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珍 劉 暢
(武漢數(shù)字工程研究所 武漢 430074)
在傳統(tǒng)的船舶設(shè)計中,船型和主尺度主要是根據(jù)快速性、穩(wěn)性、排水量等方面的要求來決定,很少考慮操縱性的要求。隨著航運業(yè)的發(fā)展,船舶日益大型化、專用化和高速化,航行密度增大,海損事故增多,給人類生命財產(chǎn)和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威脅,人們更加關(guān)心船舶的操縱性能否滿足安全上的要求。因此,針對船舶航行安全和操縱安全的需求,以評價船舶操縱性為研究對象,本文初步設(shè)計了船舶操縱性評估系統(tǒng),給出了系統(tǒng)邏輯框架和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體系是評估系統(tǒng)的核心,由3個一級評估指標和11個二級評估指標組成。本文給出了緊急停船沖程和沖時等二級評估指標,工程上可行的計算模型和評估準則。最后給出某貨船的試驗結(jié)果,驗證了該計算模型的實用性。
船舶操縱性評估系統(tǒng)由船舶平臺數(shù)據(jù)庫、船舶操縱性評估模型、船舶操縱性評估共3個子系統(tǒng)組成,系統(tǒng)邏輯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船舶操縱性評估系統(tǒng)固定邏輯??蚣?/p>
在圖1中,船舶平臺數(shù)據(jù)庫模塊存儲型號船舶和武器的幾何特征量、物理特征量、戰(zhàn)術(shù)技能性能指標等信息,具有查詢、修改、增補和數(shù)據(jù)輸出等功能。船舶操縱性評估模型模塊是標準規(guī)范、數(shù)值方法等計算模型,用于計算船舶航行的行為過程、規(guī)律和特征。船舶操縱性評估模塊以技術(shù)規(guī)范為判斷準則,用相應的評估模式(如0/1、概率、層次分析等模式)對船舶操縱性進行評估。
衡量船舶操縱性的指標分為兩大類[1~2],一類是“直接判據(jù)”,它是由航模試驗或?qū)嵈囼炛苯訙y定的參數(shù)。如旋回試驗中的進距、停船試驗中的最短停船沖程等。另一類是“間接判據(jù)”,如旋回性指數(shù)K[3]、追隨性指數(shù)T[4]等。對于船舶操縱人員來說,“直接判據(jù)”比較直觀,而且船舶固有操縱性與船舶操縱運動有關(guān),航模試驗或?qū)嵈囼灧椒ㄈ〉玫臄?shù)據(jù)比較容易被接受,因此這里采用“直接判據(jù)”。
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簡稱IMO)和各國對船舶操縱性各個單一指標都提出了嚴格要求。根據(jù)國際海事組織A.751號決議,操縱性評價指標[5~6]包括:
1)旋回性能(Turning ability)
旋回性能是衡量船舶機動回轉(zhuǎn)性的指標。它通過旋回試驗測取旋回圈數(shù)據(jù)進行判斷。主要數(shù)據(jù)包括進距、旋回初徑、旋回直徑等。這些數(shù)據(jù)越小,旋回性能越好。
2)初始回轉(zhuǎn)性能(Initial turning ability)
初始回轉(zhuǎn)性能是衡量直航中船舶轉(zhuǎn)向能力的指標。它通過試驗獲得數(shù)據(jù)進行判斷。通常用直航船舶操10°舵角,航向角變化10°時,船舶前進的距離來衡量。該距離越小,初始回轉(zhuǎn)性能越好。
3)偏轉(zhuǎn)抑制性能和保向性能(Yaw-checking and course-keeping ability)
偏轉(zhuǎn)抑制性能和保向性能是衡量船舶航向控制能力的指標。它通過Z形試驗結(jié)果的超越角進行判斷。超越角越小,船舶保向能力越好。
4)停船性能(Stopping ability)
停船性能是衡量船舶直線運動慣性的指標。它通過倒車停船試驗進行判斷。一般用全速進車航行中進行全速倒車操作,直至船舶速度為0時所前進的距離來衡量。該距離越小,船舶停船性能越好。
以往的評價方法基本上是從單項性能出發(fā)來評價船舶操縱性的優(yōu)劣。船舶操縱安全不但與操縱性有關(guān),還與航行水域、氣象條件以及操船者的操船技能等因素有關(guān)[7~8]。但船舶操縱性能是最基本因素,沒有操縱性的保證,船舶操縱安全和航行安全就無從談起。
根據(jù)上述船舶操縱性的評價指標及衡準分析,這里設(shè)計了船舶操縱性評估指標體系,具體評估指標見表1所示。其中,一級評估指標即是上述直接影響船舶操縱性的四大類因素綜合而成;二級評估指標即是影響一級評估指標的直接因素,也是影響船舶操縱性的最終因素。
表1 船舶操縱性評估指標體系
由表1可以看出,二級評估指標是得到一級評估指標和評估產(chǎn)品的基礎(chǔ)。對于緊急停船性指標的部分二級評估指標,下面給出工程上可行的計算模型和評估準則。
