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索尼公司宣布,公司前總裁兼董事長大賀典雄23日在東京去世,享年81歲。
回憶起第一次與大賀見面,索尼的開創(chuàng)者盛田昭夫在曾經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當他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第一次來到索尼公司就與我爭論起來, 當時他并不知道我的身份。員工們對他的無禮感到驚訝。我離開房間后,他向一個員工問起了我。那位員工說,他就是盛田先生,東京通信工業(yè)公司(索尼前身)的創(chuàng)始人?!?br/> 后來,大賀說當時他也感到很尷尬。不過,盛田昭夫卻認為這件事肯定不會改變大賀的風格。
索尼創(chuàng)始人苦勸10年邀他加盟
也許是從大賀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作為當時正如日中天的索尼公司總裁,盛田開始了長達10年對大賀典雄孜孜不倦地說服,才最終把他收歸旗下。
1930年,大賀典雄出生于富裕的木材商人家庭。不同于當時的年輕人,因患有胸膜炎,他得以避免到兵工廠做苦役。于是,在整個戰(zhàn)爭時期,他都躲在父親的夏季別墅里,伴隨著鋼琴和音樂聲,沉迷于自然科學里的真空和電阻理論。
18歲那年,他立志成為一名音樂家。戰(zhàn)爭剛一結束,他就來到了東京國立藝術和音樂大學主修聲樂。
大賀典雄一直認為,錄音機對于音樂家而言就像鏡子對舞蹈家的意義,可以幫助他發(fā)現(xiàn)自己。而在他看來,當時市面上并沒有像樣的“鏡子”。尤其是日本電器公司生產的鋼線錄音機,不但錄音效果不好,機械部分的制作也很粗糙,操作稍微不慎,導線就會攪在一起無法轉動。
于是,他把眼光投向了東京通信工業(yè)生產的磁帶錄音機。作為藝術學院學生的他,有機會在大二參觀了這家公司的工廠,并在一群技師及專家面前,
針對產品缺陷侃侃而談,然后還拿出親手繪制的錄音機內部構造的精密設計圖進行講解。這鎮(zhèn)住了工廠的廠長。他沒想到一個藝術大學學生具備了專業(yè)工程師的知識。
從此,大賀逐漸加入到了研制新機器的隊伍中。一有新機器出來,公司就讓他負責檢查錯誤,發(fā)現(xiàn)不足,并提出改進方案。大賀更是獲得了自由出入車間的特權。
1953年,大賀典雄到德國去留學,索尼公司破天荒地聘請他為“特邀職員”,不用上班,卻照樣拿工資,并請求他寫信談談那里電子工業(yè)的發(fā)展。索尼的第一批晶體管收音機剛問世,就給他寄去一臺。在德國留學期間,大賀典雄雖然一直寄送詳細的電子產品報告給索尼,但他卻一直扮演著他更喜歡的角色——《制革作坊》中的沃夫蘭姆,《唐?吉沃凡尼》中的領唱,《費加羅的婚禮》中的阿爾瑪維伯爵。
學成回國后,他與鋼琴家松原綠結婚,并再一次拒絕了索尼公司的加盟邀請。鍥而不舍的盛田昭夫仍然不死心。于是,他邀請大賀典雄一起去歐洲,尋找新的晶體管收音機代理商。
在那次旅行中,盛田把大賀“騙”上了一艘從英格蘭的南開普敦到紐約的輪船。這讓他得以在4天10個小時的時間里形影不離地勸導大賀。而大賀更是幽默地批評了索尼,“公司里到處都是工程師,而這在任何局外人眼中,索尼已經很陳舊,管理上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聽到這個令人猛醒的新觀點,盛田將計就計地說:“那好,你就加入我們吧!當一個經理?!?br/> 面對盛情邀請,大賀說他是藝術家,不想當工薪族,不想被束縛在辦公桌前。盛田無奈,只得拐彎抹角地說動了大賀典雄的妻子松原綠。終于,年僅29歲的大賀加入了索尼公司并擔任專業(yè)產品部門的總經理,同時領導產品設計部門。5年后,也就是1964年,年僅34歲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董事。在傳統(tǒng)的日本企業(yè)里,這堪稱破天荒的事。
售出全世界第一張CD
