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英,孟明亮
(忻州師范學院體育系,山西忻州034000)
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水平測試與評價
蘇國英,孟明亮
(忻州師范學院體育系,山西忻州034000)
選取山西省4所大學女大學生進行6項健康體適能指標的測試,并將測得的有效數(shù)據(jù)與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進行比較。比較結(jié)果顯示: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要素的優(yōu)秀率和良好率按順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為柔韌適能、肌肉力量適能、心血管功能、呼吸機能、身體成份、肌肉耐力適能。表明:她們整體的健康體適能狀況一般,尤其是肌肉耐力狀況很不理想;除身體成份外,其余健康體適能要素的個體差異都比較明顯,尤其是呼吸機能。旨在通過測試,了解、監(jiān)測其體適能特征,對其健康狀況做出客觀的評價,以期為山西省女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予以科學指導。
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測試與評價
體適能是指人體在從事日常工作時,身體不會感到過度疲勞,還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娛樂及應(yīng)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主力軍,也是社會不同領(lǐng)域中各層次人才的主要來源。對處于生長發(fā)育最后階段的大學生來說,這個階段各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的好壞將對其終生身體狀況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1]。因此,針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生理機能進行全面、多元的調(diào)查和研究,對于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提高其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適應(yīng)能力,干預(yù)與改善學生身體素質(zhì)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對于高校來說,女生數(shù)量在學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對女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進行專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2]。
本研究以山西省4所大學(忻州師范學院、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范大學)的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2009級(大二)非體育專業(yè)的學生840人,每所學校抽取210人,于2011年3月中旬集中進行健康體適能測試。測試樣本經(jīng)過預(yù)處理,剔除無效樣本后,對所獲得的有效數(shù)據(jù)進行最終的統(tǒng)計處理,共計816人。
1)實驗測量法。對調(diào)查對象進行健康體適能測試,獲得研究數(shù)據(jù)。為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測試使用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的體質(zhì)監(jiān)測器材,由同一檢測員、同一儀器、同一地點對受試者進行測試,并于測試前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
2)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體適能的相關(guān)書籍,檢索有關(guān)體適能測試的中文、外文資料和期刊,為本研究提供了詳實的文字資料和重要方法。
在本次健康體適能測試中,選取了臺階試驗和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作為評價心肺功能的指標。
由表1可知:臺階試驗中女大學生的優(yōu)秀人數(shù)為48人,優(yōu)秀率僅為 6%,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的心血管功能優(yōu)秀率偏低;表現(xiàn)良好的人數(shù)為 312人,良好率為 38%,可見有相當人數(shù)的女大學生的心血管功能較好,而絕大部分女大學生的心血管功能狀況一般;還有15%不及格,表明還有相當一部分女大學生的心血管功能偏差,需引起高度重視。
表1 山西省女大學生心肺功能等級分布
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測試中,女大學生的優(yōu)秀人數(shù)為40人,優(yōu)秀率僅為 5%,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的呼吸機能優(yōu)秀率偏低;良好的人數(shù)為 168人,良好率為22%,表明近1/4的女大學生的呼吸機能較為理想;合格率為 45%,所占比重最大,可見大部分女大學生的呼吸機能一般;另有30%不及格,需高度重視。
以上結(jié)果表明:由于女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之余缺乏適當?shù)捏w育鍛煉而導致其心肺功能較差。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在學生課余時間組織長跑、足球、籃球、健美操和跳繩等有氧耐力運動項目的比賽,引導學生進行耐力運動,從而有效地改善學生心血管機能,增加學生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從而改善其心肺功能[3]。
在本次健康體適能測試中,選取了握力和仰臥起坐作為測試肌肉適能的指標。
表2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山西省女大學生握力體重指數(shù)優(yōu)秀的人數(shù)為 256人,優(yōu)秀率為 31%,良好的人數(shù)為 220人,良好率為 27%,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肌肉力量水平相對較好,由此反映出一半以上的女大學生的肌肉力量狀況較理想。合格率為23%,表明近1/4的女大學生的肌肉力量一般。但是,仍有19%的人不及格,這與她們喜歡的運動項目有直接關(guān)系。女大學生大多喜歡健美操、瑜伽等項目的鍛煉,以此來達到鍛煉和塑身的目的,很少有女生希望通過球類或器械練習,把自己練成有大塊頭的“肌肉女”,因而她們的肌肉力量會相對較差[4]。
仰臥起坐測試中優(yōu)秀人數(shù)為16人,優(yōu)秀率僅占 2%,良好人數(shù)為 72人,良好率占 9%,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肌肉耐力優(yōu)秀率和良好率的總和極低,僅為11%。合格人數(shù)為 92人,合格率為 45%,表明近一半女大學生的肌肉耐力一般。不及格率為44%,說明女大學生的肌肉耐力素質(zhì)確實較差。
可見,女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尤其是長時間的耐力練習[5]。今后應(yīng)通過進行耐力性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肌肉耐力水平。發(fā)展耐力素質(zhì)的基本途徑有兩個:一是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訓練;另一途徑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學生在平時進行較長時間的走、跑、跳繩、爬山、游泳、滑冰、各種球類運動等來提高學生的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素質(zhì)[4,6]。
表2 山西省女大學生肌肉適能等級分布
在本次測試中,用體脂肪百分比評價學生的身體成份狀態(tài)。
表3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的體脂過少,體脂率僅為0??梢?當代學生飲食營養(yǎng)狀況比較好,基本上沒有營養(yǎng)不良、威脅身體健康的個例。體脂率達到“非常好”狀態(tài)的人數(shù)為 12人,非常好率僅為1%;達到“很好”狀態(tài)的人數(shù)為208人,很好率為25%。可以看出,山西省女大學生身體成分的優(yōu)秀率較高,正常率為 51%,表明大部分女大學生身體成分分布正常。體脂多的人數(shù)所占的比率為16%,體脂過多人數(shù)所占的比率為5%,表明體脂過多的女大學生較少,肥胖問題不太嚴重,整體的體脂狀況較為良好,這與當代學生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guān)。
本研究選取了坐位體前屈做為評價柔韌適能的指標。
表3 山西省女大學生身體成分等級分布
表4 山西省女大學生柔韌適能等級分布
表4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山西省女大學生柔韌適能表現(xiàn)優(yōu)秀和良好的人數(shù)分別為440人和236人,優(yōu)秀率和良好率分別為54%和29%,總和為83%,超過4/5的女大學生的柔韌適能非常理想。不及格率僅為1%,表明女大學生的柔韌適能較差的個例極少。
山西省女大學生的整體柔韌適能呈現(xiàn)出可喜的發(fā)展勢頭,這可能與女學生經(jīng)常參加的運動項目有關(guān)。她們大多喜歡健美操、瑜伽等柔韌性項目的鍛煉[7]。
