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人老了可不能閑著
文/殿貴
筆者在天津鞍山道段祺瑞故居開機的電影《飛越老人院》拍攝現(xiàn)場,見到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田華。
人老要適應社會
田華,原名劉天花。1928年河北省唐縣正流行天花,此時出生的她在與病魔抗爭中活了下來,因此有了“劉天花”這個名字。她12歲從家鄉(xiāng)參加革命隊伍,開始了對革命和藝術(shù)的不懈追求。從此,她有了一個新名字依照“天花”的諧音而取的藝名“田華”。
83歲的田華一頭銀發(fā)格外亮眼,這次到天津拍電影她還帶著孫子。中午吃飯時,田華把孫子送來的快餐擺在桌上,并熱情地給大家分雞塊。田華自豪地敲敲自己的牙齒:“滿口沒有一顆假牙!”田華喜歡和年輕人交流。她認為年輕人的朝氣會感染老人。
田華曾任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團長、全國婦聯(lián)委員、文聯(lián)委員、影協(xié)理事,現(xiàn)在還有很多社會活動,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忙人,但她卻總是一副精氣神兒十足的樣子。問到她的養(yǎng)生之道,她認為,在“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中,老有所為是最重要的。老年人要保持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適應社會,干點力所能及的事。不然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只會導致老年人在生活中感到孤獨,甚至與世隔絕。
知足常樂不容易衰老
田華常提起她的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比上很不足。下聯(lián)是:比下很有余。橫批:知足常樂。她認為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有幾個知心的好友就足夠了,其他的就沒有必要計較了。
田華認為,老年人不宜劇烈運動,活動方法也應因人而異。她是個急性子的人,沒有耐心練太極拳、氣功,但她有自己的一套鍛煉方法。坐時、躺時順便伸伸腿腳、胳膊;閑著的時候爬爬樓梯。同時,堅持做50年前在中戲臺詞課中學到的口腔操和舌頭操。
談到養(yǎng)生,田華說,她得益于從小在革命隊伍里摔打出來的好底子。在飲食方面,田華主張一個“淡”字:“困難時期過來的老人也許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吃素的時間長了會感到肚中沒有油水,我有時也是這樣,而且我喜歡辣、咸、燙的食品,但這些對老年人健康不利,所以已經(jīng)忌口了?!?/p>
樂觀向上善良心寬
田華認為,心理養(yǎng)生很重要。心理養(yǎng)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tài),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fā)揮,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心理養(yǎng)生主要應淡泊、樂觀、善良、寬容。淡泊的心志使人始終處于平和的狀態(tài)。
田華說,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可以激發(fā)人的活力和潛力,從而解決矛盾、克服困難、逾越困境。心存善良就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度調(diào)至最佳狀態(tài),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生活中學會寬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能及時排除不良情緒,保持正常心態(tài),防止出現(xiàn)不良心理的惡性循環(huán)。
金宗哲:讓身體動起來
文/陳之秀
人物簡介:金宗哲,朝鮮族,1935年生于黑龍江省五常市,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顧問、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撰寫了3部論著,200多篇論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fā)明二等獎、7項部級一、二等獎;獲得了稀土離子激活材料等7項發(fā)明專利。
金宗哲中等身材,慈眉善目。在他的“陋室”里,壁柜上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玻璃瓶,吸引了筆者的目光。玻璃瓶里裝著的是含有多種礦物原料的70多種離子水,是他用以研究實驗的標本。每每說出各種研究成分,他的臉上就會顯出自信與從容的神情。
提到養(yǎng)生時,金宗哲說:“要讓身體動起來?!遍L時間久坐不動,易引發(fā)腦供血不足和心臟功能減退等,引起腸胃蠕動減慢,加重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
70多歲的金宗哲退休后并未閑著,一直在工作。用他的話說,我工作,我健康,我不干活就得生病。有些老人退休了就閑在家里。其實退休后,只要身體允許,做點事情對身體有益。
日常生活中,金宗哲還有些健康心得,例如:常梳頭發(fā),有利睡眠;眼睛常轉(zhuǎn)動,預防老花眼;常揉腹部,防肥胖;快速走路,微微出汗。
我國有句古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雖然說的是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但也揭示了一個健康真理:動起來,讓身體百病不生。肌肉在運動中變得發(fā)達有力,骨骼在運動中變得堅強和結(jié)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