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臣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吉林 通化 134001)
手術清除血腫是高血壓腦出血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性手術,對機體存在一定的不良影響,同時出血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等也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因此對于手術患者的腦保護是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重點考慮的方面[1]。本文中我們就烏司他丁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血清NSE、MMP-9及S100B的影響進行觀察,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4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63.7±4.6)歲,發(fā)病至手術時間0.8~6.6h,平均(4.1±0.5)h,出血量≤50mL者14例,>50mL者6例。觀察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43~82歲,平均年齡(63.9±4.5)歲,發(fā)病至手術時間0.7~6.8h,平均(4.2±0.4)h,出血量≤50mL者13例,>50mL者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發(fā)病至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比例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因此認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進行血腫清除術,并給予相應的脫水、降顱壓及抗感染等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烏司他丁進行治療,用量為10萬單位加入0.9%NS中靜脈滴注,于手術開始后即應用,應用至術后7d,每8小時應用1次。后將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3d、7d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進行比較,其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治療。
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均進行t檢驗處理,而計數(shù)資料則均進行卡方檢驗處理,軟件包為SPSS13.0,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術前對照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5.48±0.66)ug/L、(90.35±8.14)ng/mL及(0.76±0.11)ng/mL,觀察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5.50±0.63)ug/L、(90.38±8.11)ng/mL及(0.78±0.10)ng/mL,兩組這三個方面比較,P均>0.05,無顯著性差異。
術后3d對照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12.15±1.38)ug/L、(136.24±13.28)ng/mL及(2.02±0.25)ng/mL,觀察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9.26±1.13)ug/L、(120.08±11.76)ng/mL及(1.51±0.18)ng/mL,觀察組的這三個方面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有顯著性差異。
術后7d對照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9.07±1.08)ug/L、(118.68±10.32)ng/mL及(1.54±0.19)ng/mL,觀察組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分別為(6.68±0.92)ug/L、(99.26±8.93)ng/mL及(0.97±0.13)ng/mL,觀察組的這三個方面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有顯著性差異。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對患者的腦部造成明顯不良影響,神經功能相關因子表現(xiàn)出異常波動的情況[2]。其中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均是臨床中較為有效且可快速反應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的血清因子[3]。另外,手術對于患者的不良影響也較為明顯,也可造成這些因子在一定范圍內的波動。血腫清除手術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常用治療方式,對于本術式中患者的腦保護的研究相對較多,而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可以有效反應干預措施的有效程度。烏司他丁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其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癥介質釋放的作用來達到保護機體的作用[4-5]。
本文中我們就烏司他丁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血清NSE、MMP-9及S100B的影響進行觀察,以進一步了解其對此類患者的腦保護作用,研究顯示其較未采用烏司他丁進行治療的患者表現(xiàn)出更低的血清NSE、MMP-9及S100B水平,說明其對患者的腦保護作用較為明顯,也肯定了其在此類患者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1]李波,曹國彬,伍健偉,等.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變化及意義[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5):600-602.
[2]吳傳平,郭會平.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的臨床療效及血清TGF-β1,NSE動態(tài)變化[J]. 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08,30(5):464-466.
[3]王寧,陸軍,朱美華,等.圍術期應用烏司他丁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腦保護作用[J].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1):112-113.
[4]趙斌,劉瑞華,王振林.電針干預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神經功能的變化[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1):7-9.
[5]姚曉騰,荊國杰,李百升,等.經側裂-島葉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及腦血管保護[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