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紅 劉云翔 闕翰香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和臨時中央政府。筆者細心查閱檔案資料,揭秘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以示共同緬懷。
定都瑞金
1928年12月下旬,蔣介石下令江西、湖南兩省主席急調(diào)18個團3萬余兵力,分五路向井岡山包圍推進,并于1929年元旦在江西萍鄉(xiāng)成立了以何鍵為總指揮的湘贛“剿共”總指揮部。為打破國民黨反動派的“會剿”,毛澤東采取“圍魏救趙”策略,他和朱德、陳毅率紅四軍大部兵力約3600余人,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經(jīng)過近一年的艱苦卓絕轉(zhuǎn)戰(zhàn),利用1929年三四月間發(fā)生的蔣桂戰(zhàn)爭有利時機,在地形有利、黨和群眾斗爭基礎(chǔ)較好、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贛南、閩西創(chuàng)造了閩贛邊界“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新局面,把贛南、閩西兩個根據(jù)地連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為中心的21個縣、5萬多平方公里、250多萬人的全國最大的根據(jù)地。接著紅軍又連續(xù)粉碎國民黨軍的第一、二、三次“圍剿”。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蔣介石在連遭“圍剿”失敗的悲痛中,又飽受到全國反蔣抗日浪潮的沖擊下,不得不暫停對中央紅軍的“圍剿”。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武裝斗爭、土地革命風起云涌,先后出現(xiàn)了閩贛、湘贛、湘鄂西、鄂東北、海陸豐、左右江、瓊崖、川陜等15塊大大小小根據(jù)地,紅軍總兵力由3萬多人發(fā)展到13萬,地方武裝也發(fā)展到10萬人。在此大好形勢下,選擇哪里作為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府,成了毛澤東、朱德等人心中考慮的問題。
1931年9月28日,在瑞金葉坪村一棟“昌”字形的兩層青磚結(jié)構(gòu)民房里,召開了中共蘇區(qū)中央局擴大會議。為了弄清瑞金附近的現(xiàn)狀,會議特邀時任中共贛東特委書記謝維俊和瑞金縣委書記鄧小平兩人列席會議,請他們介紹當前的情況。在謝維俊匯報了贛東特委的工作情況后,鄧小平接著說:“目前瑞金已經(jīng)赤化,革命形勢很好,群眾革命熱情高潮,百姓安居樂業(yè),市場貨物充足………”
毛澤東聽完謝、鄧的匯報后說:“瑞金這個地方我來過好幾次,每次來都有好消息,第一次來就連得‘三喜(指1929年2月7日找到行伍出身的向?qū)еx仁鵬、賀子珍冒險搶到國民黨的報紙而得知蔣桂軍閥開戰(zhàn)和1929年2月10日取得首戰(zhàn)大柏地的勝利);再來又與老彭他們劫后重逢,這里確實是個好地方?!?/p>
隨即,任弼時把會議話題切入選都定都的正題上來。他邊思索邊分析說:“原來我們擔心瑞金的政治局勢不穩(wěn)定,聽了小平同志的匯報,對這一點我們可放心了。從地理位置看,江西這邊革命基礎(chǔ)好些,與湘贛蘇區(qū)聯(lián)系緊密,瑞金的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p>
朱德接過話題從軍事角度分析說:“我們在閩贛邊界經(jīng)過往返游擊時就發(fā)現(xiàn),武夷山脈靠瑞金這段更平緩,進退比較便利,而靠長汀一側(cè)較陡峭,路都很難找。相對來講,贛南這邊敵軍弱些,閩西那邊敵軍強些?!?/p>
陳毅接過話題說:“對,瑞金縣城附近是個較大的盆地,山高河多,東靠福建,南接廣東,便于紅軍作戰(zhàn)和迂回?!?/p>
