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艷
(吉林大學農(nóng)學部公共教學中心,吉林長春 130062)
第21屆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競爭格局變化特征分析
沈 艷
(吉林大學農(nóng)學部公共教學中心,吉林長春 130062)
全面分析第21屆冬奧會速滑強國的特征,世界速滑格局被打破,以個人優(yōu)勢項目帶動非優(yōu)勢項目實現(xiàn)多項發(fā)展、借助其他項目獲得速滑項目所需技術(shù)及身體機能,是獲得突破的重要標志。中國速度滑冰的整體實力有所下滑,未能實現(xiàn)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充分發(fā)揮舉國體制優(yōu)勢,擴大戰(zhàn)略主攻方向,培養(yǎng)“金牌”教練員,組建復合型教練團隊,轉(zhuǎn)變訓練理念,是中國速度滑冰的主要突破方向。
第21屆冬奧會;速度滑冰;競爭格局;中國
本文以2010年2月第21屆冬奧會速滑比賽成績?yōu)榍腥朦c,深入研究世界速滑實力格局變化,客觀分析中國速滑項目現(xiàn)狀,探討中國速滑項目的突破方向。
以第21屆冬奧會速滑比賽為主,參考第13-20屆冬奧會速滑比賽以及世錦賽、世界杯的比賽成績及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運動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并研究有關(guān)冬奧會、世錦賽、世界杯速滑比賽的成績,以及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網(wǎng)站、期刊、書籍等,為本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及理論支撐。
1.2.2 訪談調(diào)查法
對國內(nèi)外速滑方面的專家、官員、教練員等進行訪談,論證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在Excel表格中對數(shù)據(jù)進行常規(guī)統(tǒng)計處理。
2.1.1 溫哥華冬奧會速滑項目獎牌格局演變
第21屆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共設10個單項、2個集體項目,其中男、女各6項,產(chǎn)生金、銀、銅牌各12枚,36枚獎牌被11個國家瓜分,刷新世界紀錄三項。雖然沒有像第19屆美國鹽湖城冬奧會那樣刷新八項世界紀錄,但本屆是冬奧會歷史獎牌分布最廣的一屆,足以看出開展速滑運動的國家對冬奧會成績的重視,與之接近的是第17屆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獎牌由10個國家瓜分。經(jīng)過近些年各國室內(nèi)速滑館的修建、Clap冰刀的普及、訓練手段的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因素影響,科技含量在成績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世界速滑呈現(xiàn)新的格局,獎牌走勢出現(xiàn)新的變化。(表1)
表1 第21屆冬奧會速度滑冰獎牌分布表
2.1.2 獲得獎牌運動員實力特征分析
獲得獎牌運動員參賽項目的多少、在其他項目中獲得成績的名次,從不同側(cè)面反映各項頂級選手的個人綜合能力。
1)獲得個人項目獎牌運動員實力特征分析
結(jié)果顯示,男女各有11人獲得獎牌,男選手有72.7%、女選手有63.6%在本屆冬奧會中參加三項以上比賽,說明多數(shù)選手的個人能力不僅局限在一項,體現(xiàn)出全面發(fā)展原則,除韓國隊莫太范為中短距離選手外,其余為中長距離選手。在第二項進入前3名運動員中,男選手有63.6%、女選手有27.3%顯示出超強能力,兩項都具備爭奪金牌實力,在第二項進入前4-8名的男選手有18.2%、女選手有36.4%具備爭奪獎牌實力。合計獲獎牌運動員中72.8%第二項進入前8名、50%第三項及以上進入一項或多項前8名,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個人全能素質(zhì)。
2)獲得團體項目獎牌運動員實力特征分析
表2 獲個人獎牌選手參賽項目名次表
表3 獲團體追逐賽獎牌選手參加個人比賽項次成績表
男、女團體追逐賽前三名的參賽選手總數(shù)各為11人和10人,加拿大男隊、日本女隊、波蘭女隊各有三人參賽,美國男隊、荷蘭男隊、德國女隊各有四人參賽。團體追逐賽前三名參加個人比賽項目數(shù)男隊為23項次、女隊為20項次(見表3),平均每人2項次。進入前8名的項次占男、女參賽項目總數(shù)的34.7%、40%,男、女各有65.3%、60%的個人項目成績在9-20名和9-34名之間,說明男女追逐賽獎牌競爭的程度相對個人項目弱些。男團金牌獲得者加拿大隊三名選手個人項目的名次在9-19名之間,平均名次排在男團獎牌隊最后。女團銅牌獲得者波蘭隊三名選手個人項目的名次在15-34之間,而且波蘭隊只有一人一項獲得第15名,其他項目排名為24-34之間,表明團隊的配合程度在追逐賽中非常重要,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荷蘭男隊就是因為在半決賽的配合失誤,使擁有兩位單項冠軍選手的隊伍無緣決賽。
2.2.1 總體實力有所下降
