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英
(廣西南寧市邕寧區(qū)蒲廟鎮(zhèn)水產(chǎn)畜牧獸醫(yī)站,南寧 530200)
一般進雛第1周舍溫33℃~35℃,以后每周降低2℃,但最低溫度,肉仔雞一般不低于20℃,蛋雞不低于15℃。在冬春季節(jié),要提前12 h升溫,在夏秋季節(jié),要提前6 h升溫。
雛雞舍內濕度一般適當大一些(70%左右),中雞以上則濕度寧低勿高,以防病原體滋生繁殖及糞便、殘料發(fā)酵產(chǎn)生有害氣體。
根據(jù)雞的品種、日齡大小、飼養(yǎng)方式及生產(chǎn)用途等不同,合理安排,使每只雞都有充足的飲水、采食及休息的位置。從雞籠取出按大小、強弱分群飼養(yǎng)、將弱小雞苗放在溫度高、光照強的地方,以放養(yǎng)400~500只/欄為宜。
及時通風換氣,保持雞舍內空氣清新。
光照有2個作用:(1)照明。雞群吃料;(2)讓小雞體內的卵黃吸收更好。給予商品肉雞光照的目的是延長肉雞采食時間,促進快速生長。
光照時間:23 h/d,1小時黑暗。
對優(yōu)質肉雞的光照強度不可過大,否則會引起啄癖。開放式雞舍白天應采取限制部分自然光照,這可通過遮蓋部分窗戶來達到此目的。隨著雞的日齡增大,光照強度則由強變弱。1~2周齡時,要有2.7W/m2的光量(燈距離地面2 m);從第3周齡開始,改用1.3 W/m2;4周齡后,弱光可使雞群安靜,有利于生長。
雞場內進行封閉飼養(yǎng),謝絕參觀,飼養(yǎng)人員固定,禁止相互串舍;飲食起居及其它用具各舍專用;實行全進全出制,出雞后大消毒;場內禁止養(yǎng)其它畜禽。
場門口及雞舍門口設消毒池,對必須進場的車輛進行徹底消毒。
工作人員進場前要更換消毒過的工作服及鞋、帽。飼養(yǎng)員入舍前要經(jīng)過門口消毒池。
對整個雞場環(huán)境特別是雞舍周圍進行清掃并消毒,1~2次/周。對雞舍(帶雞消毒)、用具進行消毒,2~3次/周。有疫情發(fā)生時,消毒1次/d。
每出一批雞后及進雛前,對雞場環(huán)境進行清掃、消毒,飲食器具、用具進行洗涮、浸泡消毒。雞舍先進行甲醛熏蒸消毒。
糞場要遠離雞舍并進行消毒或發(fā)酵等無害化處理。
滅鼠及滅蚊、蠅,消滅傳病媒介。
一看:即看雛雞的羽毛是否整潔,喙、腿、翅、趾有無殘缺,動作是否靈活,眼睛是否正常,肛門有無白糞黏著。一般健康雛雞兩腿站立堅實,羽毛富有光澤,肛門清潔無污物。
二摸:即將雛雞抓握在手中,觸摸膘肥程度,骨架發(fā)育狀態(tài),腹部大小及松軟程度,卵黃吸收程度和臍環(huán)閉合狀況等。一般健康雛雞體重適中,握在手中感覺有膘,飽滿,掙扎有力,腹部柔軟,大小適中,臍環(huán)閉合良好,干燥,其上覆蓋絨毛。
三聽:即聽雛雞的叫聲來判斷雛雞的健康狀態(tài)。一般健康雛雞叫聲宏亮而清脆。
優(yōu)質肉雞活潑好動,喜歡追逐打斗,特別容易引起引起啄癖。啄癖的出現(xiàn)不僅會引起雞的死亡,而且影響雞長大后的商品外觀,給生產(chǎn)者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必須引起注意。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如飼養(yǎng)密度過大、舍內光線過強、飼料中缺乏某種氨基酸或氨基酸比例不平衡、粗纖維含量過低及雞的習性等。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啄癖時往往一時難于找到主要誘發(fā)因素,這時需先想法制止,再排除誘因。一旦發(fā)現(xiàn)啄癖,將被啄的雞只捉出欄外,隔離飼養(yǎng),啄傷的部位涂以紫藥水或魚石脂等帶顏色的消毒藥;檢查飼養(yǎng)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如管理不善應及時糾正;飲水中添加0.1%的氯化鈉;飼料中增加礦物質添加劑和多種復合維生素。如采用上述方法雞群仍繼續(xù)發(fā)生啄癖和啄癖現(xiàn)象很嚴重時,對雞群進行斷喙。
優(yōu)質肉雞的斷喙多在雛雞階段,一般在1日齡和6~9日齡進行。1日齡斷喙因初生雛的喙短而小,難以掌握深淺度,不易均勻斷喙。
斷喙注意事項:(1)在晚間或清晨進行,要避免與疫苗接種或轉群時進行,減少雞群的應激反應;(2)斷喙尺寸為上喙的鼻孔對粗分3段,斷去最前面1/3,下喙斷去1/4或不斷,上喙和下喙一定要齊平;(3)切除時應注意止血,通過與刀片的接觸灼焦切面而止血。最好在斷喙前后3~5 d在飼料中加入超劑量的維生素K,添加2 mg/kg飼料;(4)為防止感染,斷喙后在飼料或飲水加入紅霉素或速補,連服2 d;(5)斷喙后,密切注意呼吸道病和球蟲病,一有情況出現(xiàn),立即添加治療性藥物。