毛澤東聽到大家的意見漸趨一致,便帶歸納性地說:“選擇在瑞金建都,我覺得至少有5條理由:一是瑞金自古便是贛南入閩通粵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是敵我力量相對其他地區(qū)較弱,距敵人重兵區(qū)較遠,便于紅軍休整和擴充;三是經(jīng)南昌起義部隊和紅軍幾次來回,現(xiàn)又經(jīng)鄧小平同志的出色工作,在瑞金建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chǔ);四是瑞金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地,民間有‘綿江兩岸是塊洲,三年兩不收,還有余糧下贛州的說法,紅軍給養(yǎng)有保障;五是瑞金水陸交通便利,水路有綿江入貢江,可直達贛州?!?/p>
與會人員對毛澤東的總結(jié)性發(fā)言,一致報以熱烈的掌聲,會議遂果斷作出決定:對原選擇福建長汀的部署作出調(diào)整,即紅軍主力不再東移福建,將分布到石城、長汀、寧都、會昌四縣,總部及中央遷至瑞金,居中指揮。并隨即用繳獲到的100瓦電臺把會議的決定傳到上海的中共中央。10月3日,中共中央批準了中共蘇區(qū)中央局關(guān)于定都瑞金的計劃。中國革命新的一幕將在瑞金拉開。
為“一蘇大”設(shè)真假會場
為了保證“一蘇大”的順利舉行,防范國民黨飛機的空襲和轟炸,毛澤東提出了在瑞金設(shè)真會場,在福建長汀設(shè)假會場的建議。
瑞金地處江西贛南東部,東靠武夷山脈,大部地區(qū)為崇山峻嶺和丘陵山區(qū),山高林密,古樹參天,地形極為險峻,便于隱蔽,敵人飛機難以找到目標。江西省蘇維埃主席曾山和瑞金縣委書記鄧小平帶領(lǐng)人民群眾在瑞金葉坪村東北的一片樹林中開辟了可容納萬余人的紅軍廣場,并對會場等相關(guān)事宜進行了布置。用竹、木、石塊在西側(cè)壘起了一座紅軍檢閱臺,正前方懸掛著兩盞汽燈,左右兩側(cè)在沿廣場四周的竹竿上、樹枝上掛著一盞盞燈籠,檢閱臺正上方掛著“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紅軍檢閱臺”的巨型橫幅,臺中央擺著書桌和長條板凳,檢閱臺天幕上掛著馬克思、列寧畫像,兩邊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軍旗,整個廣場和檢閱臺全被高大樹木所覆蓋,在古樟樹下還挖了防空洞。
從葉坪的紅軍廣場往西南方向200米處,便是大會會場。此處原是古老的謝氏宗祠,它坐東北朝西南,正面和廳內(nèi)廂房都是由木板構(gòu)成,分前廳和正廳,中間有個天井。祠堂正廳的正面為木板墻,并有三道雙扇大門,大門前鋪有大條石臺階。祠堂上首的神龕和花格屏風改作主席臺,墻壁上掛著馬克思、列寧木刻畫像和黨旗,桌前掛著“工農(nóng)堡壘,民主專政”的布質(zhì)標語,主席臺前大木柱間扎著三道彩門,懸空掛著彩球,中間彩上嵌著金色條幅,上書“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左右兩邊臺柱上貼著一副對聯(lián):“學習過去蘇維埃運動的經(jīng)驗”,“建立布爾什維克的群眾工作”,上下廳掛滿了三角彩旗和“擁護全蘇大會”條幅。
在長汀,時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政治保衛(wèi)處處長鄧發(fā)和偵察科長錢壯飛,來到福建省長汀縣找到縣委書記李堅真說:“李大姐,我們受毛委員的指派,要借你縣這塊寶地,設(shè)置一個假會場,現(xiàn)只有我們3人知道,必須暫時保密??!”李堅真二話沒說,即和他們一道在縣城郊外尋址。當來到距縣城只3里地的南山坪時,見此地樹木稀疏,有一寬大荒山坡,是個搭建假會場的好地方,便選定了這里作假會場地址。選址確定后,李堅真即發(fā)動群眾說:“我們要在此搭建會場,迎接‘一蘇大?!辈粠滋?,一個恢宏壯觀的會場建成了。鄧發(fā)登上主席臺眺望,非常滿意地悄悄的對李堅真說:“真看不出來,你李大姐的威信這么高,真了不起,這是個與真會場毫不遜色的假會場,那就在這里演一場以假亂真的‘空城計吧!”
