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玉, 王樹桐, 曹克強, 何運轉
(河北農業(yè)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高校教學資源網站訪問情況調查與分析
楊軍玉, 王樹桐, 曹克強, 何運轉
(河北農業(yè)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1)
目前,高等學校的各級精品課程都建立了自己的課程網站,并在網站上放置了多種教學資源,但這些資源被利用、被訪問情況很少有人統(tǒng)計,就高校網站各種教學資源被利用情況、訪問者的訪問規(guī)律、訪問者的來路進行了調查,就各種教學資源在網站存放的地址深度對訪問量的影響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旨在為教學網站建設中遇到的教學資源比例配置以及網站結構的設計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參考。
教學資源;高校;訪問量;訪問規(guī)律;網頁地址深度
教學資源網站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彌補了有限的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1],同時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能夠增進師生的交流,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哪些教學資源利用率高,哪些利用率低,怎樣根據訪問者的訪問規(guī)律調整資源的布局等一系列問題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只有把這些問題弄清才能有目的的進行網站設計,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做到教學資源的“有用和好用”,以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網站的作用。
選取河北農業(yè)大學的《農業(yè)植物病理學》、《普通植物病理學》和《機械工程材料》等3門省級精品課程教學資源網站作為調查對象。
在調查前,各網站設定了圖片、視頻、動畫、課件、教案和講稿等6種教學資源,每種20個素材,各種素
各種教學資源訪問量統(tǒng)計情況見表1。
表1 教學資源訪問量統(tǒng)計情況表
表1說明,在各種教學資源中,圖片被訪問次數最多,占訪問量的71.2%;視頻資源也是瀏覽者樂于接受的一種資源形式,占訪問量的12.9%,居第二;被調查的3個教學資源網站動畫被瀏覽的次數相對于圖片和視頻較少,占訪問量的5.6%;調查對象的課件資源占訪問量的5.4%;而多作為參考,教案、試題庫等純文本的教學資源訪問量較低,只占訪問量的2.8%和2.0%。各種素材被訪問或利用頻次不同,分析原因,此調查可能和調查對象的課程特點相符合,這3個被調查的資源網站來看,有兩門是識別病蟲害特征,然后提出正確診斷和分類,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防控措施,病蟲害識別是基礎,要識別病蟲害,圖片是既直觀又有效的方法,比記憶文字描述相對容易,如果把文字描述和圖片結合更便于掌握病蟲害特點,因此圖片的訪問量居第一;視頻能同時調動學習者的聽覺和視覺,形成復合記憶,加深印象,能夠連續(xù)的表現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具有圖片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視頻素材訪問量排第二;動畫作為一種新興的資源格式,它能把課程中的關鍵問題和不能用錄像記錄的知識點用動畫表現,但動畫要求制作質量較高,才能真正讓學習者感興趣,本次調查中動畫的制作不是很精良,影響了對瀏覽者的吸引力,訪問量排第三;課件是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素材,但是每位教師的教學路線不盡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拿來用,訪問量居第四。
網頁地址深度,指的是網頁在網站的放置深度,深度級別越大,則查看時越需要點擊次數多。表2是相同素材在放置不同深度時的被訪問情況。
表2 素材放置的地址深度對訪問量的影響調查表
通過表2發(fā)現,地址深度對訪問量影響很大。訪問者瀏覽網站首頁,50.8%的訪問者進入一級深度,21.9%進入二級深度,12.9%進入三級深度,四級深度以后的所占比例就非常小??梢姡刂飞疃扔绊懡虒W網站資源的利用率,因此應該把網絡教學資源盡可能放置于較淺的地址深度。
一周內每天訪問情況見表3。
為了弄清網絡教學資源在一周內每天被訪問,進行了周內逐日訪問量統(tǒng)計(見表3)。從表3統(tǒng)計數據看,周一訪問量最大,占到17.4%,明顯高于其他日期,周二和周四訪問量偏低,每天的訪問量占總訪問量的16.1%到16.81%,周五到周日訪問量更少,訪問量占總訪問量的9.3%到12.1%不等,并且這三天的訪問量差異不顯著。周內訪問量情況和其他綜合網站不同,綜合網站一般是周末訪問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學資源網站訪問者多為在校教師和學生,按照工作日工作和學習,周一由于教師或者學生要準備一周的課程,需要上網搜集課程資料,周二到周四一部分人課程準備完畢,不再上網搜集資料,因此訪問量稍有下降,周五到周日訪問量較小。因此教學資源網站,在一周中應該特別注意周一這一天的網絡暢通情況,或者設置此日帶寬高于一周中其他日期。