疫苗接種項目和時間應根據(jù)當?shù)鼐唧w情況而定。疫苗接種對雞是個應激,所以在防疫期間要適當提高育雛溫度,并在接種前后2 d的飲水中加入抗應激藥或多維。疫苗稀釋用水最好是涼開水。飲水免疫時在水中加入適量脫脂奶粉,以延長疫苗有效時間。飲水免疫前2~4 h要適當停水,并增加飲水器的數(shù)量,保證2/3的雞能同時飲到水并在2~3 h內飲完。點眼滴鼻接種疫苗要做到疫苗吸入。以下是筆者在肉用雞群中應用的免疫程序,僅供參考。
(1)5日齡,接種新支二聯(lián)苗、雞痘疫苗。
作用:
新支二聯(lián)苗:主要是用來預防雞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屬于基礎免疫。
雞痘:用于預防雞痘。
用法:
新支二聯(lián)苗:滴眼。按1 000只雞加水30 ml,每只雞滴1滴,一定要讓疫苗吸收進去才有效。
雞痘:凍干苗,每瓶加水1 ml,濕苗可不加水。刺種部位在翼膜處,用衣車針作工具,沾1次疫苗刺1只雞。疫苗要浸過針孔,針孔要穿過翼膜為準。
注意事項:
免疫前后1~2 d各喂1次AB速補或維生素C。刺種針、滴眼瓶要煮沸3 min以上,晾涼后方可使用,稀釋疫苗一定要用蒸餾水或冷開水。
(2)10日齡,接種禽流感疫苗、法倍錄、新支二聯(lián)苗。
作用:
禽流感疫苗:主要是用來預防禽流感。
法倍靈:主要用來預防傳染性法氏囊病。
新支二聯(lián)苗:主要是預防新城疫及傳染性支氣管炎。
用法:
禽流感疫苗:一定要頸部皮下注射。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把雛雞的頸皮捏起,其它手指和手掌固定好雞身,然后注射0.3 ml(操作一定要規(guī)范)。
新支二聯(lián)苗:滴眼。每瓶疫苗加水30 ml,每只雞滴1滴眼,吸收后再放開雞。
法倍靈:滴口。每瓶加30 ml,每只雞滴1滴口(這種疫苗操作不能馬虎,必須讓雞吸入后才有效)。
注意事項:
免疫前可喂抗應激藥物,如速補、紅霉素、維生素C、表霉素等。
(3)20日齡、40日齡、60日齡時,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和新城疫加禽流感H5H9疫苗。
作用:
雞新城疫Ⅰ系:主要用于雞新城疫的加強免疫。
禽流感疫苗:主要是用來預防禽流感。
用法:
雞新城疫Ⅰ系苗,每瓶加水500~1 000 ml,雞注射0.5~1 ml/只。
禽流感疫苗,雞翅膀肌注0.3 ml/只(90 d以下雞群接種)。
(3)25日齡,接種傳支H52疫苗。
作用:
主要用于傳染性支氣管炎的加強免疫。
用法:
每瓶加水15 kg,停水1 h后給雞群飲用。50 kg水加入100~250 g脫脂奶粉效果更好。注意飲水器不能被陽光照射,熱天要選在早上或傍晚陰涼時進行。
根據(jù)外界環(huán)境變化情況及本場雞病發(fā)生規(guī)律,對不能進行接種免疫的疾病進行藥物預防,發(fā)現(xiàn)病情應該及早診斷、治療。
(1)雞苗入舍后1周內飲涼開水,首先飲用活力健(每包開凍開水15~20 kg)+百病消(每包75 kg水)、菌消(每瓶200 kg水)或聚安(每包250~300kg水)交替使用,連用3~5 d防治白痢病,中途穿插飲用體脫康或速補;2周齡以內的雛雞,在飼料或飲水中交替使用土霉素、氟哌酸等藥物,主要防治雞白痢病、大腸桿菌病等;2周齡起,在飼料中交替加入馬杜拉霉素、鹽霉素等抗球蟲病,防止球蟲病的發(fā)生;2月齡以后,根據(jù)雞的健康狀況、外界環(huán)境變化情況及雞的發(fā)病規(guī)律,用藥1~2次/月,2~3 d/次,進行針對性預防;定期使用魚肝油預防軟腳雞的發(fā)生。
(2)在雞接種免疫前后、轉群及氣候突變時,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抗應激藥物。
(3)發(fā)現(xiàn)雞群發(fā)病時,要及早診斷,迅速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敏感藥物進行治療;對病重不能飲食的雞進行灌服或肌內注射藥物;對無治療價值的雞要及早淘汰。
[1] 單秋芝,仲崇剛,林士琴.商品肉雞高效飼養(yǎng)的關鍵[J]. 中國畜禽種業(yè),2008,(2):23
[2] 田建龍,岳宏偉,徐昌德. 如何提高商品肉雞的飼養(yǎng)效益[J]. 新疆畜牧業(yè),20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