籌備“一蘇大”
1929年10月26日,共產(chǎn)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致函中共中央提出“建立蘇維埃形式的工農(nóng)獨裁”的任務(wù)。當時,實際主持黨中央工作的周恩來、李立三等,立即按共產(chǎn)國際指示,著手籌備“一蘇大”的準備工作。
1930年2月3日,黨中央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推舉曾擔任過第五屆全國勞動大會籌備委員會秘書長的林育南擔任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秘書長,并安排他化名趙玉卿,以從新加坡歸國經(jīng)商的資本家身份,與籌委會的工作人員張文秋(化名張一萍)結(jié)為假夫妻,居住在上海英租界愛文路與常德路交匯處兩幢三層俄羅斯式洋房里。
1930年5月20日,經(jīng)林育南精心安排,以慶賀“趙老太爺”八旬壽辰為名,第一次全國蘇維埃區(qū)域代表會議和全國紅軍代表會議在趙公館舉行。這天上午,許多黃包車魚貫似的來到趙公館,賓客們手捧壽禮,喜氣洋洋地登上二樓“壽堂”祝壽,他們中有向忠發(fā)、周恩來、李立三、項英、羅章龍、李維漢、關(guān)向應(yīng)、任弼時等,還有來自全國19個革命根據(jù)地和紅軍代表以及上海革命團體代表等。與會代表經(jīng)過商議,作出了兩項決定:一是選擇蘇聯(lián)十月革命紀念日,于1930年11月7日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簡稱“一蘇大”),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二是由中共中央、少共中央等9個單位的代表組成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央準備委員會(簡稱“中準會”,也有的簡稱“蘇準會”),以領(lǐng)導和籌備“一蘇大”。
9月12日,林育南在上海召開了由各蘇維埃區(qū)域及重要城市選出的30多位代表參加的第一次“中準會”,決定把原定11月7日召開“一蘇大”延期到12月11日廣州起義紀念日召開。12月18日,“中準會”又決定“一蘇大”延期至1931年2月7日“二七”慘案紀念日召開。
鑒于李立三提出“一蘇大”要在城市召開的主張,他命令各路紅軍分別攻打南昌、長沙、武漢均失利,共產(chǎn)國際對他給予了嚴厲批評,并通過駐上海的遠東局轉(zhuǎn)知中共中央:責成贛南盡快成立蘇區(qū)中央局,以籌備召開“一蘇大”。但當林育南于1930年12月23日南下贛南途經(jīng)杭州時,所有交通均被國民黨控制,只好返回上海。1931年1月17日,他不幸在上海三馬路東方旅社被公共租界巡捕與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聯(lián)合組成的行動隊逮捕,并于2月7日被殺害,使“一蘇大”的準備工作再度受挫。
按照共產(chǎn)國際的指示,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項英為代理書記的蘇區(qū)中央局和以毛澤東為主席,朱德、項英為副主席的中革軍委。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暫時停止了對中央蘇區(qū)的“圍剿”。黨中央適時地批準了朱毛定都“瑞金計劃”,決定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開“一蘇大”,并于10月通過紅色電波向全國選出的“一蘇大”代表發(fā)出緊急通知。
“一蘇大”順利召開
1931年11月7日凌晨,一抹朝暉將瑞金城涂染得紅光四溢。從福建長汀、江西會昌、石城及瑞金城區(qū)趕來的近萬名群眾,手持松明火把或提著馬燈、燈籠,朝著葉坪村紅軍廣場擁來,云集在綿江兩岸和橋頭。
6時30分,毛澤東、朱德、項英、任弼時、王稼祥、張鼎丞、周以栗、葉劍英、曾山、鄧發(fā)等,在近萬人的熱烈掌聲中登上檢閱臺。7時整,閱兵儀式開始。在閱兵總指揮彭德懷的指揮下,受檢閱的部隊排成四路縱隊由南向北行進,他們扛著從國民黨部隊奪過來的輕重機槍、小鋼炮、迫擊炮等 “先進武器”;赤衛(wèi)隊和少先隊也穿著列寧裝,掛著紅飄帶,手舉梭鏢、大刀跟進,在雄壯的紅軍歌聲中,向毛澤東、朱德、項英等行注目禮。
上午8時,閱兵儀式剛剛結(jié)束,10多架國民黨飛機就從葉坪上空掠過,由于沒有發(fā)現(xiàn)目標,只在縣城近郊扔下一些炸彈,即向長汀飛去。約近一小時后,飛機在長汀發(fā)現(xiàn)了“目標”,又是投彈,又是低空掃射,把那個假會場炸得塵土飛揚,面目全非。消息傳到瑞金,人們無不佩服毛澤東足智多謀,都伸出大拇指贊嘆不已。毛澤東自己也在葉坪村古樟樹下詼諧地對朱德等人說:“蔣介石的消息還真靈,知道我們今天開大會,派飛機給我們鳴禮炮慶賀了!”
下午2時,“開國大典”拉開了序幕,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順利開幕。
來自中央蘇區(qū)和7個根據(jù)地的代表、列席人員、紅軍部隊、白區(qū)、全總、海員工會代表及朝鮮、越南代表共610人,胸佩紅五角星型代表證、列席證,精神抖擻地步入離瑞金縣城6公里處葉坪村的謝氏宗祠。14時,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開幕。項英致開幕詞,毛澤東為慶?!耙惶K大”召開題詞:“蘇維埃是工農(nóng)勞苦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機關(guān),是革命戰(zhàn)爭的組織者與領(lǐng)導者?!?/p>
9日上午,大會主席團舉行第一次會議,通過了大會議事日程,推舉項英、毛澤東、朱德、張鼎丞、陳正人、周以栗、曾山、鄧發(fā)組成大會常務(wù)主席團;選舉項英、張國燾、朱德、任弼時、曾山組織提案審查委員會;推選周以栗等8人組成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下午,項英宣讀了中共中央給大會的賀電和大會《告全國工人和勞動民眾書》,毛澤東代表中共蘇區(qū)中央局作《政治問題報告》。
19日,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63人,其中包括毛澤東、項英、朱德、張國燾、周恩來、瞿秋白、王稼祥、鄧子恢、周以栗、何叔衡、盧福坦、張鼎丞等。
20日,大會舉行閉幕式,在毛澤東、項英分別致閉幕詞后,大會執(zhí)行主席曾山宣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他說:“從今日起,瑞金改為瑞京,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p>
大會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閉幕。
毛澤東當選為“雙料”主席
1931年11月27日午飯后,新當選的60多位中央執(zhí)行委員們,踏著金色的秋陽,再次來到葉坪村外一片濃密的樹林里舉行第一次會議。按照蘇維埃組織法規(guī)定的程序,要選舉產(chǎn)生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部部長(時按蘇聯(lián)的名稱叫人民委員會)。經(jīng)投票,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兼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毛澤東這個“雙料”主席,與這年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定是不謀而合的),項英、張國燾當選為副主席。
當選舉結(jié)果一公布,留著一撮小胡須的任弼時忽地從草地上站起來,高興地對大家說:“我建議:大家用熱烈的掌聲請毛主席講話!”