1968年,大賀被任命為Sony同CBS(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合資設立的CBS/Sony唱片公司高級總經理。在大賀的積極拓展下,這家公司發(fā)展為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而大賀典雄不僅在推廣磁帶等模擬記錄媒體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也是帶領業(yè)界進入數(shù)字音頻時代的先鋒。在1982年、1992年與1999年為確立CD、MD、SACD這些全新音頻記錄格式而開發(fā)關鍵技術的過程中,他杰出的領導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大賀最早認識到CD介質的音質潛力時,他不顧懷疑和反對,堅持認為CD將取代黑膠唱片。在研發(fā)過程中,他堅持把CD外徑設為12厘米,使一張光碟能夠刻錄75分鐘的聲音,以完整錄制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第九交響曲》的95%的古典音樂。1982年,索尼售出全世界第一張CD。他也因此被譽為“CD之父”。5年后,CD產品在日本的銷量超過黑膠唱片。
1988年1月,索尼公司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CBS旗下的唱片公司,并將其更名為SONY MUSIC。1989年11月,索尼又并購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從此,索尼揭開了又一輪的國際化序幕。
而這兩起當時震撼世界的并購案,一開始并不被看好,但大賀典雄一早就從中看到了索尼的未來。其后,他更力壓死對頭任天堂,推動索尼向游戲業(yè)進軍,后來誕生的PS游戲機系列至今備受公眾青睞。
扮演商界和音樂界的跨界英雄
縱觀大賀典雄的一生,他其實遵循的依然是井深大——盛田昭夫式的經營理念,即通過獨特的產品研發(fā),為顧客創(chuàng)造新的娛樂方式。
而在對生活的熱愛方面,他更是與“伯樂”盛田昭夫極為相似。
當年,年邁的盛田昭夫乘坐自己公司的私人飛機時,發(fā)現(xiàn)駕駛員比自己的年齡還大,于是開始籌劃學習駕駛飛機的計劃。有一次和夫人到德國參加一次音樂會,歌唱家霍夫曼帶著盛田悄悄地溜了出去一起飚車,過了幾天還邀請他坐上了德國特技飛行冠軍的飛機。
與不少日本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不同,大賀從不害羞,帶有藝術家的熱烈和天真氣質。他時常駕駛企業(yè)的飛機前往各地出席商務活動,在別人面前“夸耀”自己做的烤牛肉,辦公室內張掛與國內外藝術界人士的合影。
盛田昭夫曾被喻為“國際先生”,他的長子盛田英夫曾這樣評價過他,“父親這一輩子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演員,國內外甚至包括和他最親近的家人在內,沒有任何人看到過他脫下面具的樣子。如果你想扮演一個國王,你就必須時刻像個國王。父親扮演得惟妙惟肖,我也一樣。他建立起作為盛田家族第15代掌門人,也是日本發(fā)展最快的公司總裁的形象。而且,他必須‘表演’,很抱歉,我必須用這個詞,他不得不扮演日本最受世界理解的企業(yè)家。而實際上,我認為這并非真實的一面。不過,他不得不這樣表演,直到他中風為止?!?br/> 大賀典雄也一直扮演著商界和音樂界跨界英雄的角色。盡管有樂迷發(fā)現(xiàn),樂團的音樂家們并不完全按照大賀激情四溢的指揮風格演奏。在2001年11月7日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上,大賀典雄友情指揮日本東京愛樂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當進行到第二樂章時,只見他身體向右緩慢傾斜。起初,大家以為這是他的一個指揮動作,但隨后他的身體慢慢地向右側彎成了一張弓,因腦溢血一頭栽倒在了舞臺上。
10年后,當索尼在平板電視領域被韓國三星趕超,在數(shù)字音樂陣地敗給蘋果之后,大賀典雄當年打下的基石卻依然在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家公司能同時在3個領域叱咤風云: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一家音像公司和游戲機公司?,F(xiàn)在的問題只不過是索尼一直沒充分意識到這三者相加的潛力,而大賀典雄卻早已交出了手中的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