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廣東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將在省內(nèi)進行試點,對中小學女生實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圍繞“女性教育”是否該提倡的爭論之風便席卷而來,引起輿論界一片嘩然,各界人士紛紛站出來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為各界人士主要討論的焦點。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視女性、對女性群體有偏見的陰謀,還是關(guān)愛女性,尊重女性的善舉?女性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女性的獨立意識、提高女性的“四自”(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覺悟、樹立正確的道德人生價值觀,還是傳承中國文化的“女德”特色;是提倡性別教育,還是公民教育?
縱觀中國歷史發(fā)展,女性教育實際上一直都存在著,只不過歷史車輪轉(zhuǎn)到今天,歷經(jīng)古代女性奴化的附屬地位、近代女性解放的“覺醒”運動、當今社會呼吁的“男女平等”三大階段,其本質(zhì)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身為女性的筆者深感這段歷史變革的艱難與時代進步的偉大。誠然,這些社會現(xiàn)象反映出的問題也表明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這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所能承擔的任務,還需要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共同參與。盡管女性教育已經(jīng)不是一個新話題,但以往的探討還遠不夠透徹,比如要不要開展女性教育,女性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未來出路在哪。我們有太多的問題,卻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期《熱點爭鳴》一改以往兩方觀點爭鳴的報道風格,放開話題,博觀約取,除了再議中小學推行“女性教育”是否可行,也通過采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院長鄭新蓉教授,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博士,來幫我們共同審視“女性教育”,力求從更高的層面、用更科學的態(tài)度、匯集更多的專家審視女性教育,以期更加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