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洲洋
談談帶著感情來做群眾工作
王洲洋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要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干部要“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胡錦濤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再次重申了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明確要求黨員干部要帶著感情來做群眾工作,充分體現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高度的政治自覺和人民情懷,這對于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提高全黨的群眾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我黨90多年的光輝歷史充分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是我們取得一切勝利的動力之源和力量之本。我們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魚與水的關系,血與肉的關系,舟與水的關系,種子與土地的關系,末與根的關系,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兒女與父母的關系,仆與主的關系,工具與工具使用人的關系。深刻理解了這九種關系,才能真正理解“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一偉大命題,才能深刻理解我們?yōu)槭裁幢仨殞θ罕娪懈星椤?/p>
把人民群眾當英雄,看人民群眾高于自己,絕不是一句空話。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領導與群眾的關系。領導來自于群眾,服務于群眾,對群眾負責,受群眾監(jiān)督,讓群眾評判。群眾不滿意的領導,升不了;群眾意見大的領導,長不了。領導當權只是一陣子,做人才是一輩子。領導是群眾的服務員,千萬不能把領導看高了,把群眾看低了。
二是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人存在于社會當中,離開了集體的力量,個人能耐再大也會難有作為。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依靠集體的力量開展工作,處理問題。要擺正領導個人在領導集體中的位置,千萬不能把個人看神了,把集體看淡了。
三是自己與別人的關系。人性都有高看自己、小瞧別人,抬高自己、壓低別人的弱點,這一弱點在職位競爭、名利得失面前往往表現得十分充分。群眾就是由若干別人組成的,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事實上就是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個人特別是領導干部對自己要有正確認識,千萬不能把自己看正了,把別人看扁了。
四是職位與工作的關系。領導干部是人民公仆,為人民做好事、做實事是群眾的期盼。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就是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干部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才能獲得群眾公認,得到一定職位。工作是本,職位是末,千萬不能把職位看實了,把工作看虛了。
五是人情與原則的關系。原則是根據黨的主張和群眾意愿制定的,堅持原則就是堅持公平正義,就是維護群眾利益;違反原則就是助長不良風氣,就是損害群眾利益。領導干部要帶頭堅持原則,堅決維護原則的嚴肅性、權威性,千萬不能把人情看重了,把原則看輕了。
毛澤東曾經深刻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實踐證明,群眾有智慧,群眾具有創(chuàng)造活力,群眾是智慧之源,只要潛心向群眾學習,就能獲得無窮無盡的智慧,找到解決改革發(fā)展難題的竅門;群眾有力量,群眾有著改天換地的巨大力量,只要我們有效發(fā)動群眾,充分依靠群眾,就能擁有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強勁動力;群眾有品德,群眾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群眾希望公平、厭惡邪惡,只要學習群眾的優(yōu)良品德,就能克服奢侈浪費,樹立勤儉節(jié)約等美德;群眾有作風,群眾最講究實實在在、最反感花里胡哨、最希望辦事迅捷、最討厭拖拖拉拉,最喜歡清正廉潔、最痛恨貪污腐化,只要真誠地以群眾為師,就能養(yǎng)成良好作風。
學人民群眾改造自己,就是要學習人民群眾的優(yōu)良品德和務實作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下大氣力提高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強思想改造,真誠樹立為民宗旨。要從內心思想情感上,真正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人民群眾。堅決克服唯我獨尊、無視群眾,高高在上、蔑視群眾等錯誤思想。
二是加強能力建設,真切提升為民能力。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能力不足的危險,切實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追求,下苦功夫學習,大力提升科學發(fā)展能力、為民致富能力、維護穩(wěn)定能力、應急處理能力。
三是加強作風改進,真摯體現愛民情懷。要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浮躁、虛假、蠻橫、庸懶、吹捧、奢侈、貪腐等不良作風,嚴格黨內民主生活,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對照檢查,認真整改,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領導干部的楷??追鄙浾f過:“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敝袊伯a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共產黨人就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愛人民勝過了愛自己,愛人民超過了愛親人。人民群眾看到共產黨人真正是愛護人民、為了人民,才無限熱愛和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
人民群眾最可愛,人民群眾最可敬,人民群眾最可親。人民群眾高于自己,決定了愛人民群眾必須勝過愛自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干部應努力做到:
一要視民為先,把群眾的事當頭等事辦。群眾利益大于天。在處理事關群眾利益事務時,要優(yōu)先接待、優(yōu)先研究、優(yōu)先辦理,盡早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寧可自己的事后辦、緩辦、不辦,也要首先辦好群眾的事情。
二要視人為己,把群眾的事當自己事辦。把群眾托付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一樣,想方設法去辦,盡心盡力去辦,抓緊時間去辦,千方百計辦成。辦不成就心不安,辦不好就不好受。絕不能怕麻煩,借故推脫,敷衍塞責,應付了事。
三要視小為大,把群眾的小事當大事辦。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事情再小,思想上也要高度重視,要當成大事來辦,不能把群眾的小事不當事。小事情辦不好會壞大事,小問題積累多會出大事。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四要視常為要,把群眾的常事當要事辦。黨員干部要常進職工的宿舍樓,常走鄉(xiāng)村的泥巴路,常坐農家的灰板凳,常聽群眾的家常話,從中發(fā)現群眾的所愿所盼。只要是事關群眾利益的平常事情,即使群眾暫時還沒有迫切要求,也應牢記在心,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解決。
五要視遠為近,把群眾的遠事當近事辦。領導干部要有長遠眼光,凡是涉及到群眾長遠利益的事,應該統籌兼顧,提前謀劃,盡早作出實質性安排,循序漸進地去落實。既不能被動盲目,走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能只顧眼前,這屆花光下屆錢。
是否具有犧牲精神,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真正把人民群眾當英雄、把人民利益放首位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是富有犧牲精神的政黨。在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里,共產黨人胸懷革命理想,心系人民大眾,他們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只要革命,作出了最大限度的犧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安康和幸福美滿的生活,共產黨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許多人同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現在,面對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huán)境“四大考驗”,面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共產黨人面臨著嚴峻選擇。特別是在經受苦與樂、榮與辱、公與私、權與法、生與死等種種考驗時,黨員干部需要為人民群眾舍得自己。
一要舍得榮譽。黨員干部要志存高遠、淡泊名利,輕看榮譽、重干實事,要注意將榮譽多給普通群眾和一線干部,不與民搶功,不與民爭名。
二要舍得利益。黨員干部平時要帶頭慷慨支援和幫助困難群眾。領導機關要帶頭關注基層、關照一線,將物資保障、項目安排、資金分配向基層一線和民生領域傾斜,不與民爭利。
三要舍得舒適。領導干部要服從國家需要和組織決定,敢于放棄現有舒適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到革命老區(qū)、邊遠地區(qū)、貧困地區(qū)、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開展工作,到農村基層幫助工作。
四要舍得親情。當工作需要不得不與家庭成員長久分別時,當任務緊急不得不放棄休息時間時,要敢于舍得親情,不折不扣完成工作。特別是當親人的要求、朋友的托付與原則相背時,要敢于舍得親情堅持原則。
五要舍得生命。當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意外事件傷害、自然災害損壞、不法分子侵害時,黨員干部要敢于無所畏懼,挺身而出,哪怕自己死,也要讓群眾生。正是由于無數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豁得出去,我們黨的形象才無比高大,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才情深似海。
(作者單位 湖北省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 楚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