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聰靈
十里秦淮風光無限,盡在蜿蜒的盈盈秋波里。秦淮河哺育著金陵兒女,兩岸景致,也吸引著往來游人。不論是歷史遺跡,風景名勝,還是新增的怡情去處,都有其獨特魅力。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南京城內(nèi)的秦淮河風光,則是外來人士必觀之處了。也因此,這十朝都會的魅力,競有三分都要借這十里秋波來展現(xiàn)。
記者且行且訪,飽覽秦淮風情的同時,也了解到更多外來游客對此處風景的觀感與評議。從書中讀秦淮河的歷史,到實地里來看秦淮河風光,夢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自然會有別樣況味產(chǎn)生。而沖突到末的消融和解,則又如這十里清流一般,不知何時而生,浩浩湯湯千萬年,又去向未來,不知何處將往了。十里新秦淮,依然舊情懷
順流而下,沿秦淮河觀景,是最省心的游覽法子。聰明的南京人也曉得投您所好,開發(fā)了環(huán)水的多條線路。而最為常規(guī)的招待外地游客的方式,莫過于坐上游艇,聽導游小姐給您詳細介紹這一路風情了。
呈現(xiàn)在游客眼前的秦淮風光,與歷史上騷人墨客所吟詠過的那些風光,已經(jīng)沒多少關(guān)系了。
從石器時代開始,秦淮流域內(nèi)即有人類活動。自東水關(guān)至西水關(guān)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即為商賈云集的居民地。至六朝時期,名門望族群聚于斯,儒學鼎盛,隋唐之后沒落下來,又成詩人憑吊懷古之所。宋明之后,漸恢復為江南文化中心,明末清初,秦淮八艷的事跡更是寫就無限傳奇。但近代以來,戰(zhàn)亂更迭,時局多變,秦淮河水一度污濁,兩岸建筑悉數(shù)被毀,只落得一派凋敞景象。
您現(xiàn)在看到的舊居也罷,新景也罷,其實全是新景。自1985年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兩級耗巨資對秦淮河兩岸風光帶進行修復,于是,我國著名旅游勝地的名錄上,又新添了這個名字。景致是新的,情懷卻是千古如一的舊——登船坐穩(wěn),清風剛剛潤了身子,夫子廟前的泮池碼頭就到了。
自古以來,凡有學宮,必有照壁,泮池相伴。而與其他地方人工挖成一潭死水不同的是,夫子廟泮池是利用秦淮河天然形貌,在學宮前凹陷的一處引水作池,水為活水。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館長周道祥告訴記者,這在全國尚屬僅此一家。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南京城的繁榮就是從秦淮河的貫通開始,古人這樣設(shè)計出活水來,也一定是有其用意的?!?/p>
畫舫游覽,好處是燈彩通透,人聲水聲交和,船上岸上互動,富麗堂皇得很。而想要小舟縱橫,現(xiàn)在的秦淮河上就沒這機會了。趁著國慶長假重游南京的西安人羅玫女士還念念不忘十年前她自己在秦淮河上劃小船的情形?!翱梢詣?,可以不劃,人在船里躺著,船順水就漂移了。我在船上忍不住唱歌,岸上。那文德橋上還有人拍手叫好呢!現(xiàn)在小船都取消了,要玩就得上大船?!?/p>
羅玫女士有些不盡興了。事實上,秦淮河取消小游船,也是基于安全考慮。隨著兩岸風光建設(shè)開發(fā)日益精致,游客倍增。現(xiàn)如今的大畫舫往返,尚且經(jīng)常需要排隊等候,倘再給數(shù)人一只小船,只怕秦淮河水面分個三層,也不夠大家集體下水“煮餃子”了。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眮碜該P州的張先生對這句詩記得尤為清楚。憑這兩句,他曾在白鷺洲明文化主題公園的展演中,得到過一瓶白酒的獎勵。
這里曾為明開國重臣徐達家族的別墅,舊景同樣被毀,您現(xiàn)在所看到的草與木,磚與瓦,也都是后期依江南建筑特色修復的。
明文化主題展演,是白鷺洲公園招待外地游客的重頭戲。水榭間的木長凳上,坐著有緣同聚的中外友朋,頭頂上是青天明月,腳下是悠悠秦淮水,眼前的水幕舞臺上,就是著明朝服飾的展演者?;蚋杌蛭?,或皇帝巡視,或公公猜謎,帶你穿越時空,又增益智趣。
在去白鷺洲以前,張先生一直以為,那些舞臺上玩的猜謎互動,都是騙人的“托兒”把戲??赡峭?,他竟自己上臺領(lǐng)獎去了。公公宣布題目;“二水中分白鷺洲”這句詩的上句,是什么?哪位答對了,我手里這瓶酒就送給他!
