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1JK0279);秦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項目(項目編號:QDYB1104);渭南師范學院重點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07YKZ023)。
摘 要:《漢語大詞典》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權威的一部大型漢語工具書,其注意“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故其又是一部能反映漢語詞匯史的重要歷史語言詞典,因此,其能從各代古籍中摘錄詞語以立詞目及義項,比如西漢桓寬的《鹽鐵論》就極受其關注,其中收錄了不少其中的新詞,但在釋義時偶有不當之處,如“乘羨”條,今就其釋義試作辨正。
關鍵詞:《漢語大詞典》;“乘羨”;《鹽鐵論》;釋義
作者簡介:朱成華,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教師,秦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上古漢語研究及《鹽鐵論》《史記》研究。
[中圖分類號]:H1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1)-16-0156-01
《漢語大詞典》[1](以下簡稱《大詞典》)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權威且收詞最多、義項最全的一部大型漢語工具書,又因其“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著重從語詞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加以全面闡述”,故而又是一部反映漢語詞匯發(fā)展史的歷史性漢語語言詞典,因而其也就注重從各代語言材料中擇取詞語以立詞條及義項,比如其對西漢桓寬的《鹽鐵論》的關注就是一證。而《鹽鐵論》[2](下文簡稱《鹽》)是西漢桓寬據(jù)著名“鹽鐵會議”之“議文”進行整理并“推衍”而成的一部西漢朝野兩派對有關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平準、均輸、鑄幣等經(jīng)濟政策以至屯田戍邊、對匈奴和戰(zhàn)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辯論的政治經(jīng)濟名著。從語言角度看,《鹽》書鮮活地保存著西漢時期的口語語料,其詞匯明顯呈現(xiàn)時代獨有的特色,產(chǎn)生不少新詞新義。而對于《鹽》書中的詞匯,《大詞典》給予了很大程度地收錄,然而在其釋義中,偶有釋義不確之處,比如“乘羨”條,今就其釋義試作辨正以求教于方家。
查考古籍得知,“乘羨”一語首次在《鹽》書中產(chǎn)生,其后他書未見,故“乘羨”屬于《鹽》書中新產(chǎn)生的新詞。又檢《鹽》書發(fā)現(xiàn),“乘羨”在《鹽》書中共出現(xiàn)兩次,且皆在《力耕》篇,即“故乃商賈之富,或累萬金,追利乘羨之所致也?!盵2]29又“天下煩擾,而有乘羨之富?!盵2]29而《大詞典》第一卷就收有“乘羨”條,其釋義及書證如:“【乘羨】追逐財利。漢桓寬《鹽鐵論·力耕》:‘故乃商賈之富,或累萬金,追利乘羨之所致也?!盵1]673可見,《大詞典》關注到了這一在《鹽》書首次產(chǎn)生的漢語新詞。然而細品其對“乘羨”之釋義“追逐財利”,似乎不確,倒是像文中其前的“追利”之義。
那么,“乘羨”之義為何呢?
首先,查檢古訓資料得知,“乘”古有“追逐”之義,如《漢書·陳湯傳》:“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鳖亷煿抛ⅲ骸俺?,逐也?!倍傲w”有“余”義,如《廣韻·線韻》:“羨,余也?!庇秩纭都崱ぞ€韻》:“羨,余也。”又《玉篇·?部》:“羨,饒也?!比纭吨芏Y·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以其余為羨,唯田與追胥竭作。”鄭玄注引鄭思農(nóng)云:“羨,饒也?!庇秩纭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于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刑錯而不用,德隆乎三皇,功羨于五帝。”顏師古曰:“羨,饒也?!倍抉R貞《索隱》引司馬彪云:“羨,溢也?!庇帧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瓣惶煸坏盃栍瘟w?!标懙旅麽屛模骸傲w,溢也。本或作衍字?!薄稘h書·食貨志下》:“以臨萬貨,以調(diào)盈虛,以收奇羨,則官富實而末民困,六矣?!鳖亷煿旁唬骸傲w,饒溢也?!薄墩f文·?部》:“羨,假借為衍字。”
其次,張之象《鹽》注云:“羨,饒也?!盵3]12而王利器《鹽》校注云:“羨,盈余?!豆茏印睢菲骸w不足?!睹献印る墓废拢骸粤w補不足。以‘羨、‘不足對文,皆贏余之義?!对姟な轮弧罚骸姆接辛w。毛傳:‘羨,余也?!妒酚洝て綔蕰罚骸∈称婷瘢霉苌胶V?,以致富羨。司馬貞《索隱》:‘羨,饒也,與衍同義?!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徽呱莩蘖w溢。顏師古曰:‘羨,饒也,讀與衍同?!段倪x·上林賦》注:‘羨,溢也。本書《通有》篇‘禁溢利?!跺e幣》篇:‘禁溢羨。溢羨,猶今言超額利潤;乘羨,即謂牟取超額利潤。《漢書·朱云傳》、又《王莽傳》上注,顏師古曰:‘乘,因也。”[2]40又王貞珉《鹽》譯注云:“羨,盈余?!盵4]24而“乘羨,謀取超額利潤的意思。”[4]25
最后,再看“乘羨”所在《鹽》書的上下文,可知“乘羨”與其前的“追利”構成并列關系一同作二者之后的“所致”之定語。對比“追利”與“乘羨”,可知二者內(nèi)部構造方式一樣,都是述賓式,且二者之義相類,皆是商賈累萬金之富的方法手段之一,正所謂“故乃商賈之富,或累萬金,追利乘羨之所致也?!盵2]29
因此,綜上所述,可知“乘羨”當為“追逐贏余”之義,或依王利器先生所云“牟取超額利潤”也可。
參考文獻:
[1]羅竹風等.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
[2][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3][漢]桓寬撰,[明]張之象注.鹽鐵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漢]桓寬撰,王貞珉譯注.鹽鐵論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