表3 一周內各日訪問量統(tǒng)計表
統(tǒng)計情況見圖1。圖1中各曲線是2009年11月統(tǒng)計數據,數值是每天中24小時中各時段的訪問量的平均值。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天中PV(訪問量)出現3個高峰,分別是9~11時,13~16時以及19~22時,說明在這三個時段內網站被訪問的頁面量最大,資源被下載最多;獨立訪客曲線也出現三個峰,它代表的是訪問人數,而不包括單人多次訪問,此曲線的峰值基本和訪問量峰值對應,這說明在這三個高峰期內,訪問人數最多;單人瀏覽頁面數曲線沒有較明顯起伏變化,多數在10以下。因此網絡的帶寬這三個高峰時段應該保證高于或者不低于其他時段。
圖1 一天中24小時各時段訪問情況統(tǒng)計折線圖
訪問者來路統(tǒng)計情況見表4。
表4 訪問者來路統(tǒng)計表
表4為訪問者來路分類統(tǒng)計表,數據為11月16日至18日3天的各種來路量的分別統(tǒng)計結果,通過此表可了解訪問者到達教學資源網的途徑。從統(tǒng)計數據看,有52.39%的用戶依靠搜索引擎到達這些網站,25.26%的用戶依靠外部鏈接,22.35%的用戶則是直接輸入網址到達資源網站,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網站處于起步階段,外部鏈接很少,知道網址的人也不多,所以來路主要是依靠搜索引擎。具體到搜索引擎,通過調查發(fā)現被百度圖片搜索引擎引導的次數最高,占到統(tǒng)計量的65.5%,百度網頁搜索占引導總量的18%,谷歌搜索占15%,其他搜索引擎總共占1.4%。
訪問者地域分布情況見圖2。
圖2 訪問者地域分布情況
圖2數據為2009年11月18日至28日的各省、市(自治區(qū))訪問量,表中僅列出了訪問量排在前15位的省、市(自治區(qū))。從訪問量地域分布圖來看,不再是只有發(fā)達省市或者獲沿海省市排在前列,一些西部地區(qū)訪問量也很大,這點和其他大眾網站不同,多數大眾網站的訪問量主要是發(fā)達地區(qū),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學資源網站的訪問者多為在校師生,一些西部省市的高校師生也具有很好的上網環(huán)境,因此網絡資源對于各地區(qū)的高校師生都能發(fā)揮其應有作用。從圖中看出,河北省訪問量最大,分析原因是由于網站所有者是河北農業(yè)大學,在大學主頁有資源網站的鏈接,因此訪問量較大,第二大訪問量分布區(qū)域是山東省,山東人口數量在全國排19位,山東的訪問量卻排第二位,顯然訪問量和人口關系不大。據此看出,大學課程網絡教學資源訪問者受地區(qū)差異的影響不明顯,在不同地區(qū)只要是內容具有價值都能夠被采用或者訪問。
網站粘結度情況見表5。
表5 網站粘結度統(tǒng)計表
表5列出了教學資源網站對訪問者的粘結度情況,表中訪客數量為單日訪客數量,表中的粘結度級別越高代表網站的吸引力越大,表中訪問數量為訪問者單次瀏覽的網頁數量。從表中可以看出,有280位訪客來到網站后只瀏覽了1個下級網頁,網站對他們的粘結度屬于一級水平,這部分人占到了統(tǒng)計量的53.9%,二級和三級粘結度占據訪問者的10.8%和10.0%,更高粘結度級別訪問者很少,通過加權平均得到網站的粘結度值為2.5級,因此從統(tǒng)計結果看,教學資源網站的粘結度較低。
本次調查對象為河北農業(yè)大學的3個農業(yè)類教學資源網站,統(tǒng)計的范圍帶有一定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學資源網站的訪問情況。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資源網站可能因為專業(yè)特點不同,統(tǒng)計數據會有一定變化。在對教學網站資源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在課程網站建設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僅供大家商榷:
1.優(yōu)勢問題 了解課程特點和學生的需求,才能把網站的資源配置安排好。課程網站建設要結果本課程的特點,區(qū)分應用性課程還是理論性課程,教學資源的配置要有所區(qū)別,要把重點和難點以合適的媒體形式得以展現,這也正好能發(fā)揮網絡課程的優(yōu)勢。
2.更新問題 網站要做“活”,就是說要總有新內容增加,“回頭率”才高。但許多網站出于任務性或者申報課題等原因,網站建好后不能及時更新,降低了吸引力。教學網站建設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與時俱進,課程相關信息需要及時更新,不斷充實[2],才能有新鮮感。網站投入運行后,必須要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教師應該向學生推廣課程網站,鼓勵學生通過課程網站自主學習,并引導專題討論,及時在網站上解答學生的問題,使課程網站越做越“活”。更不能把網站的后臺設置為只有學校職能部門才能登錄,這樣更影響更新頻率。
3.教學理念問題 教學網站就是為學生提供一種網絡化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也是“以人為本”在教學中的體現[3]。在資源種類的設置上要以學生的角度去分析,了解學生想得到哪些知識,對那些展現形式感興趣。
