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理社
纈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
孫理社①
目的:觀察纈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2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1例)。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纈沙坦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氫氯噻嗪治療,兩組均以8周為1療程。結果:治療4周和8周后,兩組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0.05)。兩組總有效率均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升高,治療4周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4.52%和51.61%,治療8周后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55%和70.9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纈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起效快且療效確切,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用纈沙坦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原發(fā)性高血壓??; 纈沙坦; 氫氯噻嗪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中以原發(fā)性高血壓居多,約占高血壓患者的95%[1]。鑒于高血壓患者需終身服藥的特點,正確合理的選擇較少種類、較小劑量的安全平穩(wěn)的降壓藥物是治療高血壓的關鍵。歐美最新發(fā)布的高血壓治療指南均指出,藥物聯(lián)合治療是提高現(xiàn)階段高血壓達標率的重要途徑[2]。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纈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獲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3]。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及對所用藥物過敏者。62例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43~75歲,平均(47.23±3.89)歲,病程0.5~6.7年,平均(5.2±1.5)年,收縮壓(168.2±6.6) mm Hg、舒張壓(102.3±4.5) mm Hg;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41~76歲,平均(45.79±4.38)歲,病程0.6~6.5年,平均(5.1±2.0)年,收縮壓(167.1±6.9) mm Hg、舒張壓(100.8±4.6) mm Hg。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治療前血壓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治療前1周均停服任何影響血壓的藥物。對照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纈沙坦(代文)80 mg/d,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氫氯噻嗪25 mg/d。分別測定兩組患者用藥前、用藥后4周及用藥后8周血壓和血脂、血糖、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指標。
1.3 療效標準 (1)顯效:舒張壓(DBP)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DBP雖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 Hg;(2)有效:舒張壓下降未達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3)無效:未達到(1)或(2)標準[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治療后4周和8周后,兩組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均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升高,治療4周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4.52%和51.61%,治療8周后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55%和70.9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原發(fā)性高血壓降壓治療的目的是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正常平穩(wěn)水平,盡可能降低高血壓并發(fā)癥所對靶器官的損害和降壓藥物的毒副作用。目前,提高血壓控制率的方法包括延長治療時間、增加藥物劑量和聯(lián)合用藥等方法,其中合理聯(lián)合用藥是歐美和我國共同認可的控制高血壓的一線治療方案,提倡應用兩種或更多的藥物使血壓達標。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4周及治療后8周血壓情況(±s) mm Hg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4周及治療后8周血壓情況(±s) mm Hg
*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觀察組(n=31) 168.2±6.6 102.3±4.5 130.3±5.8*△ 85.1±3.3* 125.1±6.0*△ 84.8±3.0*對照組 (n=31) 167.1±6.9 100.8±4.6 147.7±5.6* 87.5±3.1* 140.1±6.2* 87.0±3.1*
表2 兩組治療4周、8周后臨床療效比較
目前,控制高血壓患者收縮壓的藥物主要有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及利尿劑。纈沙坦作為一種高效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被WHO認定為六大抗高血壓藥物之一。纈沙坦在有效降壓的同時,還能夠改善其他降壓藥物導致的咳嗽、血管水腫等副作用,達到安全有效降壓的目的。氫氯噻嗪為噻嗪類利尿劑,能夠通過減少體內鈉鹽的容量負荷、部分阻滯電壓依賴性鈣通道、下調血管緊張素2受體亞型AT1等途徑降低血壓。本院應用纈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4周、8周后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降低,8周后有效率達93.55%,且對血脂、血糖、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相關指標均無顯著影響,提示纈沙坦與氫氯噻嗪聯(lián)合應用,降壓迅速平穩(wěn)、療效安全可靠。
[1] 李四平,劉朝斌,肖春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50例[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6):188.
[2] 李超,蔣勇,韋玉華.厄貝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J].柳州醫(yī)學,2011,24(3):135.
[3] 劉力生,龔蘭生,孔靈芝,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4.
[4] 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2008規(guī)范化治療[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0.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7.098
①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yī)院 河南 蘭考 475300
孫理社
2012-04-25) (本文編輯: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