fā)病分布為:重癥肺部感染12例,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11例,不完全性腸梗阻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8例,重癥急性胰腺炎7例,急性有機磷中毒5例,急性肺栓塞2例,蜂蟄傷2例,氯氮平中毒1例。按疾病的轉(zhuǎn)歸將患者分為死亡組15例,存活組43例。
排除標準:(1)入ICU前已確診有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2)糖尿病患者應(yīng)用二甲雙胍治療;(3)入ICU時已應(yīng)用大劑量兒茶酚胺類藥物;(4)住院時間小于48 h者。
1.2 方法 58例患者入住ICU時即刻檢測:動脈血乳酸、血氣分析、血常規(guī)和血生化檢查等,入ICU治療6 h后復測各項檢查,并分別進行APACHEⅡ評分;計算出每位患者的6 h血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初始血乳酸-治療后6 h血乳酸)/初始血乳酸]×100%。根據(jù)血乳酸測定值將58例患者分為高乳酸血癥組(血乳酸濃度為2~5 mmol/L)38例,乳酸性酸中毒組(血乳酸濃度>5 mmol/L)20例;根據(jù)6h乳酸清除率10%為界[4],分為低乳酸清除率組(<10%)23例,高乳酸清除率組(≥10%)35例。血乳酸測定使用血氣分析儀(型號:GEM.Premier3000,美國IL公司生產(chǎn)),用電極法測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5.0軟件包,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兩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相關(guān)性檢驗采用直線相關(guān)分析。
2.1 存活組與死亡組患者血乳酸濃度、APACHEⅡ評分及6 h乳酸清除率比較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入ICU時的APACHEⅡ評分及動脈血乳酸濃度等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活組患者6 h血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組患者(P<0.01),見表1。
表1 存活組與死亡組患者血乳酸、APACHEⅡ評分及6 h乳酸清除率比較(±s)
表1 存活組與死亡組患者血乳酸、APACHEⅡ評分及6 h乳酸清除率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年齡(歲) 性別(例)男 女 APACHEⅡ評分(分) 入ICU乳酸值 6 h乳酸清除率(%)存活組 43 59.2 ±9.1 28 15 29.22 ±6.39 5.15 ±1.97 38.74 ±2.24死亡組 15 57.2 ±6.6 11 4 31.37 ±5.26 5.66 ±2.12 16.28 ±2.3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1
2.2 高乳酸血癥與乳酸性酸中毒組比較 與高乳酸血癥組比較,乳酸性酸中毒組APACHEⅡ評分及患者病死率均較高(P<0.05),6h血乳酸清除率也顯著降低(P<0.01),見表2。
表2 高乳酸血癥組與乳酸性酸中毒組患者相關(guān)指標比較
2.3 6 h乳酸清除率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和高6 h乳酸清除率組比較,低6 h乳酸清除率組患者入ICU時的血乳酸濃度和APACHEⅡ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患者病死率較高(P<0.05),見表3。
表3 6 h血乳酸清除率與患者病情及預后間的關(guān)系
2.4 APACHEⅡ評分與血乳酸水平及6 h血乳酸清除率相關(guān)性分析 經(jīng)直線相關(guān)性分析,重癥患者APACHEⅡ評分與血乳酸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618,P<0.01),而與6h血乳酸清除率無顯著相關(guān)性(r=0.122,P >0.05)。
有研究認為,血乳酸水平升高是組織細胞缺氧的早期敏感指標,可作為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指標之一[5-6],本組資料中,與存活組比較,死亡組患者入ICU時的APACHEⅡ評分及動脈血乳酸濃度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6 h血乳酸清除率下降明顯;表明對患者預后的評估,6 h血乳酸清除率臨床價值高于入ICU時患者的APACHEⅡ評分及動脈血乳酸濃度。因為單次APACHEⅡ評分及動脈血乳酸濃度檢測,只能反映出患者入ICU時的病情危重程度,并不能反映出治療的有效性;而6 h血乳酸清除率能反映出患者對早期治療的反應(yīng)性,部分危重癥患者在病因得到有效控制、積極抗休克治療等處理后,預后仍較好。
低6 h血乳酸清除率組和高6 h血乳酸清除率組比較,患者入ICU時的血乳酸濃度和APACHEⅡ評分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低6 h血乳酸清除率組病死率較高。重癥患者APACHEⅡ評分與血乳酸水平呈正相關(guān),與6 h血乳酸清除率無顯著相關(guān)性;患者入ICU時的血乳酸濃度和APACHEⅡ評分與6 h血乳酸清除率并不具有明確的相關(guān)性,部分危重患者經(jīng)過積極有效治療,血乳酸清除率可以較快恢復正常;如若6 h血乳酸清除率經(jīng)過積極治療不能有效恢復,患者的預后將較差[2]。Nguyen 等[7]認為,6 h乳酸清除率<10%對于評估膿毒血癥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有很好的特異性和敏感度,本研究結(jié)果支持該觀點。
綜上所述,動脈血乳酸濃度和APACHEⅡ評分是評判患者檢測時病情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而6 h血乳酸清除率不但體現(xiàn)了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也反映出給予患者治療的有效性,是評估患者預后的良好指標;6 h乳酸清除率<10%提示患者預后不佳。因此,在重癥患者早期動態(tài)監(jiān)測動脈血乳酸濃度,對觀察臨床治療效果和對患者預后的評估都具有重要價值。
[1] Aslar AK,Kuzu MA,Elhan AH,et al.Admission lactate level and the APACHEⅡscore are the most useful predictors of prognosis following torso trauma[J].Injury,2004,35(8):746-752.
[2] 徐向東,吳健鋒,管向東,等.早期乳酸清除率評估外科嚴重膿毒癥預后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19(5):345-347.
[3] 李躍東.血乳酸水平對感染性休克預后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15(9):1124-1125.
[4] 王長遠,秦儉,王晶,等.動脈血乳酸水平評估老年膿毒癥患者預后的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4):411-412.
[5] 童風琴,姜海峰,管世江.危重癥患者血乳酸測定的臨床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2):86-88.
[6] 繆京莉,劉波,潘錫偉,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降糖治療后血乳酸水平的變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6):564-567.
[7] Nguyen HB,Rivers EP,Knoblich BP,et al.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2004,32(8):1637-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