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導寫示例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遠方是神秘的,是遼闊無邊,縱橫無限的,它總是讓人充滿了向往。
童年時站在家里的窗前遙望遠方,讀書時在老師的指引下遙望遠方……冬去春來,當邁開青春的腳步后,遠方就更具有夢幻色彩,更具有神奇的魅力了。
在大自然的原野上有遠方,在心靈的世界里有遠方,在追求的跋涉中有遠方,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更有灑滿陽光或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的遠方……
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請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③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④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指導
遠方,它既是一個空間距離——遼闊無邊;又是一個時間距離——漫長遙遠;同時考生還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心理距離——近在咫尺卻遠在萬里或遠在萬里卻近在咫尺。如果遠方是時間距離,那么考生可以追尋過去的一段經(jīng)歷,或家庭以前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或是歷史上曾發(fā)生的某一個事件等。如果遠方是空間距離,那么考生可以寫遠方的伙伴、遠方的親人、遠方的景色和發(fā)生在遠方的故事等。是采用“時間距離”下筆,還是采用“空間距離”入題,都要由考生的寫作材料來決定??忌€可以把這兩者綜合起來交叉寫,虛實寫,或敘述,或議論。
大詩人泰戈爾寫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 一個卻深潛海底。詩句給了考生寫作上的提示,也給了考生哲理上的啟迪。如果考生能夠從“心理距離”切入,那么文章會更出彩。
佳作示例一
我在你身邊
□郝 媛
親愛的女兒:
你一直抱怨我沒有時間與你溝通交流。今天我提起筆給你寫下這封信,想和你聊一聊我的一些想法。(親切的話語,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記得你小的時候,老實聽話,乖巧懂事,是左鄰右舍眼中的“模范孩子”,我?guī)缀鯖]為你操過什么心??勺詮哪汩L大以后,我發(fā)現(xiàn)你變了,變得任性,變得不懂事了。逃學、撒謊、頂嘴,你儼然成了別人口中所說的壞孩子??吹竭@一切,你知道作為母親的我是多么傷心嗎?(小時的聽話與今日的任性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含蓄地點出了母女之間的心理距離)
你正處在青春期,有自己的個性,媽媽尊重你。媽媽也曾年少過,也知道被人束縛的滋味不好受。所以,你以后不用再把周杰倫的光碟壓在枕頭下,不用再把新買的喇叭褲放在同學家了。媽媽的確不喜歡它們,但我可以嘗試著去適應,去接受。這樣,你的青春就不會像一場與父母之間的游擊戰(zhàn)了,對不對?
你的骨子里有一種獨立的性格,你不希望他人束縛你,也不希望他人為你導航未來。可你也不能因此把父母好心的幫助與教導拒之門外吧?你總以為爸爸媽媽和你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總在你的遠方。其實你錯了,我們一直在你身邊。所以,以后遇到困難時不要再把自己一個人反鎖在屋子里哭了。打開屋門,讓我們走進去安慰你,幫助你,好嗎?(由女兒青春期的逆反表現(xiàn)和想法,進而點明在女兒的心中,父母總是在遠方,點明了題旨)
媽媽畢竟比你年長,有一些事還是需要我開導你的?!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你長大了,應該會慢慢懂得這個道理,也就不會再那么任性、浮躁了?!叭桃粫r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有什么委屈咬一咬牙就過去了。別老把我們當成敵人,也不要因為我們而改變自己的理想與志趣。我們是親人,更是朋友。
我這人,“刀子嘴豆腐心”,平時說話也不講究什么語言藝術(shù)和技巧,也不怎么考慮你的感受,這一點我做過自我檢討,是我的不對。以后我會多給你些自由和選擇,盡量站在你的立場上與你交流,做一個理解、尊重你的母親。但你也應該體諒父母的苦心,多換位思考,好嗎?(寫出了母親的感受與想法,真摯感人)
青春是一條河流,一旦渡過去,就無法返回。媽媽和爸爸并沒有在對岸觀望,而是希望能和你一起渡河。只是,媽媽由衷地希望,有一天,你能遞給我們一支槳,讓我們幫你一起來掌握方向,渡過青春這條河。
