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燕 狄婷婷 楊紅梅
河北省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設計性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實驗大綱中的實驗條件和實驗項目信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合理選擇儀器設備和實驗用品,以盡可能達到逼真的臨床思維教學效果[2]。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對象具有鮮明的個體性和特殊性,通過臨床實習,便于護生將以往學到的醫(yī)學、護理基礎知識與有關疾病治療、護理理論與臨床護理患者的操作技能和知識相結合,從而獲得從事護理工作所必需的專業(yè)及個人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即教師示教、學生分組練習、教師總結。這種方法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其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并沒有參與實驗設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服從地位,忽視了學生積極參與的作用。而設計性實驗教學法,把自主權交給了學生,充分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和實驗設計的自主性[3],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結合我院實驗條件,運用設計性實驗教學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設計性實驗對護生要求較高,為此我們選擇我院2009級3年制護理??茖W生,為全國高考統(tǒng)招生。已完成3個學期的文化課和專業(yè)基礎課學習,進入第4個學期的最后階段,能熟練掌握護理學基礎及內、外、婦、兒、急救等各科50余項操作技能,為順利完成護理設計性實驗奠定了基礎。為幫助學生完成課題的確定及設計,教師以設計性實驗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師于實驗課前1個月將總體要求 (實驗計劃、選題范圍、操作流程、實驗報告要求、評價指標體系等)布置給學生。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和期限,結合自己的興趣,自愿組合,以6~8名學生組成一個課題實驗小組,選定實驗內容,自主設計。各組學生首先根據(jù)選題結果擬定題目 (如危重病人的護理、食物中毒病人的搶救護理、昏迷病人的護理、高熱病人的護理等臨床常見的典型病例護理),利用業(yè)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臨床實踐教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每組寫出一套實驗設計方案,交給帶教的教師。
教師匯總實驗設計方案后,與每組學生進行溝通和探討,逐步完善方案,要求組內成員必須充分熟悉實驗設計的內容和要求,然后根據(jù)個人特長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護士、患者、家屬等角色。晚自習開放實驗室,自主布置模擬醫(yī)院場景,準備常用儀器設備和物品及藥品等,按病例設計情景進行模擬演練,教師指導。
實驗教學在模擬實驗室進行,有2名教師參與指導和評價。實驗室模擬臨床病房,讓學生身臨其境,增強責任感,進入實驗室的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護理評估,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演變,制定護理計劃,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選擇幾項護理技能進行操作,如:吸氧、吸痰、洗胃、皮內注射、物理降溫等。一組學生表演,另一組學生準備。
各組實驗做完后對各自的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結合教師的評價和自評,每個實驗組遞交一篇實驗報告,指出本次實驗過程中表現(xiàn)好的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正確的處理方法。同時教師介紹臨床基礎護理學的新進展,以便學生課后進一步探索新知識。
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查閱文獻資料。反復推敲,編排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改變以“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說,主動探索新知識。本實驗將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態(tài)度融為一體,學生通過實驗前準備,實驗中的角色扮演,實驗后的分析與評價,提高了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fā)揮自己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條件[4],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實驗過程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較高,創(chuàng)新意識很強,在小組內積極討論實驗情景和實驗過程,并在實驗結束后積極進行分析。不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求實、團結協(xié)作的科學精神。
設計性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多學科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促使教師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堅持參加臨床實踐,了解最新的臨床進展[5]。教師不但要對本專業(yè)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驗技能,而且還要查閱文獻資料,對自己的“知識庫”不斷更新和拓寬,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質。同時更應運用鼓勵的情感誘導功能,真誠與學生溝通,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激發(fā)起自主學習的強烈愿望,使其用放松的心情參與學習。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為啟迪式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隨著醫(y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日趨成熟,護理學設計性實驗的開展是改進實驗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及手段,是對高素質護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1]屈超玲,賈紅.我校機能實驗學教學改革中設計性實驗的現(xiàn)狀.西北醫(yī)學教育,2003,11(2),145-146.
[2]周利梅,陳新民,李敏.在設計性實驗中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科研能力[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6(12):1126-1127.
[3]段春岳.設計性實驗——科研能力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的前奏——七年制01級病理生理學設計性實驗的啟示.中國醫(yī)學工程,2005,13(4),433-435.
[4]陳麗華,廖曉春,余曉波,等。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踐[J].護理研究,2009,23(8):2052-2053.
[5]姜文莉,許虹波,陳軍,等.仿真綜合實驗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23(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