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赫庫蘭尼姆:見證火山噴發(fā)的古城
■劉少才
自古以來,我們的地球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天災人禍,使無數(shù)生靈涂炭,不少家園毀于一旦,人們耳熟能詳?shù)凝嬝惞懦蔷褪瞧渲幸焕?。然而,與龐貝同時慘遭厄運的還有一座城市,它沒有龐貝名氣響,或者說鮮為人知,它就是與龐貝毗鄰的赫庫蘭尼姆古城。
赫庫蘭尼姆位于意大利維蘇威火山西麓7000米處,南臨那不勒斯灣,西北距那不勒斯10千米,距著名的龐貝古城僅8000米。兩座城市同時毀于公元79年8月24日那場特大的火山噴發(fā)。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赫庫蘭尼姆就已經(jīng)有人居住了,經(jīng)過幾百年的營建,到公元79年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居民少說也有五六千人,在那個時代,這也算是一處繁華之地了。城內(nèi)有巨石鑲砌的街巷,有豪華的豪紳別墅,有可洗熱水澡的澡堂,有土磚砌筑的商店,有土石夯筑的民居,更難能可貴的是,還有通商的港口。中心街道店鋪有序,生產(chǎn)興隆,人們安居樂業(yè),兒童天真無邪,老人衣食無憂。在公元79年的那個夏天,人們沒有察覺到與往昔有什么不同,海風輕輕地吹,如洗的碧空萬里無云,港口中商船出出入入,海面上海鷗自由飛翔,帆船點點。城市也一切如故,馬車穿街而過,商家招呼光臨的顧客……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場滅頂之災馬上就要降臨到他們頭上了。
準確地說,那是公元79年8月24日13時,沉睡在小城東郊的維蘇威火山像一條蘇醒的巨龍,突然發(fā)出接二連三的轟響,火山口上方的煙柱突然迸裂,致命的火山灰塵暴(產(chǎn)生于巖漿流上部的高溫氣體、水蒸氣、輕質(zhì)碎石形成的濃密灰云,移動速度遠高于巖漿)發(fā)生了,溫度高達400℃的沖擊波順維蘇威火山高速傾瀉下來,霎時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驚醒的市民還未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濃黑的煙柱便沖天而起,直達萬米高空,晴朗的天空頓時失去了太陽的光輝。人們不知道是天神在廝殺,還是魔鬼沖出地獄之門,多數(shù)人先是驚奇,然后是恐懼、祈禱、奔逃,那種生死大逃亡的狼狽相和求生的本能可想而知??墒翘鞛牟]有半點可憐這些平民的意思,火山繼續(xù)施展著它的淫威,數(shù)以億萬噸計的火山沙粒和火山灰,像傾盆大雨般傾瀉而下,幾分鐘便到達了赫庫蘭尼姆城。緊隨灰塵暴之后,巖漿流也席卷而來,在城市街區(qū)留下四五十厘米、海邊留下150厘米厚的堆積物。巖漿流所到之處建筑被摧毀,大量建筑材料被席卷而去,所有生命轉眼間就不復存在了。到第二天黎明前,灰塵暴和巖漿流交替發(fā)生了四次,赫庫蘭尼姆城最終被23米厚的火山噴發(fā)物掩埋,昔日那座生機勃勃的沿海城市頃刻之間就消失在地中海畔。此后,維蘇威火山又于公元203年、305年、472年、512年多次爆發(fā)。由于火山灰和熔巖的多次覆蓋,使地下的古城埋得更深,后人從地面上再也見不到古城的一點蹤跡了。
之后的千百年來,人們只是從古籍史書和民間傳說中才知道曾經(jīng)有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古城的存在,但它們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樣的,卻始終是個不解之謎。
歷史來到了公元13世紀。一座名為瑞森那的城鎮(zhèn),在深埋著消失的赫庫蘭尼姆城的地面上建立起來。要是他們知道腳下便是被火山凝灰?guī)r掩埋的古城,或者說他們房屋下面就有當年遇難者的尸體,打死他們也不會在這樣的位置上蓋房子。
1709年,瑞森那的幾個工人在打井時挖出一塊大理石板斷塊,雖然它有部分殘缺,但清洗之后仍然顯示出它那高貴的質(zhì)料和雕刻精細的圖案。不久,一個王子得知那塊大理石板,便親自過目,一眼就認出那是古建筑物上的裝飾物,是無價之寶。王子馬上派人到發(fā)現(xiàn)大理石板處挖掘,結果發(fā)現(xiàn)地下確有一座古建筑。人們從它的高墻上拆下了不少大理石板,并用那些大理石板上精美的雕像裝飾王子的新宮殿。