張先生當時在臺下就脫口而出給接上了。于是公公宣他上前,賜他貴賓酒一瓶。他拿著酒走下來,還沒喝就先醉了。邊上一些游客還沒回過神來,盯著一臉燦笑的張先生嘀咕不會是托吧?這酒就這么送了?
張先生朝對方笑我不是托。我是真的來旅游的。對詩領(lǐng)酒的這等雅事,他在別的地方,還不曾遇到過。這讓張先生從此對秦淮水多了幾分好感,屢屢看到,就有微醉,然后,想要吟詩。
慕名之游:風月不再,風情如故
對詩得趕巧??煽淳皡s不論時辰,
畫舫輕移,過了來燕橋,一抬頭,河畔一處三進兩院式的宅子,就是李香君故居了。它有一個極香艷的名字——媚香樓。
事實上,李香君芳名遠播,卻與媚也無甚關(guān)系,雖為秦淮名妓,八艷之一,但李香君為后人稱頌懷念的,還是萁“威武不屈,貧賤不欺,富貴不移”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氣節(jié)。在《桃花扇》中,她的情操更是引后世無數(shù)士子為之折腰。
媚香樓也是秦淮區(qū)委、區(qū)政府后來修建的。但這不妨礙仰慕者虔誠到此,懷想拜訪。香君故居內(nèi)留下許多文化名人墨寶,追賢者,追艷者,一般追思,悵然無二。
這是文人雅士的懷念方式。事實上,秦淮文化在歷史上最為突出的,還是文人士子的科舉文化,與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才藝兼?zhèn)涞募伺幕恕2抛蛹讶?,當亂世之中,幾多悲歡,萬千故事,不知演繹過多少版本,也不知傳播到多少人的耳中。
這不,慕名來到秦淮河畔的河南教師劉文正,就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補課了。他此前幾次來南京參加教研活動,都不曾有機會到過秦淮河。這次終于決定抽時間來好好踏訪古跡,尤其是鮮活在他腦海里的那些明清杰出奇女子們的蹤跡,競給整懵了。
在他的想象中,秦淮河兩岸應當是樓欄憑水,有人隔窗彈琴奏曲,低酌淺唱的。不是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嗎?那么,當年的遺跡如還在河邊立著,他是否也可以從那悠悠而過的河水中,嗅到些當年的脂粉味?他甚至想象著,河邊樓上那些憑欄的女子,盛妝而立,將如何揮著手帕,軟語聲聲地隔河呼喚各地來此趕考的書生才子們呢!那么,這些景致,多少也要有些個物件,還留在河邊吧?
“什么才子佳人,全都沒了。一兩個紀念館,也都沒什么實物展示。整條街上,全是小商小販,叫賣不絕。這哪里還是秦淮文化啊!”劉老師失落不已。仿佛千百年前,他也曾在這河邊,因為遲到,而錯過了某位絕代佳人。他不知道,他所讀過的那些關(guān)于秦淮河,關(guān)于才子佳人的詩與文,多半也是歷代文人想象出來的。他更不了解的是,一條河可以流淌的時間,耍比河兩岸建筑存在的時間更為長久。
才子佳人的“秦淮書面風雅文化”,早已經(jīng)被另一種情狀代替了——如今是“秦淮商販平民文化”。
才子佳人雅吧,那是書里的,是想象中的。小商小販俗吧,這是鮮活的,是游客們當下所需要的活色生香的現(xiàn)實。
俗也很好啊!可以捧一碟臭干吃著走過狀元樓,也可以拿一包茴香豆到江南貢院門口,假裝去喂那些曾在此應試的人的蠟像。吳敬梓,施耐庵,唐伯虎,等等,都可以。他們敬謝不受,你就走,坐一輛黃包車,聽鈴兒直響,一身黃衣的車夫帶你在熙攘的人群中擠出道來,大步流星向前。
再或者,您更喜歡坐著觀景,就去晚晴樓上點一套秦淮小
