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利梅
2716例陰道鏡下活檢診斷宮頸病變的臨床分析
宛利梅
目的 探討陰道鏡下活檢對診斷宮頸病變的價值。方法 對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16例陰道鏡下異常圖像者,對其定位活檢以病理結果作對照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2716例陰道鏡下定位活檢經(jīng)病理確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301例,其中包括CINⅠ591例,CINⅡ458例,CINⅢ 252例;宮頸原位癌16例,浸潤癌66例,慢性宮頸炎(包括宮頸息肉)122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0例,宮頸濕疣95例。結論 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很關鍵,確診率高。
陰道鏡檢查;宮頸病變;診斷;活檢
目前我國宮頸癌患者逐漸增加,有年輕化趨勢。宮頸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性交出血、血性白帶、白帶增多等表現(xiàn)[1]?;颊叨嘣隗w檢或疾病惡化后才就診。陰道鏡可對局部病變進行細致的觀察,并可活檢送病理檢查,從而對疾病進行確診。筆者所在醫(yī)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共2716例患者經(jīng)陰道鏡及病理檢查對宮頸病變確診,現(xiàn)將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如下。例,CIN Ⅲ 252例;宮頸癌82例,占3.12%,66例患者為浸潤癌,16例患者為宮頸原位癌。1226例(45.13%)患者為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異位癥10例,占0.36%;宮頸濕疣95例,占3.50%。所有患者中1061例(39.06%)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的圖像顯示為醋酸白色上皮的圖像表現(xiàn),1335例(49.18%)圖像為點狀血管表現(xiàn)。異型血管485例,占17.85%;白環(huán)白腺222例,占8.17%;鑲嵌244例,占8.98%;白斑65例,占2.3%;明顯癌42例,占1.54%。見表1。
表1 病理檢查、陰道鏡檢查的結果分析
1.1 一般資料 我醫(yī)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定位活檢的患者共2716例,年齡18~72歲,其平均年級為(39±10.32)歲。
1.2 檢查方法 由主治醫(yī)師以上職稱醫(yī)師操作,于非月經(jīng)期,窺器暴露宮頸,用0.9%生理鹽水拭凈宮頸表面分泌物作初步觀察,繼以3%冰醋酸棉球濕敷宮頸1min后,仔細觀察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及轉化區(qū),特別是轉化區(qū)的顏色、形態(tài)、血管變化,尋找異常陰道鏡圖像,最后涂復方碘液,在異常轉化區(qū)根據(jù)不同圖像取1~4塊組織,若鏡下未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部位,則常規(guī)在轉化區(qū)3、6、9、12點部位作活檢,分瓶福爾馬林液固定送病理檢查。
所有2716例患者檢查后結果顯示,1301例(47.90%)患者確診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其中包括CIN Ⅰ 591例,CIN Ⅱ 458
3.1 陰道鏡檢查宮頸癌和CIN的陰道鏡圖像 陰道鏡檢查發(fā)現(xiàn)宮頸癌及其癌前病灶,主要觀察陰道鏡下異常血管,如血管的形態(tài)及血管間距的變化,其中以點狀血管、鑲嵌及異型血管為主要表現(xiàn)。本文66例浸潤癌的陰道鏡下圖像,明顯癌42例,如腦回狀、乳頭狀、玻璃狀或膠凍狀等,異型血管出現(xiàn)率達80.30%,提示浸潤癌陰道鏡下圖像主要是血管異常;16例原位癌中均有白色上皮表現(xiàn),點狀血管、異型血管、鑲嵌和白斑出現(xiàn)率分別占43.75%、31.25%、25%、12.5%,提示原位癌CIS陰道鏡下圖像主要為醋酸白色上皮,可合并其他血管異常圖像;CIN醋酸白色上皮為主,出現(xiàn)率為39.96%[2-3]。
3.2 陰道鏡對其他疾病診斷的價值 陰道鏡對尖銳濕疣診斷的價值在于能早期作出診斷,同時可發(fā)現(xiàn)有無合并癌前病變,以早診斷、早治療。本文95例宮頸濕疣中,僅31例可用肉眼作出診斷,43例肉眼無法診斷,而于陰道鏡下作出診斷;另外,21例陰道鏡下診斷為白斑,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濕疣,故若行陰道鏡檢查可明顯減少宮頸濕疣的漏診,從而減少疾病蔓延的風險[4]。另外,18例宮頸濕疣患者合并CINⅡ,49例合并CINⅢ。
3.3 陰道鏡檢查的局限性:雖然陰道鏡檢查 CIN敏感性高,可用于CIN及宮頸癌的篩查,但由于宮頸管內病變較難觀察,存在一定的假陰性,且受操作者的經(jīng)驗限制,可結合宮頸刮片評估宮頸管內不宜看到的區(qū)域,發(fā)現(xiàn)隱蔽病灶,提高診斷率[5]。
綜上所述,陰道鏡檢查可對病變部位進行仔細的檢查,并可做活檢,用于宮頸病變的診斷比較準確可靠,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早期發(fā)現(xiàn)CIN及阻斷宮頸癌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林芳惠的結論一致[6]。
[1] 鄭英,劉玉玲.陰道鏡圖譜[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3-18.
[2] 牛亞明,王素珍.陰道鏡檢查早期診斷宮頸癌[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1997,8(2):103.
[3] 錢德英,曾仁海.宮頸上皮肉瘤樣病變的陰道鏡與病理學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1998,4(5):13.
[4] 王連云,劉紅.門診陰道鏡檢查344例臨床應用體會[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1999,8(1):87.
[5] 鄭麗璇,謝芳,陳滌瑕.陰道鏡下常規(guī)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108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3,19(3):159-160.
[6] 林芳惠,吳丹梅.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1,17(26):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4.068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醫(yī)院婦科(宛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