1738年,一位國王雇了一名工程師和一批民工,在原地繼續(xù)發(fā)掘,又挖出了一些石碑。石碑上的銘文證實,地下的這座古城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赫庫蘭尼姆。有記載說,一些自私的參與挖掘的民工,悄悄地把一些挖掘出的青銅像投入火爐里熔化,鑄成了銅塊,致使許多珍貴無比的古代文物和歷史見證被毀壞了。在那個沒有法治的年代,一些人聞風而來尋金奪銀,到處挖地溝打豎井,有一個人在深挖地道時,竟然鑿毀了一幅價值連城的壁畫。直到1750年前后,從赫庫蘭尼姆古城挖掘出來的部分珍寶,才被收藏在一個國王的宮殿里。
自從人們發(fā)現(xiàn)此處就是消失的赫庫蘭尼姆古城后,盜挖者便蜂擁而至,從沒中斷過。直到有一個倒霉蛋在挖掘財寶時被毒氣熏死在里面,盜挖之風才有所收斂。不明底細的人們流傳,那是“上帝對偷盜者的懲罰”,是“魔鬼對貪婪者的報復”。
1927年,考古學家開始對赫庫蘭尼姆古城進行科學的發(fā)掘。他們小心翼翼地使古城重見天日,每挖到一所房子,都要在地圖上標出準確位置,做好精確詳盡的記錄。由于赫庫蘭尼姆城被厚達23米的堅固熔巖所覆蓋,致使發(fā)掘工作困難重重,再加上古城上面又有了新的建筑,得動遷一戶才能擴大一點挖掘面積,又由于戰(zhàn)亂、經(jīng)濟條件所限等因素,中間不得已幾度停止挖掘。
對赫庫蘭尼姆古城進行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是在1980年。當赫庫蘭尼姆古城重見天日的時候,人們極少發(fā)現(xiàn)遇難者的遺骸,難道火山爆發(fā)時居住在赫庫蘭尼姆古城里的5000余名居民都躲過災難,逃到別去了嗎?
后來,考古學家把注意力放在它那古老的海灘和海堤上。揭開火山灰?guī)r的覆蓋層,竟然找到140具1900余年前的遇難者的尸骨,這一具具保存完好的尸骨里有婦女、孩子、戰(zhàn)士和老人。由此斷定,一個高濕氣體與火山灰混合的旋轉氣團以每小時97千米的速度從維蘇威火山口席卷而下,很可能有許多人被這一氣團趕向開闊的海灘,他們在充滿火山灰的灼熱煙氣中窒息而死。緊接著,火山爆發(fā)引發(fā)的大潮又沖走了絕望的人們,隨之,滾燙的熔巖和火山灰埋葬了這里的一切,也埋葬了那些沒被海水沖走的尸體。
如今,已被挖掘出來的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座古城都已經(jīng)成為景點供游人參觀,維蘇威火山四周也處處呈現(xiàn)出祥和的景象。但是專家預測,在最近200年間,維蘇威火山將會像近2000年前那樣大規(guī)模爆發(fā)。若果真如此,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將會再次遭受滅頂之災。
大自然能創(chuàng)造美,給人帶來無盡的享受,也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鹕絿姲l(fā)就是自然災害之一,無論哪種類型的火山噴發(fā),無論火山噴發(fā)的能量有多大,都會給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
鏈接
維蘇威火山是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海拔1281米。地處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邊緣的維蘇威火山,在各板塊的漂移和相互撞擊擠壓下,于2.5萬年前爆發(fā)形成。
在此次事件發(fā)生6年后,大災難的目擊者小普林尼(老普林尼的外甥)在給歷史學家塔西佗的信中,生動地描述了火山爆發(fā)時的狀況:“一大片雪松形狀的烏云突然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巨大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由于天空變得一片黑暗,火焰顯得分外耀眼。地震頻頻不斷,我們都不敢出去,因為那燃燒著的碎石正像冰雹那樣從天上猛砸下來……”小普林尼是在與龐貝城相距20千米以外的地方體會到這番感受的,位于火山附近的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居民的感受可想而知了。圖為赫庫蘭尼姆城的遇難者。
(張小寧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