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
1991年,美國哈佛大學幽默科學期刊《不可能的研究紀錄》設立了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的英文原名非常有意思:“搞笑諾貝爾獎”由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這兩詞拼接而成,頗有幽默戲謔的意味。搞笑諾貝爾獎推崇的是“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所以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研究成果首先得好笑,與普通的研究成果不同,能夠激發(fā)人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此外,這些成果可不是胡編亂造,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志上發(fā)表。
跟正牌諾貝爾獎一比,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簡直是太倒霉了,沒有任何獎金,得不到各方贊譽,他們的研究成果甚至還會令讀者捧腹大笑。即便如此,每屆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在“來回火車票沒人給報”的情況下,也愿意自掏腰包花路費去領這個獎。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頒獎的嘉賓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往屆諾貝爾獎得主!
搞笑諾貝爾獎自設立以來,因為其獨特且有趣的獎項,而被各國媒體紛紛報道,已經(jīng)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倍受關注的科學領域獎項。在中國,搞笑諾貝爾獎漸漸被大眾所熟知,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
隨著“搞笑諾貝爾獎”不斷發(fā)展,它清楚地展示了很多科學領域和科學家與生俱來的幽默感。
“搞笑諾貝爾獎”都有哪些獎項呢?答案是:諾貝爾獎有的,它都有;諾貝爾獎沒有的,它也有。比如:公共安全獎和數(shù)學獎,能夠吸引大眾關注更多的研究領域。這些科研成果是怎樣既讓人看完不禁開懷一笑,滿足獵奇心理,又體現(xiàn)它們的科學價值呢?以下精選的歷屆獲獎成果,既包括自然學科,也包括人文學科。其中一些,光是看題目的話,絕對無法令人聯(lián)想到科學研究上面來,但是它有趣,在這個過程中,讀者能夠獲得相關研究領域的背景知識,引發(fā)思考。
獲獎人:布朗大學神經(jīng)學專業(yè)
米爾詹·圖克
黛布拉·特蘭普
盧克·瓦爾洛等
尿意和認知之間會有什么關系?搞笑諾貝爾醫(yī)學獎的得主們愣是搞清了人在憋尿時認知能力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雖然研究內(nèi)容匪夷所思,但是研究過程卻不含糊。整個實驗過程有醫(yī)學專家監(jiān)督,有倫理委員會審查,還有被試者簽署的同意書。
研究人員找來8位健康的志愿者,在測試開始前,對每個人在沒有尿意的正常狀態(tài)下,測試他們的認知能力水平(比如操作能力、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力等)。實驗開始后,每隔15分鐘,被試者要飲用250毫升水。每次喝水之前要對自己的“尿意”和“痛感”程度由弱到強分別打出0到100的分數(shù)。同時,每隔1小時,研究人員還要測量一次被試者的認知水平變化。
實驗發(fā)現(xiàn),隨著喝水量的增加和憋尿時間的延長,尿意和痛感也在增長。當人進入“極度的尿意”,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功能都有嚴重的下降,而對準確性和操作能力的影響微乎其微。由此可得,尿意影響的很可能是大腦進行“決策”時的速度。
研究人員還將這次的結果與以前關于疲勞和酒精對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極度的尿意”、“疲勞”(24小時剝奪睡眠)、“酒精”(血液酒精濃度0.05%),這三種情況對于人們注意力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幾乎相同;而對于工作記憶力,“極度的尿意”的影響甚至超過疲勞和酒精。
看來,這項研究的對象雖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結果卻很實用。至少交通管理部門應該重視起來,在高速公路旁多設立一些廁所,供內(nèi)急者避免尷尬。另外,家長也要提醒那些在課堂上怕錯過上課內(nèi)容或是害羞的小朋友,憋尿事倍功半,還是快去廁所解決掉吧!
