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精神坐標
曾專門到廣州中山大學尋覓陳寅恪的故居,那是一個盛夏的早晨,我在黒石樓附近詢問了多位路過的學生,得到多是令我失望的回答,幾乎都表示不清楚、不知道。
終于在一位晨運的老師指點之下,我來到了那一座故居小樓前。小樓附近的石階,一位男生正在那苦讀,我問男生,可知陳寅恪,他笑著回答,知道,他是一位大師。
1949年他選擇留在大陸,為這一人生最關鍵的選擇,他和他的家人付出了代價,但這只是百年來中國讀書人為追尋獨立與自由精神付出代價的個案。
大師在嶺南的20年,最后的悲慘終局,令世人嗟嘆。幾近失明的大師在紅衛(wèi)兵高音喇叭喧囂下驚嚇而逝。臨終的那一刻,他想說些什么?
他是中國讀書人的精神坐標,也是一位殉道者。
我深深地在大師故居前鞠了3個躬。
楊錦麟(資深媒體人,香港衛(wèi)視執(zhí)行臺長)
《陳寅恪家族 百年悲欣》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前年在廬山,經(jīng)過廬山植物園而不入,后來才知先生之墓在里面。去年在杭州九溪,見陳三立先生墓碑。唏噓。
——左岸舊友(新浪網(wǎng)友)
不用特別去寫了,他的遭遇就成了一部史,告誡后人黑暗之殘酷,扼殺學術、扼殺脊梁、扼殺未來。
——山頂黑牛兇(新浪網(wǎng)友)
向中國最博學的人、近現(xiàn)代史學巨擘致敬。雖然一生受盡苦難,經(jīng)歷晚清、抗戰(zhàn)、內(nèi)戰(zhàn),但最讓他傷心的是“文革”的10年動亂,眾多文稿被破壞,含恨而終。
——山微人峰(新浪網(wǎng)友)
《投奔香港》
我不說香港有多好,只是感慨它的教育制度,真正是為了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人才,而不是制造只會考高分的機器。相反,我們所謂的教育改革,從試點到推廣,從文理分班,到現(xiàn)在綜合試卷,從課間操改團體舞,還有無數(shù)次的課本改革等等。這么多年過去了,教育的實質(zhì)還是這樣子。社會上補習班層出不窮,奧數(shù)班、舞蹈、美術等特長班多如牛毛,我們的小孩依舊背著日益豐滿的書包,出沒于城市的各種培訓機構(gòu)。
——網(wǎng)易陜西省西安市網(wǎng)友
《利比亞見聞》
警察再多,也多不過百姓,警察也好,軍隊也好,用斯大林的話說:都是穿軍裝的農(nóng)民??ㄔ瓶迮_不是因為警察少,手段不夠黑,而是失去了民心。
——Jkhenry(新浪網(wǎng)友)
沾滿人民鮮血、殺人如麻的極權統(tǒng)治者,等待他們的是良知與正義的審判,是釘死在歷史恥辱柱上。希特勒、斯大林、齊奧塞斯庫、薩達姆紛紛倒下了,跳梁小丑的卡扎菲還能茍活多久?
——戀上自由博愛(新浪網(wǎng)友)
匹薩餅開羅
本刊記者 楊瀟
就歷史來說,開羅是個層次特別豐富的城市,而且這種豐富不需要你掘地三尺,它把各個年代的街區(qū)都像匹薩一樣攤給你看。最大的那塊叫伊斯蘭開羅。公元969年,崛起于突尼斯的法蒂瑪王朝攻占了埃及,建立了一座新城,并取名為“勝利之城”,這就是開羅,也就是后來的伊斯蘭開羅。從愛資哈爾清真寺的樓頂看過去,四周全是清真寺新月形狀的塔尖,這里藏著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基因。
與伊斯蘭開羅隔尼羅河相對的是吉薩高地,一百多年前西方游客登上高地參觀大金字塔,還需要雇傭士兵防止貝都因游牧部落騷擾,如今這里被瘋狂的“導游”占領,有一個甚至直接跳上我們尚在行駛的出租車。如果把古埃及的首都孟菲斯也算作開羅一部分的話,那這座城市的歷史就直接延伸到公元前3000年——其實如今的埃及和古埃及關聯(lián)并不大,但孟菲斯人至少有一個特長被開羅人延續(xù)至今:對垃圾極強的包容心??脊艑W家發(fā)現(xiàn),在孟菲斯被挖掘出的街道里,滿是殘破的紙莎草和陶器。
在法老與先知穆罕默德之間有一塊耶穌基督的飛地:科普特開羅。它紀念的是埃及改宗伊斯蘭之前的基督教時代,如今埃及仍有近10%的科普特基督教徒。周日的下午,我看到他們帶著孩子在教堂外面的小廣場嬉戲,在開羅,能一次看到這么多不戴頭巾的女性,恐怕也只有這兒了。
最后當然要說說市中心,這里看上去就像上海的外灘或者廣州的沙面,但顯然不只是幾棟歐式建筑這么簡單,它象征著開羅一個失去的美好時光:19世紀末到20世紀頭30年的西化改革。而從納賽爾到薩達特再到穆巴拉克,無論政治傾向多么不同,在建筑及城市規(guī)劃上卻是相同得乏善可陳。過去60年,這張匹薩餅最大的變化,就是長出了毛邊——大量非法建筑及由它們堆積而成的社區(qū)包圍了開羅。一月的革命,第一支抵達解放廣場的游行隊伍就從這樣的社區(qū)走出。此前,他們通過衛(wèi)星電視知道了突尼斯人的勝利,并倍受鼓舞。法蒂瑪人肯定不會想到,一千多年后,他們的子孫以這樣的方式重返埃及。
一把大手
本刊記者 陳磊
半夜睡不著,想起采訪過的很多一把手的故事。
做袁偉民稿子的時候,曾任國家體委主任的李夢華向我回憶,80年代,袁偉民率女排打出“三連冠”,揚名世界。有一次,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接見他,把袁偉民也叫去了。當著二人的面,胡耀邦說,袁偉民做出了那么大的成績,說明這個人是很有才能啊,可以當副主任么!不久,中組部就過來考察袁偉民的情況,盡管李有不同意見,袁還是從國家女排主教練被破格提拔為體委副主任,直升四級!
做程維高稿。程也和人講過一個故事:你說省委書記權力有多大?打個比方,我要看中了誰,直接把組織部長叫過來,說我上一次在某某地方見到那誰,感覺他思路不錯。其他都不要說,這個話,朝這個地方一落,馬上組織部,會按照干部任免的程序去考察,然后會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
前幾天去了某中部省份,該省新來的書記發(fā)現(xiàn)省黨報發(fā)行量“與經(jīng)濟大省、新興工業(yè)大省、人口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因此“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擴大黨報的覆蓋面”。為此,該省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等五部門聯(lián)合下文,明確財政必須足額保障訂閱經(jīng)費。該省黨報的發(fā)行量一下子從二十多萬躥升到五十多萬。不過,按照飆升20萬計算,每份黨報一年200元,也有6000萬各級財政費用支出。這還不算各級部門為擴大發(fā)行攤派、公關的成本……
一把手,一把手,好一把大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