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紅
苯巴比妥別名又稱魯米那,迦地那等,英文名為Phenobarbital,本藥是長效巴比妥類的典型代表。苯巴比妥在兒科中的應(yīng)用較為廣泛,除了用于鎮(zhèn)靜、抗驚厥抗癲癇、治療缺氧缺血性腦病及防治早產(chǎn)兒顱內(nèi)出血等外,還可以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本文旨在探討苯巴比妥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的4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中,男23例,女20例,均為出生后24 h內(nèi)入院的新生兒,均為足月兒,出生體重為2600~3990 g。43例患兒出生時均無窒息情況,均無肝炎、溶血性疾病及存在感染等。患兒入院后均觀察和檢測黃疸情況,觀察患兒的皮膚和鞏膜,利用經(jīng)皮膽紅素測定儀測定膽紅素范圍。43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和鞏膜黃疸。在膽紅素水平6~8 mg/dl時可以觀察到鞏膜和面部的黃疸,137~171μmol/L(8~10 mg/dl)時肩部和軀干出現(xiàn)黃疸,171~205μmol/L(10~12 mg/dl)時下肢有明顯的黃疸,看到全身黃疸估計血清膽紅素在205~256μmol/L(12~15 mg/dl)水平。本文中43例患兒血清膽紅素>205.2 μmol/L,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1]。
1.2 治療方法 除一般治療如供給營養(yǎng),誘導建立正常菌群,減少肝腸循環(huán),減少腸壁再吸收膽紅素外,同時給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療。給予苯巴比妥5 mg/(kg·d),分3次口服,連續(xù)用藥3~7 d,癥狀明顯消失為止。在應(yīng)用苯巴比妥治療進程中,反復查測血清膽紅素的含量[2]。
4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中,其中有24例患兒,治療第2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69±50.63)μmol/L,有10例,治療第3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75±61.76)μmol/L,有9例,治療第4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73±21.76)μmol/L??梢娡ㄟ^一般治療及口服苯巴比妥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降低。43例患兒用藥后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多表現(xiàn)為皮膚、鞏膜黃染,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危害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膽紅素腦病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傷多為永久性,往往造成患兒不同程度的傷殘,甚至造成死亡。輕度高膽紅素血癥也可對新生兒神經(jīng)造成損害,致神經(jīng)精神發(fā)育異常,所以無論高膽紅素血癥的程度輕重、發(fā)生早晚都必須嚴密觀察及積極治療。苯巴比妥是一種鎮(zhèn)靜劑,同時也是一種肝酶誘導劑,服用苯巴比妥后,毛細血管內(nèi)水分及膽汁流動加速,誘導肝細胞微粒體內(nèi)酶的活性升高,加速膽紅素的結(jié)合過程,提高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增加腎臟的清除率,使尿膽紅素排出量增加,促進新生兒黃疸的快速痊愈[2]。有報道稱苯巴比妥用藥2~3 d,才呈現(xiàn)療效[3]。臨床上根據(jù)苯巴比妥這一特點及新生兒黃疸高峰多在4~6 d出現(xiàn)的規(guī)律,在新生兒生后24 h~3 d給藥,使酶誘導劑的效果出現(xiàn)在黃疸高峰前,從而有效地使新生兒膽紅素的濃度降至安全水平,避免了可能出現(xiàn)的高膽紅素血癥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損害[4]。關(guān)于苯巴比妥的劑量問題,一般認為新生兒口服劑量為5~8 mg(kg.d),分3次,每隔8小時服一次。在新生兒的服藥過程中,要反復檢查血清膽紅素含量,如其含量降低至8~10 mg/dl以下時,可考慮停藥。本文中,43例患兒入院后,24 h內(nèi)給予苯巴比妥5 mg/(kg·d),分3次口服治療,有24例患兒,治療第2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69±50.63)μmol/L,皮膚及鞏膜黃疸明顯改善,有10例,治療第3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75±61.76)μmol/L,有9例,治療第4天,血清膽紅素平均值降到了(173±21.76)μmol/L。43例患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降低,可見苯巴比妥如上所述的可以有效地使新生兒血清膽紅素的濃度降至安全水平,避免了可能出現(xiàn)的高膽紅素血癥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損害。一般認為使用苯巴比妥的一般劑量以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對新生兒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觀察到其主要不良反應(yīng)是鎮(zhèn)靜,使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延長,但這對哺乳并不妨礙。苯巴比妥是一種臨床應(yīng)用較普遍的藥物,其具有經(jīng)濟、便利、用法簡單、療效好的優(yōu)點,加之其無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所以,在缺乏其他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設(shè)備條件的醫(yī)院,可考慮使用苯巴比妥治療,適宜臨床推廣應(yīng)用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15-216.
[2]劉春紅.淺析苯巴比妥在兒科臨床中的應(yīng)用.健康必讀雜志,2011,7(7):297-352.
[3]翟淑萍,孫翠芳,錢琦等.高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早期干預初探.臨床兒科 雜志,2000,18(4):227-228.
[4]江卓成.苯巴比妥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干預治療研究.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3,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