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崗
(浙江省麗水市城市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浙江 麗水 323000)
石灰土強度的形成原理,是在粉碎的土料中摻入適量的具有一定細度石灰,在最佳含水量下壓實后,既發(fā)生了一系列物理力學和物理化學作用,形成石灰土的強度?;液屯涟l(fā)生系列相互作用,形成板體,提高了強度和穩(wěn)定性。
(1)碎土
利用拖拉機牽引(懸掛)多鏵犁,干拌2遍,先從拌合段(一般200-300m)起點邊線插犁(內翻)向內逐次耕到中心,從中心向外逐次絞耕(外翻)到兩側邊線,如此反復兩遍,然后重耙四遍,輕耙兩遍使土翻向中心,外翻四遍,輕耙一遍將土犁到設計深度,不留空白。
(2)干拌
用重耙在已翻拌松動的混合料上進行碎土拌和,翻拌遍數應視碎土和翻拌均勻程度而定,一般不少于四遍并使耙過的混合料達到基本平整,有時可使重耙尾隨鏵犁配合作業(yè),然后輕耙兩遍,再使土翻向中心;犁耕一遍,又重耙四遍,輕耙兩遍,檢查犁的深度,土的顆粒符合要求,使灰土拌合基本均勻,表面比較平整。
(3)濕拌
干拌完畢立即測定含水量,并視施工季節(jié)控制灑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灑水量須嚴格掌握,宜早灑、勤灑、細灑,灑水完畢進行濕拌,先外翻一遍,將上層加水的灰土層翻入下層,又將底層未拌勻的灰土翻至表面,再用重耙四遍,輕耙兩遍,達到灰土拌合均勻一致,表面均勻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及時用按設計要求整出路拱。
(1)檢查項目:在濕拌結束即進行下列各項檢查:有無遺漏未犁到之土?。换彝梁穸?、標高、寬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灰土外觀拌合均勻、色澤一致;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的簡單鑒別法:用手捏灰土可成團,較費勁,手掌無水印,灰土團自50cm處落在地上散成蒜瓣形塊狀,自1m高處落在堅實地面上即松散,這些現象接近最佳含水量。
(2)整形
①掌握虛厚
用邊樁拉橫斷平線下反尺寸掌握灰土虛厚=施工層厚×1.6-1.8(實驗得到)。
②采用找平機找平。
③施工段落嚴禁行人及一切車輛通行。
(1)穩(wěn)定是灰土進行壓實前的試壓階段,灰土內部和外部的某些缺陷,可通過穩(wěn)壓予以補救。
(2)灰土整形約50m即可開始碾壓,穩(wěn)壓是碾壓的開始,用8t碾穩(wěn)壓必須重輪在前自路邊向路中央大擺軸勻速碾壓。
(3)如發(fā)現高程及平整度差異較大,應及時翻松找補找平。
(4)如發(fā)現有橫向均勻裂縫,可能是含水量不夠所致,須補灑水花,拌勻整流器平,局部有軟彈現象是含水量過大,須翻開,摻拌干灰整平。
(1)用12t以上壓路機,自路邊開始向路中心碾壓4-6遍,壓實度即可達到或接近要求。即時檢驗,如發(fā)現壓實度未達到要求時,盡快補壓。
(2)灰土整理后應及時碾壓,當天碾壓成活。
(3)碾壓方法:先從路一側邊緣開始,外側的1/2壓在路肩上,以60-70m/min的速度,每次重輪重疊1/2-1/3,逐漸壓至路中心,再從另一側邊緣同樣壓至路中心,即為一遍,碾壓一遍以后,應再仔細檢查平整度和標高,即時修整。轉(4)每層攤鋪虛厚不宜超過25cm。
石灰土在碾壓完畢后的5-7天內,必須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利于強度的形成,避免發(fā)生縮裂和松散現象。
2.1.1 現象:石灰和土摻和后攪拌遍數不夠,色澤呈花白現象。有的局部無灰,有的局部石灰成團。更有甚者,不加攪拌,一層灰一層土,成夾餡“蒸餅”。
2.1.2 原因分析:無強制攪拌設備,靠人工,費時費力,加上管理不嚴,便不顧質量,粗制濫造,攪拌費力,不愿多拌。
2.1.3 危害:如果摻和不均,灰是灰,土是土,土與灰之間的相互作用將不完全,石灰土的強度將達不到設計強度。
