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卜集鎮(zhèn)衛(wèi)生院,河南信陽 465131
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長期代謝紊亂可引起眼、腎、神經(jīng)、心血管等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甚至衰竭,嚴重時發(fā)生 DKA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煞譃?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2DM)兩型,T1DM 又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T2DM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本病在平時應該接受規(guī)范合理的臨床治療,控制病情,延緩進展,降低死亡率。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來院治療的80例患者,年齡在26~58歲;病程在1~18年不等。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T1DM者18例,T2DM者62例。合并動脈硬化者30例、高血壓者24例、糖尿病腎病15例、皮膚感染者9例、糖尿病眼病者2例。
1.2 臨床診斷目前國際上通用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具有糖尿病臨床癥狀同時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值測≥11.1mmol/L或FPG≥7.0mmol/L或OGTT 2hPG≥11.1mmol/L;需要重復一次可確診[1]。同時要鑒別T1DM與T2DM,可從發(fā)病年齡、起病急緩、癥狀輕重、體重、DKA傾向、是否依賴胰島素等方面做鑒別,必要時可行胰島β細胞自身抗體及其功能做判斷。
2.1 一般治療控制飲食,要做到“四定一不定”,即定時定量定餐定營養(yǎng)不定食品[2];控制主食及魚肉、蛋、油等副食品的攝入,控制總熱量糖;其中糖占50~60%,蛋白質(zhì)15~20%,脂肪15~20%,多食高纖維和粗糧食品如玉米、豆、南瓜等。對于體重肥胖者應該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合理體重。定期進行病情監(jiān)測如監(jiān)測血糖,定期復查A1C,并檢查心、腎、眼底等病情,如出現(xiàn)并發(fā)癥應及時治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戒煙、限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樹立糖尿病可控可防可治、不影響壽命的觀念。
2.2 治療藥物對于所有藥物都要嚴格掌握其適應癥及其禁忌癥。
2.2.1 促胰島素分泌劑常用藥物有格列苯脲(優(yōu)降糖)、格列美脲等;作用于胰島β細胞膜上的KATP,刺激其分泌胰島素,降低血清糖原水平,增加胰島素與靶細胞的結(jié)合能力。主要用于非肥胖型T2DM患者,經(jīng)飲食和運動未控制滿意者,均可選用。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糖,應注意預防。
2.2.2 雙胍類以二甲雙胍應用最廣泛,作用機制為抑制肝葡萄糖輸出,促進葡萄糖的無氧代謝,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及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T1DM和T2DM均可使用。其副作用有消化道反應,表現(xiàn)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進餐中服用,從小劑量開始,可減輕;再次是維生素 B12和葉酸吸收障礙;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乳酸性酸中毒,應該注意預防[3]。
2.2.3 格列酮類為胰島素增敏劑,改善胰島素抵抗及高糖毒性,糾正糖及脂質(zhì)代謝紊亂,治療時不會出現(xiàn)低血糖。主要用于胰島素β細胞有一定分泌能力的T2DM患者,禁用于T1DM患者。常用的有兩種制劑羅格列酮,口服4~8mg/d,每日一次或兩次;吡格列酮,口服15~30mg/次,每日一次。
2.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抑制小腸α葡萄糖苷酶,延遲葡萄糖的吸收以達到控制血糖過高的目的;適用于餐后血糖增高明顯,空腹血糖輕到中等程度增高者。注意其胃腸道反應,可出現(xiàn)腹脹、腹瀉或排氣增多。常用藥物有阿卡波糖,50~100mg/次,3次/d;伏格列波糖,0.2mg/次,3次/d。
2.2.5 胰島素主要用于T1DM患者;對于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的T2DM患者也可應用;DKA及乳酸性酸中毒者也可。分為短效、中效、長效三種制劑。
2.3 臨床分型治療T1DM主要用胰島素治療,病情較輕的患者,從 0.5~1.0U/(kg·d)開始,根據(jù)病情不同逐漸加量,每餐前皮下注射低精蛋白胰島素或慢胰島素鋅混懸液,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控制夜間胰島素水平,治療過程應注意患者避免出現(xiàn)“黎明現(xiàn)象”及“Somogyi效應”。T2DM可口服格列本脲片1.25~20mg/d,依據(jù)病情調(diào)整劑量,可聯(lián)用格列喹酮片30mg,30~180mg/d,餐前30min分3次口服,連續(xù)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4];無明顯消瘦及伴有高血壓、高胰島素者可用二甲雙胍,500~1500mg/d,分2~3次口服。
經(jīng)積極治療80例患者中60例病情有效控制;好轉(zhuǎn)10例;效果不明顯2例;8例發(fā)生皮膚感染,治療后痊愈,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致飲食結(jié)構不合理及生活工作壓力大等,糖尿病發(fā)病率有增加趨勢。其預防的臨床治療愈發(fā)顯得重要,臨床工作中應該積極探討治療方法。本組80例患者中,經(jīng)治療總有效率達 90.0%,說明糖尿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疾病,在治療過程中應勸告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接受規(guī)范合理的臨床治療,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預后。
[1]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第 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70-788.
[2]劉曉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143.
[3]信彬彬,王春華.糖尿病的口服抗糖藥物治[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05(10):3063.
[4]劉霞.56例糖尿病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