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際安全新秩序的構建——新安全觀的實踐

      2012-02-18 05:02:21洪霞芳
      江西社會科學 2012年10期
      關鍵詞:安全觀秩序和平

      ■洪霞芳

      冷戰(zhàn)的結束對國際安全領域造成了巨大沖擊,不僅打破了冷戰(zhàn)時期持續(xù)40多年的傳統國際安全秩序,而且摒棄了冷戰(zhàn)時的安全觀,使國際安全事務的發(fā)展進程跨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冷戰(zhàn)后,“和平與發(fā)展”的大潮迅猛涌起,總體緩和的勢頭日趨強勁,不僅激烈蕩滌著舊安全觀的殘渣余孽,而且積極推動著新安全觀的形成和發(fā)展,催促著國際社會以新安全觀為主導來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后,“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日益凸顯,確?!昂推脚c發(fā)展”的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發(fā)展是頭等大事,是首要目標,而和平是發(fā)展的必備前提,確保安全則是維護和平的最有效途徑。為了發(fā)展,為了和平,為了安全,更有必要堅定不移地樹立新安全觀,堅持不懈地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

      然而,確保21世紀國際安全的進程并非一帆風順,樹立新安全觀、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努力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和阻撓,其中最大的干擾和阻撓因素就是舊安全觀的殘余——冷戰(zhàn)思維。

      新安全觀是指導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處置安全問題的一種思維意識和行為準則,為使這種思維意識和行為準則轉化成具體實踐,需要有一系列整套運作機制,而國際安全新秩序就是將新安全觀落到實處、統籌各種運作機制的必需載體。

      一、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指導思想

      建立國際新秩序是我國領導人提出的國際戰(zhàn)略大思路,是對冷戰(zhàn)后國際事務的戰(zhàn)略大謀劃,是對21世紀和平與發(fā)展的戰(zhàn)略大設計。

      早在冷戰(zhàn)結束前,鄧小平同志就科學地分析了國際局勢發(fā)生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命題。1988年,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既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又要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雹俳又?,鄧小平同志又提出:“目前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時期。國際政治領域由對抗轉為對話,由緊張轉向緩和,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因此應該提出一個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理論?!盵1]鄧小平同志還進一步強調:“世界上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同時做,一個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一個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2]鄧小平同志這個具有深遠戰(zhàn)略意義的重大倡議,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此后,鄧小平同志又多次提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具體動議和主張,進一步豐富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理論、方針和政策。

      江澤民同志進一步發(fā)展了鄧小平同志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理念,進一步提出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一系列新的主張,并運籌了一系列重大舉措。1997年4月23日,江澤民同志在俄羅斯國家杜馬發(fā)表了題為“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演講,向全世界闡明了我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五點主張。[3]

      1999年3月27日,江澤民同志在瑞士工商界人士集會上發(fā)表題為“發(fā)展中歐友好合作,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講話:“在這里,我愿提出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本主張。我們認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該從當今世界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應該反映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應該體現歷史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產生于50年代的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應該成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苯瓭擅裢瑫r還為此提出了五項原則:第一,應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第二,應堅持用和平方式處理國際爭端的原則。第三,應堅持世界各國主權平等的原則。第四,應堅持尊重各國國情、求同存異的原則。第五,應堅持互利合作、共同發(fā)展的原則。[4]

      胡錦濤同志進一步豐富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理論和實踐。胡錦濤同志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人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里,應該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焙\濤同志還為此提出了五點主張,即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和尊重世界的多樣性,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促進全球經濟均衡發(fā)展,尊重和發(fā)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重要作用。[3]胡錦濤同志還指出:“各國政府和人民應該共同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歷史使命,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我們要尊重各國的獨立和主權,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的權利,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堅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各國和睦相處?!盵5]

      中國領導人創(chuàng)建、發(fā)展并不斷豐富的“國際新秩序理論”,是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新時代特點。雖然在他們的講話和談話中,并未明確提及“國際安全新秩序”,但卻富涵國際安全新秩序的理念、要義、原則、規(guī)范和實際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國際新秩序理論也為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提供了理論基礎、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