本屆冬奧會中國有6男、7女共13人參加速度滑冰比賽,總數(shù)比上屆少1人。男運動員參加500m、1000m、1500m三項比賽,女運動員參加500m、1000m、1500m、3000m四項比賽,未能入選參賽資格的男子5000m、女子5000m、女團追逐三項均為中長距離。
本屆冬奧會中國運動員4人進入前8名,取得銅牌1枚,第7名2人、第8名1人,積 11分,全部為男、女500m×2一項成績,其他各項最好名次為女子1000m第18名,與上屆冬奧會比獎牌少1枚。
2.2.2 奪金點少、項目發(fā)展不平衡
本屆冬奧會中國依然把金牌突破的重點放在女子500m×2一項上,王北星是唯一具備爭金奪銀的選手。中國中長距離項目長期處于世界中下游水平,一直沒有突破,女子中長距離在上屆冬奧會曾獲得第12名的好成績,但在本屆又都回落到20名以外。男子中長距離水平一直比較落后。
縱觀中國速滑項目發(fā)展,可以看出國家對短距離項目的重視由來已久,多年來這種局面一直沒有改變。在冬奧會比賽中占據(jù)多半江山的中長距離項目,中國運動員水平卻很低。中國速度滑冰項目整體實力缺乏厚度、項目結(jié)構(gòu)不均衡、有實力爭金奪牌的項目和隊員匱乏,最終導致整體水平的落后。
1)韓國、捷克依靠訓練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但實現(xiàn)本國冬奧會速滑項目金牌零的突破而且獲多枚金牌、獎牌,世界速滑格局被韓國和捷克打破。
2)獲得獎牌選手參加三項及以上比賽以中長距離選手為主,中長距離在一個國家冬奧會速滑成績中起決定作用。
3)團體追逐賽的競爭程度比單項弱些,更強調(diào)集體的配合能力。
4)中國隊成績均為500m×2一項所獲,其他各項差距非常大。
1)中國速度滑冰項目的整體實力亟待提高,戰(zhàn)略重點應放寬到占有主導地位的中長距離項目,以女子團體追逐賽為突破口,擴大奪金點范圍。
2)充分發(fā)揮舉國體制優(yōu)勢,繼續(xù)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開放政策,多渠道培養(yǎng)“金牌”教練、組建多學科教練團隊,轉(zhuǎn)變訓練理念,提高速滑整體水平。
[1]孫顯墀.對我國速滑運動戰(zhàn)略主攻方向的探討[J].冰雪運動,1987,9(1):1-5.
[2]趙蔭桐.對速滑訓練中幾個問題的概述[J].冰雪運動,1993,15(2):1-3.
[3]盧元鎮(zhèn).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由來、功能及理論框架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2):1-5.
Feature Analysis of Competing patterns in Speed Skating Events at the 21st Winter Olympic Games
Shen Yan
(Public Teaching Center of Agriculture Depart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62,Jilin,China)
Multi-analysis in the features of the powerful countries of speed skating at the 21stWinter Olympic Games-Korea and Czech won both the first gold medals and many,the pattern of world speed skating was broken down.The significant signs of the breaking-through are as follows:sport events of personal superiority are driving the non-superiority,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vents;drawing support from other events gains skills for the skating events and players’body enginery.The entire strength of the China’s speed skating is gliding down to some extent and it didn’t realize its dream of getting a gold medal.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China speed skating is to expand the main strategic direction by giving full play to our system of superiority of the whole nation,to foster best coaches,and to change training ideas.
the 21stWinter Olympic Games;speed skating;competing pattern;China
G862.1
A
1672-1365(2011)02-0068-02
2010-09-20;
2010-11-01
沈艷(1970-),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