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菲律賓著名植物學家發(fā)明的促花技術繼續(xù)改變著菲律賓甚至世界的杧果產業(yè)。該技術由菲律賓大學已退休的教授兼科學家Ramon C.Barba博士精心研制,如今他仍致力于科學研究。根據(jù)這項被認為是世界上關于杧果最重要的突破性研究進展,只要噴灑1%的硝酸鉀,杧果果樹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開花結果。自1974年Barba博士開發(fā)該技術以來,促花技術已在菲律賓、亞洲和拉丁美洲廣泛應用。
基于這項技術使Barba博士獲得了很多獎項,最近的一次是獲得2011年東南亞地區(qū)的烏馬利農業(yè)發(fā)展成就獎。在1974年前,由于杧果的季節(jié)性,跨年結果以及不穩(wěn)產,杧果利潤較低,在商業(yè)流通中不受重視。氣調促花技術費用高,效果也不理想。1969年12月底,Barba博士開始探索試驗。1970年,他在100株杧果樹上噴灑了硝酸鉀,果樹7天后花芽分化,14天后開花,4個月后結果。Barba博士估計用了12年的時間來研究、設計、構想該項技術,但實踐該項技術僅用了4個月。依靠該項技術,菲律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杧果出口國,年銷售杧果100萬t,出口額達6 000萬美元,占世界市場份額的7.8%。目前菲律賓杧果產業(yè)價值416億菲律賓比索,并且解決了250萬農民的生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