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崇
(遼寧大石橋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大石橋 115100)
腦梗死在神經(jīng)內(nèi)科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包括了頭痛頭暈、心情煩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等。腦梗死通常治療難度大,預后不佳,患者很容易致殘或死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伴意識障礙的腦梗死35例,取得了較令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7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52~80歲,平均年齡65.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由我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shù)會議討論通過的腦梗死診斷標準,且經(jīng)影像學檢查證實,可排除心肺肝腎功能嚴重不全、其它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70例中,意識障礙程度分為嗜睡18例,昏睡23例,淺昏迷20例,深昏迷9例;根據(j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DS評分),重型27例,中型43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意識障礙程度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措施,包括溶栓、擴張血管、利尿脫水治療。其中,觀察組加用靜脈滴注醒腦靜20mL+生理鹽水100mL,每日1次,以及依達拉奉30mg+生理鹽水100mL,每日2次,連用3周;對照組加用醒腦靜20mL+生理鹽水100mL,每日1次,連用2周。
根據(jù)NDS評分標準評價療效[1],痊愈:NDS評分降低90%以上,神志清晰,語言表達流利,可獨立行走,患側(cè)肢體肌力恢復至4~5級;顯著進步:NDS評分降低介于46%~90%,身體體征明顯恢復,患側(cè)肢體肌力提高2級以上;進步:NDS評分降低介于18%~45%;無變化:NDS評分減少或增加7%,體征無明顯變化;惡化:NDS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
采用SPSS 13.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t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35例中,痊愈8例,顯著進步14例,進步6例,無變化6例,惡化1例,顯效率62.86%;對照組35例中,痊愈4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8例,無變化10例,惡化3例,死亡1例,顯效率37.14%,死亡率2.86%。觀察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觀察組為21.3±9.2,對照組為22.6±7.0;治療后第14天,觀察組為7.6±9.7,對照組為14.6±9.2。與治療前相比,觀察組后NDS評分顯著降低;治療后第14天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NDS評分顯著降低(P<0.05)。
依達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劑,可以發(fā)揮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以及減少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減輕腦組織損傷和腦水腫[2]。醒腦靜是由天然中藥材研制而成的注射液,主要成分有麝香、山梔子、冰片等。醒腦靜可穿過腦梗死病灶處的血腦屏障,緩解腦部腫脹,有助于保護腦細胞,縮小腦梗死面積,同時可抑制缺血再灌注時引起的腦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加快腦脊液循環(huán)等作用[3]。在本組資料中,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NDS評分降低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伴意識障礙的腦梗死療效顯著,有效降低NDS評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陳清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
[2]張國平,薛萍,劉箐箐.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50例療效觀察[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9,17(6):493~494.
[3]卓文燕,徐安定,曾小香,等.醒腦靜對缺氧神經(jīng)元凋亡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1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