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芳,王園珍,駱江英,孫 蘭,鄭春良
(1.浙江省義烏市種植業(yè)管理總站,浙江 義烏 322000;2.義烏市稠城街道農業(yè)服務中心,浙江 義烏 322000:3.義烏市紅荷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浙江 義烏 322000)
宣蓮特指產于武義縣柳城畬族鎮(zhèn)祝村柳城一帶的蓮,它與柳城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是湘蓮、建蓮、宣蓮3大名蓮之一。近幾年,義烏市鮮食子蓮種植面積發(fā)展較快,百畝以上種植規(guī)模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5家,帶動鮮食子蓮產業(yè)的發(fā)展。義烏市紅荷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引進宣蓮2號,投資171.65萬元,在稠城街道白岸頭村建立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基地。從它的生長特性及對土壤、氣候的適應性和需肥規(guī)律觀察,經過對該品種施肥水平試驗和栽培技術摸索,試種取得了成功。
種植宣蓮2號的稠城街道白岸頭村基本情況:面積7.75 hm2,土種為泥質田,土壤理化性狀有機質 16.1 g·kg-1,全氮 1.06 g·kg-1,有效磷38.12 mg·kg-1,速效鉀 118.5 mg·kg-1,pH 值5.81,陽離子代換量18.58 cmol·kg-1,容重1.24 g·cm-3,水溶性鹽總量0.3 g·kg-1,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年降水量1 403 mm,常年積溫5 490℃,常年無霜期244 d;排灌條件較好。
2010年采摘新鮮蓮蓬10.5萬 ~12萬個·hm-2,產值9萬 ~10.5萬元·hm-2,扣除成本 6萬元·hm-2,純收益3萬~4.5萬元·hm-2;2011年采摘新鮮蓮蓬12萬 ~13.5萬個·hm-2,產值10.8萬~12.15萬元·hm-2,扣除成本 6萬元·hm-2,凈收益4.5萬~6萬元。規(guī)模種植給企業(y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宣蓮2號株高160 cm,花莖高170~180 cm,第1立葉高40 cm?;▎伟?,淺玫瑰紅色,花瓣15~16片。單蓬心皮數(shù)25枚,實粒21枚。蓮蓬扁圓形,稍平,直徑11~18 cm,高4~5 cm,結實率80%,蓮子卵圓形。4月初定植,初采期6月25日,終采期10月25日,采摘期120 d,全生育期210 d。
新開發(fā)蓮田應選擇有灌溉條件、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的冬閑田或綠肥田為好。土質以壤土、粘壤土為宜,土壤pH值應在6.5~7。瘠薄砂土、常年冷浸田、銹水田不宜種植。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
蓮田整理要求精耕細作,做到深度適當,土壤疏松,田面平坦,施足基肥。冬閑田,冬季應深耕曬壟,施入有機肥,開春再灌水進行兩耕兩耙,平整田面等待移栽。綠肥田一般在2月下旬進行兩耕兩耙,第1次翻耕后施石灰750 kg·hm-2,若綠肥產量過低,在30 t·hm-2以下必須補施部分有機肥。爛冬田、免耕田,在定植前一個月用百草枯、一把火除草劑清除雜草。老蓮田每年用大型拖拉機進行深翻耕。用商品有機肥3 750 kg·hm-2,碳酸氫銨 750 kg·hm-2,過磷酸鈣 450 kg·hm-2,硼砂30 kg·hm-2,硫酸鋅 37.5 kg·hm-2作基肥;或用商品有機肥11.250~12.000 t·hm-2,碳酸氫銨 600 kg·hm-2,過磷酸鈣 300 kg·hm-2,硼砂30 kg·hm-2,硫酸鋅 37.5 kg·hm-2作基肥,邊施用邊翻耕,田埂四周挖空40 cm,深至犁底層,用塑料布或用泥封田埂,對田埂加固加高防漏水、雜草,便于日后管理。
藕種的好壞直接影響蓮子的產量、質量,首先應根據(jù)需要引進優(yōu)良的早熟品種。以鮮食子蓮為目的,宜選擇金芙蓉1號、宣蓮2號 (當?shù)厣忁r的習慣叫法)、太空蓮3號、太空蓮36號、建選17、十里荷1號等。其次對種藕的要求是品種純正,上年單產高,未發(fā)生病害的留種田的種藕,做到邊選邊挖,以3個節(jié)以上、有頂芽、側芽和葉芽的主藕和2節(jié)以上子藕作種。