      二、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基本依據

      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我國倡導的新安全觀則為這項工程提供了堅實的基本依據。

      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首先要樹立新安全觀,破除冷戰(zhàn)思維。冷戰(zhàn)思維是冷戰(zhàn)時期安全觀的衍生物,是國際安全舊秩序的殘余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反映。冷戰(zhàn)結束后,整個世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成為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引發(fā)了并推動著國際安全領域的重大變革。當前,世界走向緩和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越來越多的國家已開始以一種新的安全觀來處理國際安全事務,并為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而不斷努力。但是,仍有極少數國家死抱著舊安全觀的僵尸不放,仍在不時地用“冷戰(zhàn)思維”來干擾新安全觀的形成和發(fā)展,企圖用“冷戰(zhàn)思維”來營造冷戰(zhàn)后的國際安全環(huán)境。如美國等西方國家使用武力推行“強制軍控”、“締造和平”政策;北約集團竭力推行“東擴計劃”,擴大勢力范圍;美日強化軍事同盟,推出新的“防務合作指針”;美國對古巴、伊朗、朝鮮、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國動輒進行政治施壓、經濟制裁、軍事威懾甚至訴諸武力來迫使這些國家就范;西方一些國家利用“人權”、“民主”、“自由”等問題干涉他國內政,強行推銷西方“價值觀”。這些都是“冷戰(zhàn)思維”的具體表現,是冷戰(zhàn)后國際安全形勢發(fā)展中的不安全因素,也是樹立新安全觀并以新安全觀為指導、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主要障礙。

      按照“不破不立”的哲學原理,只有堅決拋棄“冷戰(zhàn)思維”,才能樹立新安全觀,而且只有在與“冷戰(zhàn)思維”的激烈斗爭中,新安全觀才能發(fā)展完善,發(fā)揚光大,才能彰顯其強勁的生命力。冷戰(zhàn)后的國際安全形勢告訴我們,破除“冷戰(zhàn)思維”須從四個方面入手:第一,擴大軍事集團、加強軍事聯盟是冷戰(zhàn)的產物,在新的安全環(huán)境中不僅已毫無意義,而且成為和平與穩(wěn)定的大礙,應即予解散;第二,進行軍備競賽、奪取軍事優(yōu)勢是冷戰(zhàn)的重要特征,在當前以經濟和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態(tài)勢中,不僅已失去效用,而且已成為干擾因素,應嚴加杜絕;第三,實施武力威脅、進行軍事干涉是冷戰(zhàn)時期西方大國的慣常做法,在當前尋求和平與穩(wěn)定的世界上,不僅已不再奏效,而且愈加不得人心,應徹底摒棄;第四,搶占勢力范圍、意欲全球稱霸是冷戰(zhàn)的貽害,在當前世界加速走向多極化的進程中,不僅形同“螳臂當車”,而且遭到“共討共伐”,應堅決抗擊。

      在當今和平與發(fā)展的年代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充分意識到“冷戰(zhàn)思維”的危害,并已采取各種行動奮起反擊?!氨奔s東擴”遭到了俄羅斯的堅決反對;美日加強軍事聯盟遭到了亞洲諸國的普遍指責;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竟然得不到多數盟國的支持;美國制裁古巴、伊朗的“赫伯法”和“達馬托法”遭到了其盟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在“反導條約”問題上的倒行逆施,遭到了聯合國的強烈譴責。這些事件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諸多西方中小國家,已經開始認可中國倡導的新安全觀,并以此為武器與“冷戰(zhàn)思維”進行堅決的斗爭,這已成為當前國際安全形勢中的一大“亮點”。

      在與“冷戰(zhàn)思維”的抗爭中,中國倡導的新安全觀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已開始成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處理安全事務的基本準則。新安全觀是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基本依據,也是世界多極化格局的重要基石之一。新安全觀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即通過平等磋商、協調與合作,尋求和平共處、共同安全,確保“和平與發(fā)展”總目標的實現,從而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反映了新型國際關系的本質特征,是國家安全關系的基本準則,也是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準則和基礎。這些原則不僅概括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能夠為社會制度和發(fā)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服務,而且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為國際社會所廣泛接受,已成為各國公認的處理安全問題的基本準則。

      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是為了實現“普遍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綜合安全”。隨著歷史的演進、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在國際政治多極化、國際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國際社會信息化的有力推動下,人類社會正呈現出相互融合的大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間相互關系正變得越來越緊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tài)勢正趨形成。因此,實現普遍安全、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已越來越成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愿望。

      三、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主要原則

      以新安全觀為指導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需求??v觀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任何一個時期的國際戰(zhàn)略格局,都是以三大秩序為依托的,即國際政治秩序、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安全秩序,這是支撐國際戰(zhàn)略格局的三大支柱。同樣,一個新的戰(zhàn)略格局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也離不開新的三大秩序的建立和完善。當前,世界正處于向多極化新格局演進的過渡期,在這一進程中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秩序、經濟秩序和安全秩序,是構筑新的戰(zhàn)略格局體系的基礎工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當務之急。這一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的宗旨,就是要通過建立新的三大秩序,確定各國“和平與發(fā)展”的共同原則與規(guī)范,為新的戰(zhàn)略格局的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奠定基礎,確保人類社會的未來發(fā)展。

