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斌
?
高血壓危象臨床診治100例
王有斌
(江蘇省高郵市周山鎮(zhèn)衛(wèi)生院,高郵 225612)
提高對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臨床評估及診治能力,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高血壓危象的患者,依據(jù)高血壓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對高血壓危象患者做出明確的判斷,在正確判斷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臨床治療,觀察患者的預后情況。高血壓危象患者進行有效的評估及積極有效的臨床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預后。高血壓危象顯著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臨床鑒別及診斷的基礎上,應積極預防該病的發(fā)生,降低其對患者的傷害。
高血壓危象;臨床評估;診治;預后;中醫(yī)病因
高血壓危象是高血壓患者在諸如:情緒劇烈變化、氣候環(huán)境變化、過度勞累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導致的一種發(fā)病急,危害重的臨床疾病,患者的血壓可高達200/120mmHg;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常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抽搐、昏迷。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該病的發(fā)病率約占高血壓患者的1%~5%[1]。而我國是高血壓患者眾多的國家,因此提高該病對患者造成危害的警惕性,采取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為此,本文回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高血壓危象的患者臨床診治情況,以探討對該病的診斷及治療。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高血壓危象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49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8歲;患者病程多在5~11年;患者就診時血壓均≥170/120mmHg。100例高血壓危象患者中,伴有視神經(jīng)盤水腫患者5例;伴有腦神經(jīng)血管患者45例;伴有心血管患者40例。
1.2 方法 就診時患者血壓≥170/120mmHg,同時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氣短等,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腎功能、頭顱CT等相關檢查確診后,對患者給與相應的臨床處理。①降壓:確診后即可對患者采用降壓治療,降壓幅度控制在確診時的2/3[2];②檢測靶器官功能情況,對癥處理;③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患者有無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等相關問題,以便對癥處理。
本文所觀察的100例患者在確診后,即可給與降壓治療,當患者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后,可改變患者的給藥途徑,減慢降壓速度,同時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尿量,及靶器官的功能等,以便對癥治療。
患者確診后經(jīng)積極有效的控制血壓,及處理并發(fā)癥,此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如下:經(jīng)過上述診治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其中死于腦血管疾病患者為2例:1例大量腦出血、1例嚴重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為3例:1例為大范圍主動脈夾層破裂、2例腎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其余95例患者的血壓及其并發(fā)癥均得到明顯的控制。
中醫(yī)無高血壓病病名。根據(jù)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及其發(fā)展過程,屬于中醫(yī)“眩暈”“頭痛”“肝風”“中風”等病證范圍。從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來看,其發(fā)病主要與情志、勞倦、先天稟賦、飲食有關,受病之臟主要在肝。
引起高血壓危象發(fā)生的具體原因,部分專家學者認為[4],該病的發(fā)生是在患者既往有高血病的基礎上,在外界誘因的作用下,導致患者血液中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去甲基腎上腺素和精氨酸加壓素等導致血管收縮的活性物質(zhì)急驟升高,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同時導致小動脈內(nèi)膜損傷和血小板聚集,臟器組織缺血缺氧壞死。臨床觀察顯示,高血壓危象對患者腦組織及腎組織損傷較為明顯。大量臨床觀察顯示,高血壓危象患者常見的臨床并發(fā)癥有:惡性高血壓伴視盤水腫、高血壓合并腦損害、高血壓合并心臟損害、高血壓合并腎臟損害、兒茶酚胺釋放過多、子癇、外科手術有關的重度高血壓、嚴重的鼻出血等。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高血壓危象中,患者多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約占患者總數(shù)的92%[5]。臨床常見的并發(fā)癥如:急性冠脈綜合征、腦卒中和急性左心衰。因此在積極降壓的同時,也應加強對患者并發(fā)癥的處理。高血壓危象是以血壓急劇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此病發(fā)病期病情進展較快,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臨床上應加強對該病的診斷。長期臨床觀察顯示,高血壓危象易與嗜鉻細胞瘤、腦腫瘤、顱內(nèi)出血等相關疾病相混淆,臨床接診時除認真詢問患者病史、體格檢查外,還應恰當?shù)氖褂糜跋駥W或?qū)嶒炇逸o助檢查以明確對該病的診斷。對該組患者經(jīng)過上述診治后,此組患者的死亡率約為5%。經(jīng)過積極治療后,患者的腦血管、心血管等相關并發(fā)癥情況得到較好的控制。由此可見,臨床應積極研究該病的治療及預防措施,以降低高血壓危象的發(fā)病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此外,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還需加大對患者及家屬有關此病預防事項的宣傳力度,減少外界誘因?qū)颊叩拇碳ぃ瑴p少該病的發(fā)生。
[1] 華琦,劉力松.高血壓危象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6,34(10):13.
[2] 李玉杰.高血壓危象的評估與處理[J].新醫(yī)學,2009,40(9):561-563.
[3] 李瀛均,陸健,薛利華.高血壓病診治心得[J].陜西中醫(yī),2001,22(8):512.
[4] Estrera AL,Miller CC,Sail HJ,et al.Outcome of med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J].Circulation,2006,114(1 Suppl):1384-1389.
[5] 于生權.高血壓危象的治療原則與處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1,(03):122-123.
(本文校對:蘇玲 收稿日期:2012-02-0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6.098
1672-2779(2012)-06-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