4.插件問題 網站的視頻素材需要安裝Realplayer、Qvodplayer等插件才能播放,而瀏覽者的客戶端瀏覽器沒有安裝這些插件時就不能訪問,課程網站建設中要注意不同類型瀏覽器、不同媒體播放器的兼容性問題[4]。
[1] 劉杰,樸成植,吳交樹,等.教學影像庫的研究與實踐[J].電化教育研究,2009(10):81-82.
[2] 李立偉,崔曉康.淺談精品課程網站建設[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3):92-93.
[3] 李燕,徐麗,宋遙.高職教育《網站建設》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辦公自動化,2010(6):154.
[4] 王重潤,李恩,趙冬暖.精品課程資源共享應用現狀、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10(2):20-23.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websites using on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university
YANG Jun-yu,WANG Shu-tong,CAO Ke-qiang,HE Yun-zhuan
A great amount of teaching websites of college top-quality courses have been established,and various teaching resources were offered on these websites.But the status of utilization,and how freauent being visited of these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seldom been analysed.In the present article,the utilization,visiting pattern and the visitors visiting route of the college website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network address depth on visits has been analyse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help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website structural design that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eaching website contructing.
teaching resource;university;visits;visiting patterns;website address depth
G 64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志碼:A
A
1008-6927(2011)03-0307-04
2010-10-28
河北省教育廳課題:“河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植物病理學團隊建設”;河北省教育廳“植物保護特色專業(yè)農學高地”;河北農業(yè)大學第七批教學研究項目:“手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0-B30)。
楊軍玉(1968-),男,碩士,高級實驗師,從事植物保護和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材數據量相等,便于對照分析。為了調查不同素材資源利用率,筆者把這些素材放置在網頁地址深度相同、鏈接位置相近的地方,每種素材分別制做網頁,分別加入統(tǒng)計代碼統(tǒng)計訪問次數,然后對2009年10月1~10日、11~12日和21~30日3個時段(算作3個重復)的各種素材10天內的下載量分別統(tǒng)計;為了調查網頁地址深度對素材訪問量影響,筆者在《農業(yè)植物病理學》教學資源網站設置視頻素材為40個,然后把這40個素材分成8組,分別放置到了1~8級不同的網頁地址深度(即為8個處理),訪問者到達首頁后,點擊1次鼠標打開下一級網頁記為增加一級深度,每級深度加入訪問量統(tǒng)計代碼,統(tǒng)計2009年10月12日、15日和18日3天的(作為3個重復)每天的不同地址深度的視頻素材被訪問情況;為了弄清訪問者在教學資源網站在一周內每天和一天內每小時的訪問量,對2009年11月的4個完整周(作為4個重復)進行了逐日統(tǒng)計;對2009年11月9~15日的每天每小時的訪問量進行了統(tǒng)計,相同的小時段求出平均值,繪制不同小時段的訪問量折線圖;為了弄清訪問者來路和地域分布,利用CNZZ網絡技術服務公司提供的統(tǒng)計代碼,對資源網站的各種來路的訪問量進行統(tǒng)計,對不同省、市(自治區(qū))訪問量以及網站粘結度進行了統(tǒng)計。以上方法從各調查網站所得到的數據取得平均值,然后采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DPS7.5的Duncan新復極差法分析各處理在P=0.05水平下的差異顯著性。
(編輯:劉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