吃吧l碟兒碗兒擺了滿滿當當一桌,都不帶重茬的。您一樣樣吃下去吧,這是古人無福消受的美昧,養(yǎng)眼養(yǎng)口養(yǎng)腹,大廳前的戲臺上,還有養(yǎng)耳養(yǎng)目的歌舞奏樂,絲竹管弦,長發(fā)古裝的女子,站在麥克風前依依絮語。
待得撐圓了肚皮,就下樓來,跟著人流走,隨商家就進,看中了東西就還價,砍到滿意就買下來,不滿意再往下家跑??磶讏雒赓M的魔術(shù),逗一下沿途的寵物,這么一路出了景區(qū),擠一身汗出來,痛快淋漓,消食之功效也達到了。
那時再看這四下的燈影浮光,越發(fā)搖晃在水里,搖晃在眼前,搖晃在您沉沉的睡夢里了……
早晨的約會:當年摸魚,如今遛烏
秦淮河畔什么時候最安靜?老城南的人們最清楚了。南京本地人,通常不湊晚間的熱鬧,除了鬧花燈的時節(jié)他們來擠一場,帶孩子選幾盞花燈,再秀兩下抖嗡的絕活之外,秦淮河的槳聲燈影,都是自家人所不屑于看的。
他們有的是大把的時間,何必湊這熱鬧,
他們早上來。
賀寧生老人如今住到中山東路去了??纱蛐∷驮谇鼗春舆吷匣熘瑢@里有著深厚而復雜的感情?!靶r候,秦淮河水可清了,兩邊也沒這么多亂七八糟的房子商鋪。我們下河去摸魚,都能看見魚在水底下游?!?/p>
賀寧生出生在長干里。他如今還常常夢到小時候,光著腳丫在巷子里跑,街坊鄰居們曬被擇菜洗衣做飯生爐子打孩子磨刀修腳剃頭吵架拎著茶瓶灌開水-…全在這一條巷子里完成。
那是許許多多的小家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幾平方里擠上十幾口人,日子照樣過。一家煮個好吃的,十家都能嘗到?!澳募倚獠唤o嘗的,也藏不住,我們小孩子聞到味道,就跑過去擁上門了?!辟R寧生都記不清,他在這秦淮河畔,曾經(jīng)吃過多少人家的飯菜了。
老城改造拆遷,賀寧生看到很多老人掉淚。年輕人搬出去時,相對要輕松些,以高樓為代表的現(xiàn)代化建筑與家居風格,他們喜歡??赡切┮惠呑影拥睦先藗?,幾乎是枕著秦淮河的波浪才能入眠,突然要離開故土,離開院落,離開吵過鬧過好過愛過的街坊鄰居們,四散到別處去,多么不舍!
其實那時的秦淮河,在賀寧生眼里,魅力也沒多大了。河水污濁了,臭了,魚沒有了,下河洗澡更是不能想。而兩岸居民們一貫保持的生活方式,對于不堪重負無力自凈的母親河來說,也漸漸消失了往昔的一派祥和安然。
但真正搬走時,他還是不舍。有時放學回家,走著走著,一不留神就會發(fā)現(xiàn),竟然又走到老家的路上來了。可老家,漸漸成為別人的樂土了。河水整治,兩岸環(huán)境與建筑風貌的變換,賀寧生都看在眼里,每一點滴變化,他都為之欣喜。雖然,他于秦淮河,漸漸也成為過客,成為觀景者,但那份情懷,卻常借由家人的某句憶舊的話,一牽就來,綿綿不絕。
轉(zhuǎn)眼就退休了,賀寧生養(yǎng)起了鳥。每天一大早提著籠子到處轉(zhuǎn),總會轉(zhuǎn)到秦淮河來。狀元橋,東水關(guān),鬼臉城一帶,但凡河岸邊,他總能碰到和他一樣的遛鳥人?!坝胁簧俣际抢铣悄祥L大的,在河邊住了幾十年,沒少摸過魚?,F(xiàn)在昵,老了沒事了,還愛往秦淮河跑,遛鳥啊!”
河畔樹上。鳥兒呼朋引伴的叫聲,竟也似孩童,在穿街走巷中的頑皮與興奮。也有舞劍的,也有練太極的,也有吊嗓子的票友,秦淮河畔寧靜的早晨,是屬于他們的時光。
似這等悠閑怡然,只屬老城南居民獨有了。曾在人生的晨光里與秦淮河相伴的人們,如今,又將與母親河的約會,安排在每一個早晨。
如果您也想享有這份殊榮,就不要做秦淮的游客。住到南京來吧,這里的每一個日出,都期待著你的到來,然后,以瀲滟之光,搖醒河流兩岸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