從表5可以看出,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各指標的優(yōu)秀率和良好率總體狀況按順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為:柔韌適能為83%;肌肉力量適能為58%;心血管功能為44%;呼吸機能為27%;身體成分為26%;肌肉耐力適能為11%。
將表6中健康體適能總體測試的值與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對比后可以看出,山西省女大學生的握力、體脂百分比和坐位體前屈測試的平均值較高,表明大部分女大學生的肌肉力量、身體成分和柔韌適能較好;而臺階測試、肺活量和仰臥起坐測試的平均值相對較低,表明大部分女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較差。從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中可看出,女大學生的體脂百分比個體差異最小,她們大多身材勻稱,肥胖現(xiàn)象很少;而其余評價指標的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尤其是肺活量,標準差為 ±471.52,最大值為 3 550,最小值竟為679。造成肺活量測試成績?nèi)绱说偷脑蚩赡苁窍忍爝z傳,但與其缺乏體育鍛煉的關(guān)系最為重大。
綜上所述,山西省女大學生的柔韌適能狀態(tài)最好,肌肉力量適能和心血管功能狀態(tài)較好,呼吸機能和身體成份狀態(tài)一般,肌肉耐力適能較差。針對以上情況,學校應(yīng)組織各種體育俱樂部形式的課程模式,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yīng)的練習內(nèi)容,不斷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并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8]。讓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運動,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chǔ)[9-10]。
表5 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優(yōu)秀率+良好率
表6 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總體測試
1)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各指標的優(yōu)秀率和良好率總體狀況按順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為:柔韌適能、肌肉力量適能、心血管功能、呼吸機能、身體成分、肌肉耐力適能??梢?山西省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整體水平一般,其中,肌肉耐力水平很不理想。除體脂百分比外,其余評價指標的個體差異都比較明顯,尤其是呼吸機能。
2)山西省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整體偏差,肌肉力量整體較好,而肌肉耐力普遍不高。
3)女大學生的柔韌素質(zhì)是所有測試項目中整體成績最好的。
4)女大學生的身體成分整體狀況較為良好,同時肥胖問題不嚴重。
1)學??山M織耐力運動項目比賽,引導學生進行肌肉耐力運動,從而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
2)通過俱樂部形式的授課模式,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的改善。
3)學校(尤其是體育教師)應(yīng)該大力宣傳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體適能的積極影響,使女大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主地加強體育鍛煉。
[1]沈華.體適能與運動處方[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2]楊金田,葛廷云,苑玲偉,等.不同項目有氧鍛煉對提高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效果的比較研[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1):77-79.
[3]陳海春,郭升平,吳景松.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動態(tài)分析——以福建師范大學為例[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9(2):11-104.
[4]沙海霞.羽毛球運動隊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及健康體適能的影響[D].吉林:吉林大學,2010.
[5]蔡瑞金.中國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與美國最佳體適能標準比較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4):91-94.
[6]王海英,劉軍.陽光體育運動下石家莊小學生健康體適能現(xiàn)狀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2):89-92.
[7]肖夕君.體質(zhì)、健康和體適能的概念及關(guān)系[J].學術(shù)探討,2006(10):146-148.
[8]卓俊辰.體適能健康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踐[M].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體育學會編印,1992.
[9]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0]鐘興明.健康體能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8(9):78-81.
Female Students’Healthy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and Evalu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SU Guoying,MENG Mingliang
(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Xinzhou Teachers College,Xinzhou034000,China)
This research selected some female undergraduates from Shanxi province to conduct the six indicators of health-related fitness test,and measured the valid data with2007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to develop the“National StudentHealth Standard”for comparison.Comparison shows:Female undergraduates in Shanxi province have physical fitness and good features of outstanding rates ratio in sequence,flexible fitness,muscle strength,fit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respiratory function,body composition,and muscular endurance fitness.Their overall health status of general physical fitness,especially muscle endurance,is far from satisfactory.Except body composition,the other elements of health-related fitnes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obvious,especially respiratory function.The research,by testing female students by Xinzhou Teachers College,aims to find the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and monitor their physical fitness characteristic so as to make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with their health conditions and expect to offer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female students of physical exercise.
female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test and evaluation
G804.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6.022
1673-1646(2011)06-0109-04
2011-06-19
蘇國英(1977-),女,講師,碩士,從事專業(yè):運動解剖學、體質(zhì)與健康和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