      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的一項重要使命,是新的戰(zhàn)略格局形成過程中的一項基礎工程,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國際安全新秩序是處理國際安全事務、調解國家安全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以新安全觀為指導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就是要以新安全觀為思想基礎和理論依據,重新確立各國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按照新安全觀提出的新要求,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形態(tài)應為:

      (一)普遍安全的總體目標

      在國際安全新秩序中,實現各國和平共處,確保全人類社會的普遍安全,是所尋求的總體目標所在。各國應以此為依據,確定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新基點,即一國的安全利益應服從于全人類的普遍安全利益,應與全人類的普遍安全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允許將本國安全利益凌駕于他國安全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為維護本國安全利益而損害全人類普遍安全利益。

      (二)互尊互利的行為規(guī)范

      在國際安全新秩序中,各國應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本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在互尊互利的基礎上處理國際、地區(qū)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安全事務。從某種意義上說,五項原則的立足點是互尊,著眼點是互利。互尊方能互信,互信方能互助,互助方能互利,實現了互尊、互信、互助、互利,方能使國際安全新秩序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全人類普遍安全得以充分保證。

      (三)平等共處的成員地位

      在國際安全新秩序中,每一個國家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擁有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權利。國家有大小、強弱之別,但各國的地位卻不應有高低、上下之分,各國的權利也不應有多少、主次之分。各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應由各國自己去辦,世界事務應由各國按照互尊互利的原則,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來處理和解決國際安全事務,這有利于從根本上排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四)協調合作的運行機制

      在國際安全新秩序中,以協調與合作為主題的各種安全機制,是串聯各國安全利益的主要紐帶,也是維系國際安全新秩序正常運轉的動力和保障。安全機制的主要功效在于減少摩擦、消除分歧、處理沖突、防止戰(zhàn)爭、增進信任、維護穩(wěn)定。這對軍事干涉主義形成了強有力的制約,是確保世界和平的最佳途徑。

      四、國際安全新秩序的運行機制

      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來確保其順暢運行。冷戰(zhàn)后的實踐證明,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的安全機制,不僅有利于維護全球和各地區(qū)的安全與穩(wěn)定,而且有助于國際安全新秩序的建立。這是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和談取代沖突、以合作取代爭奪、以人類普遍安全取代聯盟集體安全、以新安全觀取代冷戰(zhàn)思維的重大舉措。安全機制有多種模式,具有各種不同的功能,但各種模式交相運用,發(fā)揮綜合效應,必能起到安全保障倍增器的作用。

      (一)“國際組織”模式是冷戰(zhàn)后重新興起的安全機制之一

      聯合國是最大的國際組織。在冷戰(zhàn)時期,聯合國既是兩個超級大國相互爭斗、爾虞我詐的角力場,又是兩個超級大國互相媾和、欺凌他國的密謀處。但冷戰(zhàn)后的世道變了,在各大戰(zhàn)略力量和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聯合國終于擺脫了超級大國的控制和操縱,成為各國都有發(fā)言權的論壇,開始真正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任。據統計,從冷戰(zhàn)結束迄今,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上千個決議,超過了冷戰(zhàn)時期的總和,其中大多數決議得到了充分的執(zhí)行。此外,一些地區(qū)性組織,如亞太經合組織、東盟、歐盟、非盟、阿盟以及上海合作組織等,也相繼關注和處理安全問題,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二)“國際維和”模式是冷戰(zhàn)后迅速發(fā)展的安全機制之一

      國際維和活動在冷戰(zhàn)后迅速增多,不僅參加國家多,而且實施力度強,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成為當今世界安全與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措施。據統計,1948年迄今,由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進行的國際維和行動近70項,120個國家的10多萬維和人員參加了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維和經費約為550億美元。但某些大國試圖控制和干擾國際維和活動,不僅長期拖欠聯合國維和經費,而且還使用武力進行“強制和平”、“締造和平”,使國際維和活動入不敷出,面臨著嚴重的困難。鑒此,國際維和活動需要進行新的調整,進一步明確維和原則、規(guī)范維和活動、加強維和功能。

      (三)“安全對話”模式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熱衷的安全機制之一

      進行雙邊和多邊的、官方的和民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定期的和非定期的、預防性的和應急性的安全對話與磋商,進行立場性、政策性、戰(zhàn)略性安全協調,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各領域的安全合作,對預防危機發(fā)生、遏止沖突升級將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各種形式、各種層次、各種范圍的安全對話活動已在全球普遍展開,推動了各國之間增進了解、取得共識、消除分歧、共創(chuàng)安全的進程。東盟地區(qū)論壇就是這一模式比較成功的典范。

