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興艷
?
淺談腦梗死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溫興艷
(吉林省吉大二院民康醫(yī)院,長春 130041)
腦梗死;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心理療法
在我國,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們生命及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也給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更導致人們的精神壓力過大,因病致死、致殘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及心理出現(xiàn)障礙的人不計其數(shù)。腦梗死屬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供應腦的動脈粥樣硬化等自身病變使管腔狹窄、閉塞或在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造成腦局部急性血流中斷,缺血缺氧,軟化壞死,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腦梗死,在祖國醫(yī)學上也被稱為“中風”、“卒中”,多屬中經絡證。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并配合心理療法,效果甚佳。
1.1 中藥治療 常用方藥為大補元煎合補陽還五湯加減:重用黃芪,常用量40~60g以補氣(該藥不僅是一味很好的補氣藥,更是一味很好的擴血管藥);當歸養(yǎng)血;山萸肉、熟地黃、杜仲補肝腎;川芎、地龍、赤芍、紅花、丹參、三七活血化瘀(三七不僅有很強的活血化瘀作用,且兼有很好的益氣作用,現(xiàn)代研究已經證實有類似人參樣作用);石菖蒲開竅通絡。全方共呈益氣活血、兼補肝腎之功。但臨床應用時,應根據(jù)兼癥作適當加減:語言不利明顯者加遠志;小便失禁者加重山萸肉及熟地黃用量;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酒大黃;脈弦有力、血壓偏高者減少黃芪用量,并重用地龍,加白芍50g以平肝緩急、川牛膝20g以引血下行;頭昏明顯者加天麻15g。經過多年來的臨床證實,中醫(yī)治療對腦梗死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1.2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是根據(jù)病位深淺、病情輕重來治療腦梗死患者。臨床上將中風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兩大類。第一,中經絡者,病情較輕,病在經絡,未及臟腑,或臟腑功能漸見恢復,而經絡氣血仍然阻滯,一般無神志改變,或神志轉清,僅表現(xiàn)為半身不遂、舌強失語、吞咽障礙、大小便失禁、面癱等。第二,中臟腑者,病變深中臟腑,病情較重,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并見半身不遂、失語等中經絡癥狀。
針灸治療中風中經絡者療效已經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肯定。下面根據(jù)癥狀的不同來介紹針灸治療的方案。
1.2.1 半身不遂 軟癱期:特點是肢體痿軟無力,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一般發(fā)生在病后2周內,上肢軟癱期可持續(xù)1~3個月。治法:交通陰陽經氣,宗羅天益《衛(wèi)生寶鑒》所載方法,針刺十二井穴為主。穴方:十二井穴、人迎、風府、百會。
硬癱前期:見肢體肌力部分恢復,肌張力逐漸增高,出現(xiàn)聯(lián)合運動。此期一般從軟癱期后持續(xù)至病后1~3月。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穴方:合谷、太沖、百老、天宗、臂中、外關、大腸俞、承山、委中、八邪、八風、百會、風池、風府、大椎。
硬癱期:見患肢肌張力高,雖有肌力,但屈伸困難、甚至痙攣、僵硬,呈典型的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模式。一般發(fā)生于病后3月至半年以上。穴方:大椎、百會、百勞、四瀆、合谷透后溪、大腸俞、殷門、委中、承筋、丘墟透照海、申脈透照海、八邪、八風。均取患側穴,針刺日1次,1~3月為1個療程。
1.2.2 舌強失語 包括構音障礙和失語。病機特點:痰濁蒙竅,舌絡瘀阻。治法:化痰逐瘀,通利舌竅。穴方:公孫、通里、語門、廉泉、人迎、風府、百會。針刺日1次,1月至3月為1個療程。失語治療一般所需時間較長,不應輕易放棄。
1.2.3 吞咽障礙 治法:活血開竅。穴方:人迎、廉泉、百勞、風府。針刺日1~2次,治愈為度。針刺治療吞咽障礙療效很好。輕癥1~2次即可顯效,重癥則需20~30次左右可治愈。
1.2.4 大小便失禁 治法:通利膀胱經氣以助氣化。穴方:次髎、會陽。兩穴均用電針,低頻電刺激20min。電針日1次,5~10次為1個療程。電針治療中風二便失禁療效確切,輕者3~5次可愈,重者須治療半月至1個月。
2.1 讓患者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或潘生丁,同時給予甲鈷胺1.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2.2 胞二磷膽堿0.75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對部分可能出現(xiàn)腦水腫者予適當脫水治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并給予降血糖、降血壓、調脂治療以及早期康復治療。
2.3 給予低分子肝素鈣5000u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續(xù)用3~7d,血塞通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廣義的心理療法包括對患者所處環(huán)境的改善,周圍人(包括醫(yī)生)語言、行為的影響(如安慰、鼓勵、暗示、示范等),特殊的環(huán)境布置等一切有助于疾患治愈的方法;狹義的心理療法指由心理醫(yī)師專門實施的治療。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患者接受現(xiàn)實。腦梗死發(fā)病急,患者往往對突如其來的生理功能障礙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難難以接受,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得病了,不會好”,很難接受疾病甚至殘疾狀態(tài),并且這種狀態(tài)很快的會影響到家人和身邊的人,患者易產生恐懼、消極、悲觀、煩躁的心理反應。隨著“立即痊愈”希望的破滅,患者往往陷入絕望和擔憂的狀態(tài)中,并在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出來。比如說這些患者常會出現(xiàn)情緒異常,表現(xiàn)為少言、淡漠、缺乏主動性,或者是脾氣暴躁,對日常生活過分依賴他人,強化患者角色,對治療缺乏信心,對醫(yī)生失去信心等等。醫(yī)生先可以讓患者盡早了解這些情緒、心理變化,必要時可以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予以配合,讓患者積極配合康復治療,恢復良好的心態(tài)。只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療效才會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應該中西醫(yī)結合,并配合心理治療,患者才會達到最好的健康狀態(tài)。
2012-02-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33
1672-2779(2012)-07-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