宣蓮是喜溫植物,移栽時日平均氣溫要穩(wěn)定在12℃以上,生長期內最適的氣溫是22~23℃,水溫為20~28℃,宣蓮喜溫怕寒、喜光怕陰、喜濕潤怕燥風,特別怕長期的低溫陰雨及狂風暴雨侵害。在強光下生長發(fā)育快,開花早,花期長,產量高,本地3月中下旬至4月初定植較為適宜。適時早栽是提高單產、確保高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合理的密度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品種優(yōu)勢,促進個體與群體的協(xié)調發(fā)展,使光、熱、肥得到較好的利用,從而促進多開花、多結果。種植密度一般行株距以1~1.5 m×2 m,定植4 200~5 250穴·hm-2,每穴種1支種藕為宜,太空蓮系列品種定植3 000~3 300穴·hm-2。早栽宜稀,遲栽宜密,高肥宜稀、中低肥宜密。
宣蓮從移栽到荷葉封行,先后要進行2~3次耘田除草。因蓮子對除草劑特別敏感,一般不提倡在蓮田使用除草劑。當蓮主莖抽出第1立葉時開始用鐵耙耘田,之后每隔10~15 d耘田1次,到荷葉封行 (第5葉抽出)為止。耘田前先行排水,只保持泥皮水,耘田時將雜草拔盡并埋入泥中,達到泥爛、面平、無雜草的要求。耘田時結合追肥,將肥料點施于蓮苗周圍,以提高肥效。在第4張立葉時,邊采蓮蓬邊摘上一節(jié)的老蓮葉、敗桿,防老葉爭肥爭光。處暑后停摘保葉。
宣蓮以產蓮子為主,因此需肥量特別大,而蓮根系吸肥能力較弱,施肥應掌握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適補微肥。施肥原則“早施苗肥,穩(wěn)施始花肥,重施花蓬肥,補施后勁肥”。全生育期施化肥純 N 525~600 kg·hm-2,P2O5120~150 kg·hm-2,K2O 225 ~270 kg·hm-2,基、追、粒比例 N 肥和 K2O 為 3∶4∶3,P2O5為 4∶3∶3,分期多次施用。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當種藕第1立葉抽生后、第2立葉70%~80%抽出水面時,結合第1次耘田追施苗肥,用尿素30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拌細土點施在蓮苗周圍,施肥后用鐵耙即行耘田。于第3立葉抽出 (第1花蕾出現(xiàn)時)施用花肥,用尿素150 kg·hm-2,復合肥225 kg·hm-2,全田均勻撒施,不能將肥料撒到荷葉或花上,氣溫在15~28℃時,田間保留5~10 cm水層,在傍晚時施。盛花至結蓬初期施花蓬肥,用尿素 150 kg·hm-2、復合肥 300 kg·hm-2、硼砂 15 kg·hm-2,全田均勻撒施。太空蓮系列品種根據(jù)長勢,過20 d再施1次追肥。8月上旬 (立秋前后)補施1次后勁肥,用尿素120 kg·hm-2、復合肥 180 kg·hm-2。
子蓮生長前期需要淺水,從出苗到第1~2片立葉長出時,只灌薄水4~8 cm,有利提高地溫,促進發(fā)芽,如遇倒春寒適當灌深水保溫護苗。子蓮生長中期需要較深水位,一般在10~25 cm,不超過40 cm,通過提高水位,降低田間水溫,減少病害發(fā)生,氣溫超過35℃保持田水微流狀態(tài),做到不串灌。子蓮生長后期,入秋后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到25℃以下時需要淺水,水位下落至8~10 cm,不超過15 cm,利于多開花,同時促進地下藕種生長。入冬至翌年3月,灌淺水護藕越冬。
新開發(fā)蓮田病害發(fā)生較輕,老蓮田主要有荷葉褐斑病、腐敗病,應以預防為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蓮田實行水旱或水稻-蓮、蓮-茭白輪作;蓮田種前深翻耕,施石灰750 kg·hm-2消毒、嚴重的田塊可用3 000 kg·hm-2;選用健壯無病種藕,移栽前用50%多菌靈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加悶種,覆蓋塑料膜密封24 h,晾干后種植。蟲害主要有蓮縊管蚜和斜紋夜蛾。斜紋夜蛾以生物防治為主,主要是及時摘除卵塊或幼蟲踩入田中;成蟲利用頻振式殺蟲燈、糖醋誘蛾、防蟲網等;蚜蟲在第2立葉露出水面,田間有蚜株15%~20%,單株蚜量1 000頭左右時應立即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 g·hm-2加水900 kg·hm-2噴霧,或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 g·hm-2加水750 kg·hm-2噴霧。間隔7 d再使用1次,氣溫在32~35℃,蚜蟲發(fā)生減少。
以采摘新鮮蓮蓬為主,一般謝花后20~25 d,蓮子飽滿,色澤清嫩時及時采收上市。早晨采收,當天發(fā)貨以不影響鮮食口感。以生產通心蓮子為主,采收適期是掌握蓮子與蓮蓬格稍分離,蓮子果皮70%轉為淺褐色,下半粒略顯黃綠色時為宜。
[1]陳國亮,張尚法.2008年子蓮新品種比較試驗 [J].長江蔬菜,2010(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