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毒性中藥“白附子”的鑒別及應用 *

      2012-02-14 18:06:12楊培樹
      天津藥學 2012年2期
      關鍵詞:白附子甲素抗炎

      楊培樹,張 娜

      (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20)

      1 沿革

      白附子始載于《名醫(yī)別錄》。本草考證認為,自古以來白附子植物來源并非單一品種。早期入藥的白附子主產(chǎn)在我國的東北及遼東沿海一帶,系毛茛科植物,商品稱“關白附”。元、明時期以后出現(xiàn)另一種白附子,主治風痰,藥材橢圓形,生有橫紋等,系天南星科植物,現(xiàn)今主產(chǎn)河南、四川等地區(qū),商品稱“禹白附”[1]。

      對于“白附子”這味中藥,古方中關白附或禹白附使用不甚明確。因此后人使用較混亂,時至今日對此仍有爭議,造成藥品標準收載的和許多地區(qū)毒性中藥管理規(guī)定的白附子品種難以統(tǒng)一。1959年版《中藥志》和《中藥材手冊》所列白附子品種有禹白附和關白附兩種,1963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首次以正名禹白附和關白附分別收入正文中,1977年版將禹白附改為白附子并同時收關白附,1985年版以后則刪去了關白附,僅保留“白附子”(即禹白附)。因此,1988年國務院發(fā)布的《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規(guī)定的28種特殊管理毒性藥中的“生白附子”,應指禹白附一種。全國各地區(qū)中藥炮制規(guī)范毒性中藥品種大部分遵守此規(guī)定[2]。

      2 來源及產(chǎn)地

      2.1 白附子(禹白附)2010版《中國藥典》的規(guī)定,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塊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和外皮,曬干。

      禹白附主產(chǎn)于河南﹑陜西﹑四川﹑湖北等地,以河南禹州產(chǎn)的為道地藥材,故名禹白附[3]。

      2.2 關白附 2005版《天津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的規(guī)定,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Aconitum coreanum(Lévl)Raipaics]的干燥子根及根,主產(chǎn)于遼寧吉林等地。

      3 鑒別

      3.1 白附子 外形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類似芋頭的莖基,長2~6 cm,寬1~2 cm,表面黃白色或白色,表面有環(huán)紋和小麻點,即根痕,頂端有凹窩,莖痕或牙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富粉性。氣微,味淡、麻辣刺舌[4]。

      3.2 關白附 子根長卵形或長圓形,長1~5 cm,直徑0.5~2 cm,表面黃棕色或褐色,有細縱紋,頂端有芽痕,質較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中柱部分導管呈星點狀。母根長圓錐形,長2~6 cm,直徑0.5~1.5 cm,表面灰棕色,有縱皺紋、溝紋及橫長突起的根痕,頂端有莖基。氣微,味辛辣,麻舌[5]。

      4 應用

      4.1 白附子(禹白附) 辛溫,有毒,歸胃肝經(jīng),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謇澀,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傷。用量3~6 g,外用生品適量搗爛,熬膏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孕婦慎用[6]。

      4.2 關白附 辛甘溫,有毒,歸胃肝肺經(jīng),祛風,化痰,燥濕,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偏正頭痛,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外治疥癬風瘡,陰下濕癢。用量1.5~4.5 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涂敷患處。孕婦慎用,不宜與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和瓜蔞同用(天津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005年)。

      5 藥理

      5.1 抗炎作用 白附子生品混懸液和煎劑對大鼠蛋清性、酵母性及甲醛性關節(jié)腫有明顯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炎癥末期的棉球肉芽腫增生和滲出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同免疫器官胸腺、脾臟關系不大[7]。關白附對大鼠蛋清性關節(jié)炎實驗結果表明,關白附甲素具有與水楊酸鈉相似的抗炎作用,且口服關白附甲素294 mg/kg的抗炎作用較水楊酸鈉600 mg/kg 的抗炎作用強、起效快,0.5 h 即可見效[8]。

      5.2 鎮(zhèn)痛止痛作用 白附子水浸劑30 g/kg頸背皮下注射,可明顯減少小鼠扭體反應次數(shù)[9]。關白附對小鼠熱板法和甩尾法實驗表明,關白附甲素具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8]。

