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集團醫(yī)院檢驗科 (西安710077) 孫巨軍 胡曉衛(wèi)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fā)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臨床綜合征,是成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一個新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和預測因子[2,3]。本研究旨在通過檢測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與急性冠脈綜合征之間的關系。
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2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齡39~71歲,平均(52.3±6.2)歲。選擇同期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40~73歲,平均(53.1±5.5)歲。排除嚴重肝腎疾病、腫瘤及全身免疫性疾病,所有受檢者近期未服用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史。兩組受檢者年齡、性別比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測定方法 所有受試者清晨取空腹靜脈血3ml,靜置30min后以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采用羅氏50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質控血清,以循環(huán)酶法測定受試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作為陽性判斷標準[4]。
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Hcy陽性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急性冠脈綜合征組Hcy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正常對照組僅1例檢測出Hcy陽性,而急性冠脈綜合征組有31例檢測出Hcy陽性,兩組Hcy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附表。
附表 急性冠脈綜合征組與正常對照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Hcy是一種人體內的含硫氨基酸,體內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的甲硫氨酸在肝臟、肌肉和其他組織中去甲基化轉變而來,是蛋氨酸代謝循環(huán)的重要中間產物,血漿Hcy水平升高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指血清或血漿中游離或與蛋白結合的Hcy含量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已成為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5],也成為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研究的新熱點。高Hcy血癥是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機制如下:①高濃度的Hcy通過產生一系列活性氧中間產物(超氧化陰離自由基、過氧化物、羥基等)抑制NO的合成并促進其降解,從而使NO介導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明顯受損。②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促進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增加。③Hcy可使血小板受損,使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血栓易于發(fā)生。另外,Hcy尚能使血栓素 A2(TXA2)合成增加。TXA2具有縮血管和促進血小板聚集的作用。④Hcy破壞機體凝血和纖溶的平衡,使機體處于血栓前狀態(tài)。⑤Hcy可引起脂質代謝異常。Hcy刺激平滑肌增生,可誘導單核細胞轉變?yōu)榕菽毎?,促進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在泡沫細胞中堆積,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胡奎[7]對比了53例心血管病患者和46例健康體檢者血清中Hcy含量,結果顯示,心血管病患者的Hcy值顯著高于健康對照者。李亞等[8]也得出相似的結論。
本研究采用循環(huán)酶法測定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健康體檢者的血清Hcy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Hcy水平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P<0.01);40例健康體檢者中僅1例(2.50%)檢測出Hcy陽性,而52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有31例(59.62%)檢測出Hcy陽性,兩組Hcy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患者血清高Hcy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具有明顯相關性。
綜上所述,Hcy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顯著相關,其水平變化能夠反映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1] 丁 超,李俊峽,衛(wèi)亞麗,等.超短期他汀類藥物治療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再灌注及短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49-51.
[2] 王清濤,秦曉光.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和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9(3):193-195.
[3] 楊 帆,譚紅梅,王 虹.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J].生理學報,2005,57(2):103-114.
[4] 張淑靜,郭 欣,徐兆珍,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7):2024-2025.
[5] 陳 健,張金枝,程龍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0,21(2):75-78.
[6] 宋笑凱.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17(4):522-524.
[7] 胡 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四川醫(yī)學,2008,29(7):916-917.
[8] 李 亞,李 忠,何曉明.高同型半胱氨酸及其相關檢測與冠心病關系的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6):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