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成珠
讀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充實著思想的河流。兒童閱讀,就是在為每一個孩子儲蓄自己的童年精神;兒童閱讀,就是在為每一個孩子抹亮生命的底色。每一位老師或家長,都應該深刻認識到兒童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每個人最早都是通過聽故事開始接觸閱讀的。在我們會開口說話之前,大人們就開始教我們“閱讀”了,比如童謠:“滴答滴,滴答滴,老鼠爬上時鐘去……”,“小豬上市場,小豬在家里……”;或者童話故事:“從前有一只大灰狼……”,“很久很久以前,一個貧窮的婦人和她唯一的兒子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最后,他們終于過上幸??鞓返淖印薄H缃?,我們對文字的感悟和文學的品味,就大多根植于這些曾經(jīng)聽過的故事。正是有了這些故事,我們才能順利地引領(lǐng)孩子進入自行閱讀的殿堂。
聽一聽《花婆婆》
“花婆婆”原名方素珍,是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其名源自她翻澤過的一本圖畫書《花婆婆》。
有一個小女孩,跟爺爺住在海邊。爺爺常常講一些遠方發(fā)生的故事給她聽。小女孩對爺爺說:“我長大以后,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我老的時候,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睜敔斦f:“很好,但是你要記得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小女孩長大后,真的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有一年,她騎駱駝時,不小心摔傷了,她就到海邊住下來,每天看著日升日落,她覺得這個世界已經(jīng)夠美了,還能做什么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呢?
有一天,她撒在花園里的魯冰花開了,這種紫色、藍色、粉紅色的穗狀花朵,非常漂亮。她想,等身體比較好的時候,她要再多種一些。一天早上,她走到山坡上,發(fā)現(xiàn)那里也開滿一大片的魯冰花,她心里想:一定是蜜蜂、蝴蝶從我的花園里散播來這邊的。這時候,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她買了很多魯冰花的種子,每天出門就到處去撒種子,鄰居的小孩子常常跟在她后面,叫她“一隆婆婆”。
第二年春天,整個小鎮(zhèn)的教堂邊、教室邊、小路、海邊,都開滿了美麗的魯冰花,大家才知道,原來她是在撒花種子。從此以后,大家就改口叫她“花婆婆”。后來,有很多小朋友常去聽她講故事,她講的是很遠的地方所發(fā)生的故事。有一次,一個小女孩對她說:“我長大以后要像你一樣,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我老的時候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彼f:“嗯!很好,但是你要記得——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薄?/p>
這是在一節(jié)閱讀欣賞課上我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在這節(jié)閱讀欣賞課上,課堂語言的節(jié)奏變成了與故事相配合的韻律,課堂飄散出濃郁的文學氣息。這個故事給我的教學和課堂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氣息和心情。我不同,學生也不同。它們留在學生內(nèi)心的將會是一些溫柔和美好的景致與細節(jié),為語文的課堂增添了很多生活中沒有的心情和詩意。在課堂交流時,很多孩子都提到了花婆婆的那句話:“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p>
著名兒童文學家金波說:“文學拒絕說教,但文學不拒絕教化。文學給孩子快樂是對的。文學也不排斥思想,尤其是巧妙地隱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思想?!卑餐缴舱f過:“我的作品,孩子看的是作品本身,而大人看的是我的思想?!焙⒆邮翘焐脑娙耍⒆右彩翘觳诺蔫b賞家。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的確有娛樂的要求,但他們同時也有受教育的需求。如果把娛樂性和成長的道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兒童文學所做的,也許就是想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系統(tǒng)地給孩子講述成長的道理。兒童文學以陪伴、守護、豐富兒童心靈為旨歸,教師則是兒童健全人格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設(shè)者。終日以兒童為伴、以教育兒童為天職的教師對兒童文學有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而對兒童文學投入更多的熱情,和兒童一起體驗來自文學的歡樂和感動,教師就不僅會擁有一條與學生溝通的最直接的心靈路徑,還會收獲一份撫慰自己精神世界的溫暖和幸福。
做一做“花婆婆”
