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你中了500萬元大獎(我是說假如,別激動),你打算怎么花?買房子?買汽車?買……難道你就沒想過用這些錢來干點更驚動地的事情嗎?比如……造一枚火箭!
游戲大師愛火箭
擁有“造火箭”這種遠大人生理想的人絕對存在,這個人名叫約翰·卡馬克……呃,你一點都不覺得這個名字眼熟?嘿嘿,真該好好表揚你,看來你一定是一個不癡迷于電腦游戲的三好學生。
約翰·卡馬克,男,現(xiàn)年40歲,美國人,著名電腦游戲設計師,天才程序員,江湖人稱“FPS之父”。喜歡玩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同學大概知道這個人,F(xiàn)PS游戲(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就是由卡馬克發(fā)明的,對,就是那種端著一把槍,到處“突突突”的游戲。卡馬克的游戲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他的游戲公司自然是財源滾滾來嘍!大富翁卡馬克有了錢,琢磨著要干點大事兒。他從小就對太空充滿了興趣,對,干嗎不自己造火箭,探索太空呢?
2000年底,卡馬克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犰狳”航空工作室,目標——建造軌道太空火箭!
大師的獨特理念
工作室是成立了,可卡馬克卻遇到一個大難題——他對航天器知識一竅不通!這可難不倒天才大師,卡馬克用業(yè)余時間,自學了全部知識!而隨著知識的積累,他也對工作室的火箭計劃設定了鐵打不動的理念:
1類似于航天飛機那種帶翅膀的航天器絕對不要,直上直下的航天器多酷呀!
2固體燃料太老土,絕對不能用,要用就用液態(tài)燃料,要將液態(tài)燃料使用到底!
3人類的雙手不精確,不可靠,所以航天器一定要完全在電腦程序的控制下飛行!
從2001到2004年,“犰狳”航空造了數(shù)不清的火箭,毀在卡馬克手上的試驗機不計其數(shù)。畢竟,一群門外漢想造火箭,哪能那么順利。終于,2004年6月,卡馬克設計的又一新型火箭在平穩(wěn)飛行了14秒后穩(wěn)穩(wěn)降落。
初戰(zhàn)告捷!卡馬克志得意滿,而此時,一項更大的太空計劃正在悄悄向他招手!
X計劃
“X登月挑戰(zhàn)賽”是一項民間火箭組織競爭的登月挑戰(zhàn)賽,每年都會舉行,而卡馬克更是這個比賽的熱心參與者,他的火箭經(jīng)常出現(xiàn)問題,總是與冠軍擦肩而過。
2006年的X大賽就要到來了,卡馬克拿出了一個古怪的火箭設計方案,4個碩大的鋁制燃料罐,好像4個巨大的籃球,被幾根金屬支架連在一起。每個“籃球”下方安裝有動力噴口和機械腳。
這種怪東西也能飛上太空?
卡馬克信誓旦旦地說:不僅能飛,而且能飛得更好。因為這種“籃球”飛船自身的重量只有0.3噸,卻能攜帶1.5噸液態(tài)燃料!而且,這種設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靈活多變,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配置。比如,如果需要飛到更遠的星球,那就多加燃料罐,如果只是到地球附近旅行,那就減少燃料罐。連續(xù)幾年,卡馬克帶著“籃球”飛船參加X大賽,優(yōu)秀的設計引起了NASA的注意,一項大合作即將到來。
搭上NASA的順風車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計劃重返月球,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2008年,NASA主辦的“諾斯諾普一格魯曼月球探測器挑戰(zhàn)賽”隆重登場,卡馬克的“籃球”飛船令NASA心動不已。
心動不如行動,2009年,NASA豪爽地拿出100萬美元獎金,再次舉行大賽,讓各路登月飛行器輪番比試??R克改進了“籃球”飛船,用兩個燃料罐上下串聯(lián),制造出新型登月飛船,名叫“天蝎座”。
“天蝎座”能自由靈活的起飛降落,中間甚至不需要檢測和修正,僅這一條就比航天飛機和現(xiàn)在的宇宙飛船強得多!卡馬克還在不懈地研究,最近他表示,“犰狳”的最新飛船已經(jīng)能飛到1800米。而NASA的登月計劃,看來還真少不了卡馬克的參與嘍!
不過,搞火箭還真破費,錢花得跟瀑布似的??R克一邊造火箭,一邊又回來繼續(xù)開發(fā)游戲掙錢,據(jù)說,他的新游戲就快要出爐了,嘿嘿,火箭大師的游戲,你不想去玩一把嗎?記得要買正版哦,也算是為太空探索事業(yè)貢獻力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