船舶停船性能是指在標準狀態(tài)下以海上船速行駛的船舶,經(jīng)自力制動操縱后,可在允許偏航范圍(偏航量和偏航角)內(nèi)迅速停船的性能,也稱為倒車制動性能[9]。全速前進的船舶在進行緊急制動時,為不致造成主機轉(zhuǎn)動部件出現(xiàn)應力過大的情況,在關(guān)閉主機油門后,通常要等航速降至全速的60%~70%,轉(zhuǎn)速降至額定轉(zhuǎn)速的25%~35%時,方可將壓縮空氣持續(xù)充入汽缸使主機停轉(zhuǎn),然后進行反向啟動。
由于沉深橫向力和排出流橫向力的作用,倒車制動時,船舶在減速的同時船首將發(fā)生劇烈的偏轉(zhuǎn)運動,其運動軌跡是一條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船舶停船軌跡示意圖
在圖2中曲線的長度即停船沖程,也稱之為最短停船距離、制動行程RT(Track reach),停船所需時間稱之為停船沖時。船舶重心沿原航向方向移動的距離稱為停船縱距、制動縱距RH(Head reach),它是用車緊急停船能讓開前方物標的最短距離。倒車制動時,船首向偏離原航向的角度,稱為制動偏航角φ。而船舶重心偏離原航向的橫向距離,稱為偏航量DL,也稱之為停船橫距、制動橫距??蛰d時,停船距離短,偏航角和偏航量較??;滿載時,停船時間長,偏航角和偏航量大,有時偏航角竟高達200°左右。
具有良好停船性能的船舶應滿足,在開闊水域具有相應其船長的最小停船距離,而在水深、航道寬度受限制的水域不僅要具有最小停船距離,而且要具有較小的偏航量和偏航角。
1)高速航進時停船沖程及沖時的估算
當V0≥16.8kn時,停船沖程及沖時采用以下Lovett式估算法計算。
其中:s是停船沖程(m,米);ts是停船沖時(min,分鐘);W是舶實際排水量(t,噸);R0是船速為V0時的船舶阻力(t,噸力);V0是倒車前的船舶速度(kn,節(jié))。
2)低速航進時停船沖程及沖時的估算
即V0<16.8kn時,采用的計算模型如下:
其中:s是停船沖程(m,米);ts是停船沖時(s,秒);g是重力加速度(9.8m/s2);W是船舶排水量(t,噸);Kx是船舶前進方向虛質(zhì)量系數(shù),可經(jīng)實驗取得,像VLCC或肥大型船舶可取1.07;Tp是螺旋槳倒車拉力(t,噸力),估算時可用Tp=0.01 N拉(后退倒車功率)來估算;V0是船舶倒車時船速(m/s,米/秒)。
當船舶駛向泊地并要求船舶能在一倍船長的距離內(nèi)用倒車把船停住,則船舶所用余速為
3)停船沖程經(jīng)驗估算法
從主機倒車后的船速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看,可近似認為是一個勻減速過程。緊急停船沖程的大小就是速度曲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即:
其中:Vk是倒車時船速(kn,節(jié));ts是停船沖時(s,秒);C是緊急停船距離系數(shù),一般貨船取0.25-0.27,大型油輪取0.27-0.29;s是停船沖程(m,米)。
大型油輪如時間按分鐘(min)計算,也可按下式計算停船沖程:
其中ts是停船沖時(min,分鐘)。使用上述式(4)、(5)時,可不考慮船舶主機種類和吃水狀態(tài)。
根據(jù)統(tǒng)計,一般情況下,各類船舶的緊急停船沖程經(jīng)驗值如表2所示。
表2 各類船舶的緊急停船距離經(jīng)驗值
評估準則:當船舶的緊急停船沖程在表2中船舶的緊急停船沖程經(jīng)驗值范圍內(nèi),則緊急停船性好,船舶操縱性好,航行安全。
1)低速航進時船舶航行阻力計算模型
如果V≤8kn,通常使用經(jīng)過實踐檢驗和被普遍使用的阿法納西耶夫公式[11](簡稱阿氏公式)計算船舶航行阻力R0。
已知船長L(m)、排水量D(t)、船寬B(m)、垂線間長Lpp(m)、額定航速Vmax(kn)、額定主機功率Ps(W)、額定航速下螺旋槳轉(zhuǎn)速n0(轉(zhuǎn)/分);K為附加阻力系數(shù)(一般取0.004),設(shè)船舶深水航行阻力R0(噸力),則:
阿氏公式適用于瘦型船(方形系數(shù)0.40~0.55),但限于低速(即V≤8kn)和深水(水深大于40m)。
2)高速航進時船舶航行阻力計算模型
為計算高速(即V>8kn)航進時船舶航行阻力,需要突破阿氏公式僅適用于低速的限制,這里提出使用中間值公式。
中間值公式:使用船舶計算中常用的回歸方法求得,即根據(jù)幾條典型船舶的航行阻力曲線擬合出來的船舶航行阻力。普遍適用于與典型船舶類似的船舶(典型船舶選擇瘦型船,擬合來的中間值公式就適用于類似的瘦型船;典型船舶選擇肥大型船,擬合出來的中間值公式就適用于類似的肥大型船),誤差小于10%,滿足工程計算需要的精度。
這里根據(jù)擬合的中間值公式得到速度大于8kn的阻力公式為