      5.3 對中樞作用 對白附子不同制品的鎮(zhèn)靜、抗驚厥作用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白附子水浸液口服給藥未顯示鎮(zhèn)靜作用,腹腔注射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且有明顯的協(xié)同戊巴妥鈉催眠的作用,生品與不同制品之間未表現(xiàn)出差異性[10]。關白附小鼠協(xié)同催眠藥實驗表明,關白附甲素能顯著地協(xié)同戊巴妥催眠作用,但不能延長硫噴妥鈉的催眠時間,對小鼠自發(fā)活動也無明顯的抑制作用,說明關白附甲素無鎮(zhèn)靜作用[11]。

      5.4 抗腫瘤作用 曾有報道,白附子可降低瘤細胞增殖率,減低瘤細胞的侵襲性,恢復肌體免疫功能,對瘤細胞具有細胞毒作用[12,13]。實驗探討了白附子對小鼠肝癌腹水瘤細胞系HcaF25/CL16A3的抑制作用及其相關機制,結果白附子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使小鼠瘤組織中突變型p53基因表達降低,表明白附子可能是通過下調突變型p53基因的表達,抑制瘤細胞增殖,促進瘤細胞凋亡,這可能是白附子抑瘤的一個重要機制[14]。

      5.5 對心血管作用 關白附中關白附甲素可降低心房肌的收縮力,但不能翻轉正階梯現(xiàn)象,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供應。采用體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測得關白附中5種成分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作用[3]。

      以上論述說明白附子(禹白附)和關白附雖然臨床應用和藥理作用等方面相近,但兩者歷史沿革、來源不同,屬不同科屬,兩種植物,二者宜分別名稱使用。

      1 王孝濤,吳連英.白附子炮制研究進展.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995,2(12):16

      2 曹暉.中藥白附子的品種變遷考辨.基層中藥雜志,1998,12(4):3

      3 秦平.白附子臨床應用辨誤.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9,16(4):109

      4 徐秀梅.白附片與白附子的區(qū)別.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6):391

      5 張加英,陸肇中.禹白附與關白附別名相同異藥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6(2):95

      6 郭紅艷.白附子和白附片的鑒別應用.臨床合理用藥,2010,3(11):13

      7 吳連英,仝燕,毛淑杰,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較研究.中國中藥雜志,1992,17(6):339

      8 徐樹楠.關白附與禹白附辨析.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3,3(16):1339

      9 劉潔,盧長慶,王鑰琦.白附子炮制前后顯微與化學比較.中成藥,1990,12(2):18

      10 吳連英,毛淑杰,程麗萍,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鎮(zhèn)靜、抗驚厥作用比較研究.中國中藥雜志,1992,17(5):275

      11 韓進庭.關白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21):3268

      12 單保恩,張金艷.禹白附對人T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調節(jié)活性.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21(10):768

      13 尹建元,樸春姬,楊建增,等.禹白附抗腫瘤活性研究.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16(2):52

      14 朱耀寰,遲相林.白附子抗腫瘤作用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2006,22(3、4):122

      猜你喜歡
      白附子甲素抗炎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分析
      燈盞甲素在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PK-PD結合模型研究
      牛耳楓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0
      短柱八角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09
      臨床上如何判定和選用白附子
      分析漢防己甲素治療塵肺的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熏硫與未熏硫白芷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對比研究
      中藥與臨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30
      白附子需煎煮2小時
      連續(xù)4周口服雷公藤甲素對大鼠血紅素加氧酶的影響
      白附子與白附片的鑒別
      易门县| 邵东县| 彭水| 潢川县| 克拉玛依市| 咸阳市| 清水河县| 临汾市| 南雄市| 南郑县| 鄂尔多斯市| 鄂州市| 永州市| 乐至县| 漾濞| 土默特左旗| 嘉荫县| 沙坪坝区| 达孜县| 开远市| 雅安市| 县级市| 察隅县| 丽江市| 宜宾县| 高青县| 东台市| 社会| 南华县| 宁明县| 汝阳县| 阜平县| 盐池县| 禹州市| 清水河县| 商南县| 嫩江县| 德阳市| 长岭县| 大方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