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航
秋尋著夏的腳步悄悄降臨,在未消停的蟬鳴中靜默。立秋了。不久,我奔向皖南秀麗之地牯牛降,尋覓那如夢(mèng)似幻的“人間仙境”。觀音堂景區(qū)山水草木、雨霧云海給我留下尤為深刻的印記……
車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顛簸,前行許久,也許只為追趕我那遺失了的夏天。我想,夏不應(yīng)總留在書本里,也不該總留在車馬穿梭的城中。都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也許山中總留得住那一片寧靜、一段時(shí)光。
慢慢地,車駛進(jìn)了景區(qū),放眼四周,漸漸已有了些動(dòng)人的景色——山綿延起來了,林繁密起來了,心向往起來了……
好美的見面!一下車如同步入一次美麗的邂逅,仿佛這確實(shí)是夢(mèng)中的那種意境。群山連綿,望不盡層層淡墨勾勒的山巒;翠竹萬竿,尋不見片片幽篁掩映的桃源。靜靜一座石橋在那里凝思,一湖碧水便輕輕漾起柔波。時(shí)已至秋,滿眼青蔥,想必這便是我遺失了又一直尋覓的夏天。
沿著石板路,向山的更深處漫步,雨后的山中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好似未曾逢過的又如同久違了的清新,我想,這也許來自所謂的本源吧。山中有的是樹,是綠的國度。初發(fā)的嫩芽惹人憐愛,有的是朝氣,偶有倒下的老干虬枝給人的感覺不是腐朽,而是自然,至少我看到的是“病樹前頭萬木春”。
觀音堂勝景美在它的幽深,古樹參天,濃陰蔽日,只有溪水獨(dú)自淺唱??赡苁蔷秤霾煌木壒?,我可沒感到什么悄愴幽邃,倒是牯牛降山中時(shí)雨時(shí)晴的天氣讓我有一種任由天真的愜意。
溪水呵,不曾看見源頭,亦不知去向何方,只是高唱著奔去,正如我們從未知來,又走向未知,幾縷陽光下迸濺的水珠何嘗不是那樣暢快?那樣璀璨?置身山水之間,只愿在這看見的一段水穿石中多激蕩起幾朵浪花吧!
雨不知何時(shí)起的,誰又知何時(shí)停?沿著溪谷小道,轉(zhuǎn)眼間就遙見云煙氤氳了。難得此時(shí)雨霧如云,飄蕩在林海;難得此地美卷如畫,鋪展在山間。輕輕的霧靄是山的袈裟,借一點(diǎn)“觀音堂”的禪意,即便不曾看見“禪房花木深”,自有那心中陣陣鐘磬音……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難得這一次的皖南之行迎來美的邂逅,難得這一方的明山秀水留住夏的腳步,怎不令人陶醉?!
(指導(dǎo)老師: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