“毛主席!”片刻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毛澤東,不約而同地高呼:“毛主席!毛主席!”
毛澤東自1921年7月23日作為湖南長沙黨的早期組織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黨的一大起,他在黨內(nèi)的職位多變,多次受到錯誤處分,但人們對他的稱呼由“毛代表”(黨代表)、“毛委員”到“毛主席”。從此,毛澤東被稱為“毛主席”直至他逝世。
這時,毛澤東容光煥發(fā),從條凳上站起來說:“同志們,我們過去拿鋤頭把子,扛槍桿子,今天又要握起印把子;過去我們只會種田、只會做工,后又學會了打仗,今天,我們還要學會治國安民,建設(shè)國家。同志們,從來沒有什么事情能夠難倒我們共產(chǎn)黨人。大會選舉我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我沒有別的本事,但有一條,我保證將與同志們一道,認認真真地工作,實實在在地為工農(nóng)兵大眾謀利益,也希望同志們團結(jié)一致,努力工作,將我們的蘇維埃事業(yè)推向前進!”
接著,毛澤東又代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宣布了九部一局的負責人名單,他們是:
王稼祥為外交人民委員;
朱德為軍事人民委員;
項英為勞動人民委員;
張鼎丞為土地人民委員;
鄧子恢為財政人民委員;
張國燾為司法人民委員,張未到任前由副司法人民委員梁柏臺代行職權(quán);
周以栗為內(nèi)務(wù)人民委員;
瞿秋白為教育人民委員,瞿未到任前由徐特立代行職權(quán);
何叔衡為工農(nóng)檢察人民委員;
鄧發(fā)為中央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
至1934年1月“二蘇大”召開時,機構(gòu)相繼增加了最高法院、審計委員會、中央國民經(jīng)濟管理部、糧食部等,共計15個。
此外,中央臨時政府還設(shè)立了總務(wù)廳,任命方維夏為廳長,1933年由趙寶成接任。
總務(wù)廳隨后相繼用木板隔成15個房間,作為各人民委員會的辦公室,這樣,在一座祠堂里便裝下了整個國家的首腦機關(guān)。而且規(guī)定,國家領(lǐng)導級人員晚上辦公只點3根燈芯,人民委員會的領(lǐng)導只點2根燈芯,一般工作人員只點1根燈芯??梢哉f,這是世界上最精干、最艱苦、最廉潔的中央政府。當年毛澤東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的辦公室是小了點,其實我們的中央政府,恐怕也是世界上最精干的。記得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吧,室雅不在大,辦公室有張辦公桌就行。我們的辦公室,主要應(yīng)該在田間地頭,在軍隊戰(zhàn)場,在實際工作中,那才是我們真正的辦公室。在我們蘇維埃政府里,只有人民公仆,只有革命的實際工作者,容不得半點官僚主義?!?/p>
“馬背上共和國”
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將臨時中央政府的“臨時”二字去掉。這年4月21日,中央蘇區(qū)南大門筠門嶺即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守, 11月10日國民黨又占領(lǐng)瑞金,從此,蘇維埃共和國失去了固定地盤,開始了長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為“馬背上共和國”。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1935年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決定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改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37年9月6日,中共中央又決定,將1935年底成立的以博古為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改名為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至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和中央政府,勝利完成了歷時5年又8個月的歷史使命。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雛形”。毛澤東當年站在瑞金放眼全國,曾作出這樣的論斷:“各根據(jù)地的模型推廣到全國,那時全國就形成了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泵珴蓶|等一代開國元勛,把瑞金這面蘇維埃旗幟,當作是奪取全國勝利的象征和起點,高舉著這面旗幟,向延安進軍,向西柏坡進軍,經(jīng)過18年艱苦卓絕的團結(jié)奮斗,終于把這面旗幟插上了北京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