在一節(jié)課下課的時候,有孩子說,老師也是“花婆婆”!我很高興能成為孩子心中的花婆婆。雖然不是親自去撒這些魯冰花的種子,可是我撒的是閱讀的種子。我們做的工作就是撒種子,有時候這樣撒下去,你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能夠開花,可是至少你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美麗的事。因為,只要我們?nèi)鲩_去,它就有希望。畢竟,我們面對的都是孩童。
近幾年,不少兒童文學作家、出版社、研究機構(gòu),以及不同身份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做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最好的童書送到孩子面前。兒童文學正由課外向課內(nèi)更多地介入和滲透,雖然這樣的進程還很緩慢,但畢竟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人在執(zhí)著地種樹、撒種和點燈。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是一種資源和核心。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閱讀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作為教材的補充和延伸。
兒童的文學世界需要教師領(lǐng)跑。我們不能把兒童文學僅僅理解為兒童去讀的文學。事實上,成年人也要去閱讀它,要去熟悉它,教師無需如此。我們要努力地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水準的閱讀者,然后我們才能是一個有資格的引領(lǐng)者。雖然兒童文學寫作的初衷是為了兒童,可是作品一旦寫出來,實際上就是面對所有的人。成年人閱讀它的時候,可以從自己的生命履歷、生活經(jīng)驗等角度出發(fā),從中讀到作為一個成年人的需要、享受、感動和適應。另外,孩子的童年閱讀,很大程度上需要成年人來安排。什么是好的書?什么是值得童年去讀的書?是需要教師來告知和推薦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成年人應是兒童文學閱讀的第一讀者,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講尤其如此。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在他們最初的閱讀里,把兒童文學放進去,把童話放進去,把有趣的、好看的,又有著崇高的哲學意味的圖畫書放進去。要讓這些書、這些故事成為童年生活的朋友,讓書里的故事留在童年的記憶里。人長大,這些記憶也會長大。人長大,童話也會長大。長大的童話會成為一個人未來的人格。童書雖然看上去很幼稚,但我們分明可以讀到一個孩子的成長。就是像惠特曼所寫的:“一個孩子朝前走/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蹦阕畛踝x到的什么東西,你最初看到的什么東西,就會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說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了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寫的《犟龜》。
一天,一只小烏龜在洞前吃著樹葉,忽然聽到一對鴿子在交談:獅王二十八世要舉行婚禮了,它邀請了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小烏龜心想:為什么我不去參加這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呢?去獅子洞的路程很遠,但對于從未見過世面的小烏龜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誘惑”。經(jīng)過認真思索,第二天,小烏龜信心滿懷地上路了。途中它不僅遭到其它動物的嘲笑和阻止,而且還走了許多的冤枉路(因為一開始它就走錯方向了)。在獅王二十八世遭遇身亡婚變的情況下,它仍然前行。這個烏龜?shù)倪壿嫼芷婀?,前方已沒有婚典,你去還干什么?可它想,既然上路了,又怎么能夠回頭呢?只要往前爬,總能到達一個地方的。有一天,烏龜真的到了一個地方,那里熱鬧非凡。天下的動物,除了蝸牛、蜘蛛、壁虎等,其它的都來了。烏龜問,這里在干什么?一個小猴子說,我們正在參加獅王二十九世的婚典。小烏龜如愿以償,它感到自己“非常幸?!薄?/p>
故事的結(jié)尾讓我們驚嘆不已,它的哲學可供我們體味一輩子。人終究是不能坐在沙發(fā)上打發(fā)和等候的,人要邁開雙腿,要行動著度過,只要上路了,就終究不會落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犟龜是我們的榜樣。由此我想到,兒童是不能沒有文學的陪伴和守護的。兒童文學滋養(yǎng)著兒童的精神成長,這是毋庸置疑的。作為老師,尤其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即需有對兒童文學的熱愛,對兒童文學的認識,對兒童文學的閱讀經(jīng)驗,才能引領(lǐng)孩子徜徉在文學的夢幻里,用童真點燃閱讀的激情,抹亮兒童生命的底色。
讓我們都來做一件讓兒童的世界變得更美的事,讓我們的孩子在人生的最初,看到的都是美麗的花,而不是雜亂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