其實,世上并無遠方,只是心的距離遠近的不同。所以不要用叛逆的心把我排斥到遠方,因為我就在你的身邊。(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希望與女兒共同渡過難關(guān)的愿望;結(jié)尾點明文章的主旨“世上并無遠方,只是心的距離遠近的不同”,立意新穎而獨特)
愛你的媽媽
×年×月×日
魅力總評
本文視角獨特,立意新穎。文章看起來似乎與遠方無關(guān),但卻較為深刻地闡釋了遠方的內(nèi)涵,正如文章結(jié)尾所說“其實,世上并無遠方,只是心的距離遠近的不同”。作者想象豐富,采用書信體的形式,以母親的口吻,寫出了女兒在青春期與父母的隔膜與逆反心理,寫出了母親對女兒真摯的愛。本文內(nèi)容真實而新穎,感情樸實而動人,使讀者觸目感懷,倍感親切。
佳作示例二
遠方的夢
□曹一唱
屋外是山,連綿起伏的群山,一眼難望盡的高山。在重重高山的那面,是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那是村子的遠方,也是她心中的遠方。(緊扣題目,交代環(huán)境的閉塞,同時引出她對遠方的向往)
對于坐落在高聳群山中的這個小山村的孩子們來說,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他們最大的愿望。至于遠離這個偏僻貧瘠的地方,過上同山外人一樣的生活,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世世代代的村里人每日早出晚歸地辛勤勞作,可一年到頭,仍是基本維持個溫飽,因此許多孩子早早便輟學,幫家里干起了農(nóng)活。(對這個偏僻貧瘠的山村的許多孩子的現(xiàn)狀進行描寫,同時也和他們對遠方的向往形成鮮明的對照)
有一天,山里那所已沒有幾個學生的小學校里,來了一位城里的女老師。她還帶來了很多書本與運動器材。村里的人都跑去看熱鬧,想看看城里人是什么樣子,聽聽城里人怎么說話。她雖然輟學了,但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兒,偷偷地跑去了學校。
那位老師很漂亮,說的是悅耳的普通話,聽著她滔滔不絕的講述,她一時間呆在了那里。城市仿佛一塊巨大的磁鐵,將她的心緊緊地吸了過去。(形象地寫出了城里女老師的形象,也寫出了遠方對村里人的巨大吸引力)
她是含著淚回家的,看著重病的母親,起早貪黑整日忙碌的父親,這個貧寒的家讓她很難開口提出上學的要求??删驮诔燥垥r,那位女老師風塵仆仆地來到她家,看著掛滿墻的獎狀,希望她能重回學校。她父親重重地嘆了口氣,欲言又止,母親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她終于抑制不住,大哭了起來,心里有不解更有委屈。這不是自己的錯,可為什么要自己承擔?沉默過后,女老師開了口:“她的學費我來付,農(nóng)忙時我找時間給她補課,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絕不能放棄,她有走出大山的希望??!”那一晚,她徹夜難眠……(寫出了女孩家庭的貧困,寫出了女孩的期望,更寫出了老師的光輝形象,再次緊扣題目)
終于,她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學校。她更加勤奮,更加努力,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只要看到書本,她就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而支撐著她永不放棄的,正是那個來自遠方的夢。
從老師口中,她得知了關(guān)于遠方更多的內(nèi)容,遠方在她心中也變得愈加神圣。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神奇的世界?她在心中也時時勾畫著那個美麗而遙遠的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一步步地拉近著自己與遠方的距離,她一步步地攀登著一座又一座險峰。在布滿荊棘與坎坷的山路上,她忍住了淚水,忘記了艱險,再大的困難,也以淡然的微笑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只為她心中那個叫做“遠方”的夢……(女孩在老師的幫助下,發(fā)奮學習,為了遠方的夢想,克服一切困難。本段圍繞題目而展開筆墨,含蓄有力)
魅力總評
這是一篇小小說,選材新穎獨特。作者將觸角深入到偏僻貧窮的山區(qū),運用環(huán)境描寫、細節(jié)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寫出了山區(qū)的貧困,更寫出了山區(qū)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與教育下,為實現(xiàn)自己遠方的夢想而努力奮斗的過程,使得文章所刻畫的人物形象鮮明而深刻。另外,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條理清晰,中心明確,是一篇優(yōu)秀的小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