其中,vmax為設(shè)計航速(節(jié),kn);v0為8kn(節(jié));vi為中間任意速度(節(jié),kn);Ri為對應于vi的阻力(噸力);R0為用阿氏公式(航速8kn左右)算出的阻力最大值:Rmax是按設(shè)計航速及對應功率借助η推算出的阻力值,Rmax=Peη/vmax;Pe是額定功率;η是螺旋槳總效率,可據(jù)拉普公式η=(0.985-0.00115n求得,這里取Pe=Ps,n=n0。
算法實現(xiàn):
1)由于vi∈{v0,vmax},取Δv=(vmax-v0)/4,則{vi}={v0,v0+Δv,v0+2Δv,v0+3Δv,vmax},i=0,1,2,3,4。
2)對應vi求Ri。
3)取Ri的平均值作為船舶航行阻力,返回。
已知某貨船船長L=349.07m、船寬B=45.6m、排水量D=54951t、垂線間長Lpp=334m、額定主機功率Ps=2941kW、額定航速下螺旋槳轉(zhuǎn)速n0=350轉(zhuǎn)/分;K為附加阻力系數(shù)(一般取0.004),設(shè)船舶深水航行阻力R0(t),初始航速V0變化時,沖程和沖時如表3所示(注:1鏈=0.1海里=185.2m)。
表3 初速變化時的沖程沖時列表
試驗表明:從表3可以看出:1)根據(jù)上述計算模型預報的停船沖程沖時,和實際試驗觀測的沖程沖時誤差不大,預報效果較好;2)壓載狀態(tài)下全速(即初速為26.8節(jié))情況下的緊急倒車沖程將達到23鏈,即約12.2L(即12.2倍船長),在表2中經(jīng)驗值范圍[10L,13L]內(nèi)。按照評估準則,當前船舶緊急停船沖程在經(jīng)驗值范圍內(nèi),則緊急停船性好,船舶操縱性好,航行安全。船舶海上試驗是在壓載狀態(tài)下進行的,滿載狀態(tài)的沖程沖時數(shù)據(jù)是利用外推法進行計算而得,難免存在誤差。同時,由于每航次船舶實際裝載情況不同,因此船舶的實際沖程與表3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能存在一定差異。
針對船舶航行安全和操縱安全的需求,本文初步設(shè)計了船舶操縱性評估系統(tǒng),給出了系統(tǒng)邏輯框架和評估指標體系;對部分二級評估指標給出了工程上可行的計算模型;結(jié)合某貨船的試驗結(jié)果,驗證了該計算模型的實用性。本文所研究評估技術(shù)已經(jīng)在艦艇航行安全上得到實際應用,實際應用結(jié)果表明:運用該評估系統(tǒng),有利于操縱船舶者了解船舶的操縱性,能為船舶的安全操作提供科學指導。但應注意,外界條件如風浪流等對船舶操縱性也有影響,關(guān)系到評估結(jié)果的合理性,是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之一。
[1]吳秀恒.船舶操縱性與耐波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56-58.
[2]馮鐵城.船舶操縱與搖蕩[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89.8-59.
[3]李楊.船舶操縱性試驗方法[J].武漢造船,1994,2(1):44-47.
[4]洪碧光,于洋.船舶操縱性指數(shù)K、T的統(tǒng)計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0,26(4):29-33.
[5]洪碧光,賈傳熒.大型船舶操縱性能綜合評價[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2,2(2):55-58.
[6]王志東,楊松林,朱仁慶.船舶操縱性能的預報、衡準及優(yōu)化[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1999,13(6):10-12.
[7]陳偉民.舵型變化對船舶操縱性能的影響[J].交通部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2002,25(1):40-43.
[8]沈定安,馬向能,孫蘆忠,等.波浪中船舶操縱性預報[J].船舶力學,2000,4(4):15-27.
[9]陸冬青.船舶倒車停船運動仿真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shù),2007,29(4):110-116.
[10]王樂清,阮擁軍,牛國祥.評估指標關(guān)聯(lián)性問題的理論研究[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1(7).
[11]劉煒,應榮熔,聞虎,等.瘦型船淺水阻力及主機功率的一種實用計算方法[J].航海技術(shù),2009(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