2.1.4 治理方法:按施工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
人工攪拌:(1)將備好的土與石灰按計算好的比例分層交疊堆在拌和場地上;(2)對鍬翻三遍,要求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花白現象。土干時隨拌隨打水花。加水多少,以最佳含水量控制。
機械攪拌:方法很多,有用平地機攪拌,專用灰土拌和機攪拌,農用犁耙攪拌。不管用什么方法就地攪拌,都應嚴格按規(guī)程操作,保證均勻度、結構厚度、最佳含水量。
2.2.1 現象:在石灰土摻拌過程中,加灰隨意性較強,不認真對土、灰的松干容重進行試驗計算,或雖有計量只是粗略體積比。
2.2.2 原因分析:(1)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不了解劑量是直接影響著灰土強度的重要因素。(2)管理人員未經試驗計算或雖經試驗計算但對操作者交底不清。
2.2.3 危害:在生產實踐中,石灰劑量應不低于6%,不高于18%,如果計量不準,低于6%或高于18%都會使灰土強度降低。
2.2.4 治理方法:石灰土的石灰劑量,是按熟石灰占灰土的總干重的百分率計算。要取得準確的劑量,就應經過試驗。取得最佳配置方法。
2.3.1 現象:摻拌攤鋪的灰土過干或過濕,都偏離最佳含水量較大。往往是過干時,在進行碾壓后,再在表面進行灑水,這樣只是濕潤表層,不能使水分滲透到整個灰土層。過濕是碾壓出現顫動、扒縫現象。
2.3.2 原因分析:(1)土料在開挖、運輸或就地過篩翻拌過程中,土料中原有水分大量蒸發(fā),翻拌過程中又未重新加水。(2)所取土料過濕或遇雨或灰土摻拌后未碾壓遇雨,沒有進行晾曬,在大大超過最佳含水量的狀態(tài)下碾壓。
2.3.3 危害:灰土在過干或過濕狀態(tài)下碾壓,均不能達到最佳密實度。過濕的土料或過濕的石灰均不能攪拌均勻;過干的灰土層,只在表面灑水,只能使表層達到較低高密實度,整流器個灰土層不會達到一致的最佳期密實度。這樣將導致灰土層承載能力的降低,危及整個結構的壽命。
2.3.4 治理方法:(1)石灰土攪拌必須具備灑水設備,如果在取土、運輸、翻拌過程中失水,就應在翻拌過程中隨攪拌隨打水花,直至達到最佳含水量。同時在碾壓成活后,如不攤鋪上層結構,應不斷灑水養(yǎng)生,保持經常濕潤;灰土強度形成過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離不開水。(2)取來的土料過濕或遇雨后過濕都應進行晾曬,使其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時再行加灰摻拌。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應晾曬,達到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如灰土擱置時間過長,還要經過試驗,如果石灰失效,還應再加灰摻拌后碾壓。
(1)多雨地區(qū)應避免在雨季進行石灰土結構層的施工。(2)備用石灰及土堆宜堆成大堆,表面采用塑料布等覆蓋,四周挖排水溝排水,防止運到路上的集料過分潮濕,并應采取保護措施保護石灰免遭雨淋。(3)縮短攤鋪長度,攤鋪的石灰土當天成活。
(1)石灰土基層不應在冬季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溫度應在5℃以上。(2)石灰土基層應在第一次重冰凍(-3℃~-5℃)到來之前的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完成。(3)石灰土基層養(yǎng)生期進入冬季,應在石灰土內摻加防凍劑,如參加3%~5%的硝鹽。
[1]市政工程施工監(jiān)理便攜手冊[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5.
[2]黃興安.市政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