      (四)“和平條約”模式是近年來凸顯功效的安全機制之一

      和平條約包括解決沖突、預防危機、建立信任等各種協定和協議,旨在實現和平、恢復穩(wěn)定、確保安全。和平條約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規(guī)范性、義務性,有助于簽約各方從危機走向穩(wěn)定、從沖突走向和解、從猜疑走向信任。中俄哈吉塔五國在邊境地區(qū)建立信任措施協定和邊境裁軍協定就是這一模式的杰出代表作,開創(chuàng)了通過這一模式確保安全與穩(wěn)定的先河,成為國際安全領域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五)“軍控裁軍”模式是被賦予時代意義的安全機制之一

      軍控與裁軍在冷戰(zhàn)時期曾被兩個超級大國作為爾虞我詐、損人利己的工具。然而,在冷戰(zhàn)后,軍控與裁軍領域盡管仍存在著冷戰(zhàn)思維的遺痕,但總體軍控與裁軍進程已被當今時代賦予新的意義,即通過軍控與裁軍,實現軍事力量逐步趨向平衡,防止大規(guī)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達到確保人類普遍安全的目標。近年來的情況表明,軍控與裁軍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在核裁軍方面,已有140多個國家簽署了《禁核試條約》,禁核試組織也已正式開始工作;在化武軍控方面,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而成立禁化武組織;在常規(guī)裁軍和軍控方面,修改《歐洲常規(guī)裁軍條約》的框架協議已經達成。由此可見,“軍控裁軍”模式正越來越多地承擔起維護國際安全的重任。

      (六)“伙伴關系”機制是有效確保各國共安共榮的安全機制之一

      冷戰(zhàn)的結束打破了傳統的安全關系框架,原來的戰(zhàn)略敵手變成了今天的和平伙伴,過去的盟主和盟友關系正為平等伙伴關系所取代。這種敵友、主仆位勢的變遷,使國家之間安全關系從“非敵即友”的單一屬性,向既是合作對象、又是競爭對手的多重屬性轉化,最終定位在“伙伴關系”上。當前,伙伴關系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國家安全關系,建立和發(fā)展伙伴關系已成為各國對外工作的重點,這正是新安全觀的一個重要體現。建立伙伴關系的基點,是戰(zhàn)略上的共識,是共同的安全利益;發(fā)展伙伴關系的要點,是睦鄰、友好、平等、合作。近年來,建立和發(fā)展伙伴關系已經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不僅成為非結盟國家的普遍行為,而且也成為結盟國家的政策取向,這一大趨勢對“軍事集團”形成了強大的沖擊,淡化了集團意識,松散了聯盟紐帶,打擊了冷戰(zhàn)思維。

      伙伴關系有各種形式,分不同層次。目前,大國之間已初步形成了以“伙伴關系”為主題的安全關系框架,在國際安全事務中加強了磋商、協調與合作的力度。但是,與中國、俄羅斯等國的重大舉措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北約推行“和平伙伴關系”計劃,并非真要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而是企圖以此為跳板,達到擴大軍事集團的目的,帶有明顯的冷戰(zhàn)色彩。

      總的來看,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以新安全觀為主導、建立國際安全新秩序的進程已經啟動。在這一進程中,有利于世界安全與穩(wěn)定的因素迅猛增長,有力地沖擊著冷戰(zhàn)思維,沖擊著舊的國際安全秩序的各種殘余。然而,這一進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各國人民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進行堅韌不拔的斗爭。

      注釋:

      ①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斯里蘭卡總統普雷馬達薩時的談話,1988年9月21日。

      [1]鄧小平.在會見日本貿促會訪華團時的談話[N].人民日報,1988-12-02.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江澤民.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N].人民日報,1997-04-24.

      [4]江澤民.發(fā)展中歐友好合作,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N].人民日報,1997-04-24.

      [5]胡錦濤.世代睦鄰友好,共同發(fā)展繁榮[N].人民日報,2003-05-28.

      [6]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9-03.

      猜你喜歡
      安全觀秩序和平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fā)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重慶與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fā)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重慶與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推動國家總體安全觀入腦入心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8
      秩序與自由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0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孤獨與秩序
      現代裝飾(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博弈·和平
      特別文摘(2016年18期)2016-09-26 16:42:36
      期盼和平
      遏制違約頻發(fā) 重建藥采秩序
      亂也是一種秩序
      长顺县| 海原县| 英山县| 西昌市| 屏边| 舒城县| 新安县| 禄丰县| 朝阳区| 中宁县| 临沂市| 泸水县| 木兰县| 淮南市| 云安县| 阳原县| 磴口县| 榆社县| 庄河市| 沙河市| 綦江县| 牟定县| 莱芜市| 广东省| 岳西县| 湖州市| 顺昌县| 龙游县| 石家庄市| 湟源县| 黄大仙区| 旺苍县| 信阳市| 通山县| 湖北省| 鄂托克前旗| 调兵山市| 朔州市| 荣昌县| 珠海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