獲獎人: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認知生物學系
安娜·威爾金森
娜塔莉亞·瑟班茲
伊莎貝拉·曼德爾
“打哈欠會傳染”,這個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有沒有想過驗證它的真?zhèn)文??托紅腿象龜?shù)母?,人們終于知道了答案,那就是“打哈欠不會傳染”。
通過研究這種行動緩慢、思維也不那么迅捷的可愛動物,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認知生物學系的安娜·威爾金森和她的同伴們榮登去年搞笑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寶座。
安娜和同伴們飼養(yǎng)了7只還處于幼年期的小紅腿象龜。她們花費6個月的時間,把其中一只名叫亞歷山德拉的小雌龜訓練成“巴浦洛夫龜”。當亞歷山德拉看到紅色方塊時,就會做出張嘴仰頭的吃東西動作。而在其他龜看來,這套動作就像是在打哈欠。
有了這名會假裝打哈欠的小演員,試驗就可以開始了。安娜將亞歷山德拉和其他不明就里的小龜用一個透明格擋隔開,當假裝打哈欠的橋段開始后,安娜開始記錄其他小龜打哈欠的次數(shù)。
為了確保試驗的真實性,安娜還另外設置了2個對照組,3組試驗每天都在相同的時間進行,并且每組試驗都重復3次。經(jīng)過反復的試驗,以及改進試驗內(nèi)容,安娜她們最終發(fā)現(xiàn),那些沒有被訓練的小龜,并不會受到訓練有素的小演員的影響。它們依舊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生活,比如,裝成一個“石像”,半天一動不動,任憑亞歷山德拉在一旁辛苦作秀。
如果頭腦并不發(fā)達的紅腿象龜都不會受到打哈欠傳染的影響,那么這至少證明了動物打哈欠不是一種固定反應。所以“打哈欠會傳染”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安娜認為,人類有時出現(xiàn)的打哈欠會傳染的現(xiàn)象,原因可能涉及到更復雜的社會或者認知學范疇,而這些并不在她此次的研究計劃之內(nèi)。
順便提一句,打哈欠其實也不是進化中毫無作用的小角色。它可以對困倦的神經(jīng)提供一定程度的喚醒,以利于動物保持生存所必須的警戒。
所以,如果你困了,打個哈欠吧。
獲獎人:立陶宛維爾紐斯市市長
阿爾圖拉斯·佐卡斯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市長阿圖拉斯·佐卡斯為整頓市內(nèi)街道違章停車的問題而采取極端措施:駕駛一輛裝甲運兵車碾壓過一輛奔馳轎車,豪華轎車頃刻間變?yōu)橐欢褟U鐵。
在該國首都,許多富人喜歡將豪華車停在自行車道或者人行道上,嚴重影響了交通。這次“碾壓行動”表明了政府從此對違章停車“零容忍”的態(tài)度。
當然他在碾壓奔馳車后招來不少非議,有人表示這是“人治而非法治”,但從一系列后續(xù)報道可看出效果不同凡響,該市亂停車現(xiàn)象大為改觀。
搞笑諾貝爾獎組委會在頒出此項和平獎時,多少包含了諷刺的意味。這位市長在頒獎現(xiàn)場接受獎項時,贏得全場觀眾的歡呼聲。
獲獎者:馬里蘭工業(yè)衛(wèi)生與安全辦公室
曼紐爾·巴爾貝托
查爾斯·馬修斯
拉里·泰勒
曼紐爾及其同伴們獲得該獎是因為組委會決定表彰他們對1967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實驗室潛在衛(wèi)生威脅的研究。
“有一個和我們合作的科學家,他從來沒有給我們帶來麻煩;但他在隔離實驗室工作的時候長了胡子,并且拒絕把它們刮掉?!甭~爾解釋說,“因為沒有證據(jù)證明他臉上的胡子會引發(fā)衛(wèi)生問題,”所以曼紐爾和三位志愿者做了如下實驗:他們連續(xù)73天不刮胡子,然后在胡子上噴灑一種無害的細菌,并證實在這種情況下,細菌比沒有胡子的時候更難以清洗。
這還遠遠不夠。更進一步地,他們在人體模特上做了一個假胡子并噴灑致病菌,并讓其接觸雞和荷蘭豬(這些可憐的試驗品們)——結果,它們生病了。在這“不可辨駁”的事實面前,這位拒絕刮胡子的同事終于投降了。
獲獎人:哈佛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人類學研究員
莉莎·夏皮羅
凱瑟琳·維特康
丹尼爾·利伯曼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人類學家莉莎·夏皮羅和她的兩位德克薩斯大學合作伙伴,從進化論的角度,找到了為什么孕婦不會跌倒的原因。
科學家們,當然也包括我們普通民眾,很早就注意到了孕婦都會不自覺地身體向后傾,以避免摔倒。但是長期使用這種動作會給孕婦的脊椎施加過多的壓力。人類學家據(jù)此表示,這種在懷孕期間受到的壓力,是導致女性脊椎骨在進化過程中越來越低矮的緣故。
夏皮羅和她的伙伴們通過對19位孕婦的跟蹤研究后發(fā)現(xiàn),女性的腰或腰椎的脊椎曲線呈現(xiàn)出向3個方向的延伸,而男性則只有兩個方向。女性脊椎骨之間的粘合力,要比男性的牢固,其組合角度也與男性的不同,這使得女性的腰椎可以承受住更多額外的重量。
獲獎者:日本北里大學醫(yī)學科學研究所
田口文昭
宋國富
張光磊
一位日本科學家和兩個中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大熊貓糞便中的細菌,發(fā)現(xiàn)這種細菌對于廚房垃圾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可以用來處理廚房垃圾。田口文昭,72歲,是日本北里大學醫(yī)學科學研究所的名譽教授,宋國富和張光磊也是北里大學的畢業(yè)生。
據(jù)田口文昭介紹,大熊貓雖然很惹人喜愛,但是他們產(chǎn)生的糞便量卻是驚人的。田口文昭首先想到了,大熊貓每天消耗了大量的竹子,在它們的腸道里肯定有一些特殊的細菌可以消化樹葉和竹子,所以田口文昭開始關注大熊貓的糞便。
三位科學家研究出的方法,可以將90%以上的廚房垃圾,轉(zhuǎn)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目前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將此方法用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